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神医麻子脸的美颜路 > 第173章话语

第173章话语




        二月二的天气,乡野田间的草儿都变青翠娇嫩了起来,山林间的几抹橙黄也都已经退场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他们一家人带着东西往县城的方向去了,一路上都是小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倒也热闹,人们也出了村往山上去,整地除草准备春耕。



        一家人就准备这去山上。



        汤月华牵着小姑娘,她的父亲则挑着挑子,里面是一些地里的吃食,大部分的还是鸡蛋和鸭蛋,冬日刚过去,他们家里现下也没有什么产出。



        倒是前不久父女两个到梅山找了一些药材回来,炮制好了,正准备拿到县里去卖。



        “阿月,你说这些药材真有你说的那么值钱?”陈念群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他们这次去的话还要给汤明文他们哥俩留些钱。



        “够的,爹。”汤月华想着只怕有还有多的,她是觉着带着那些铜钱来来回回地不方便,要是真不够的话也不怕,到时候胭脂铺的分成应该也有不少。



        陈念群想着现在他们也要到官道上了。



        要是不够的话,到时候看能不能和飘香楼的掌柜的拆借一下。



        “爹,要不我们还是一辆牛车吧。”这经常到县里去,纯靠脚力也是吃不消,虽然自己现在的力气和体能都挺好,但是今年的家里的产出会越来越多。



        听到女儿说要买车,陈念群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



        毕竟他们夫妻两人还年轻着,即使到时候家里要做地瓜条的生意,飘香楼的掌柜的还会派人来取货。



        她看看自己的父亲,知道他在心疼前得事情,“爹,以后家里还会有狠毒的药材要送到县里,要是没有车的话,就是铁打的人也是吃不消的。”



        况且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了牛车的话,家里的地也就不用人去犁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而且家里的情况也不是买不起牛车。



        汤月华想着自己的爹爹要是不同意的话,要不到时候就偷偷地买上一头?



        她没有意识到她的年龄还小着呢,牛可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物资,买卖是需要登记在册的,目前她是没有这个权力的。



        一家人靠着十一路人力车走到了福宁县,当然小月娥是没走多远,就到汤氏的竹筐力待着去了,她的车现在还走不了那么远,且要养一段时间。



        到了县里,到了县里的时候,他们先去了飘香楼。



        掌柜的看见他们了还有些吃惊,毕竟他们家的地瓜条已经没有货了。



        “陈兄弟,今日可是到福宁来看灯会的?”



        “是呀,我们一家还没有好好地看过灯会。”他拿出自己挑子力的东西,一边乐呵呵地回答掌柜的。



        “那今年你们可是来对了,今年是灯会的大庄年,五年一次呢,可热闹了。”掌柜的将钱递给陈念群,一边看着他们说。



        “是呀,掌柜的不知福宁县哪里有合适的客栈?”陈念群问。



        “客栈?哦,就在我们飘香楼的旁边,只要顺着门口的街道一直走就有了。”掌柜的有些好奇,毕竟每次他们来不是当天就回去,要不然就是住在书院,今日倒是要住到客栈里去了。



        不过,掌柜的也就是好奇了一下,兴许是书院今日也来了客人,一时住不下了也是有的。



        “只是,今天看灯的人可能会有些多,也不知道有没有房间剩,你们且去问问吧。”



        他们想着济生堂就在对面了,还是先将药材脱手了比较要紧。



        “多谢掌柜的了,我们一会儿就去看看。”



        一家人就往对面的济生堂去了。



        抓药的黄小子已经和汤月华他们有些熟悉了,毕竟他们家和胡老头家比较熟悉,主要是他们上道呀。



        之前,他只不过是给他们指了路,他们还客气地给他们家也带了冰糖,后面还有糖饼。



        “你们来了,可是要看病?”




        “没有,我们是有些药材想要卖给你们药店。”



        坐堂的大夫听了,就看了过来,“哦,是什么药材,拿来我瞧瞧。”



        福宁县倒是也有一些药农从山里采了药来卖,他们济生堂也会收。



        “先生,我们家带了一些金线莲来的,还有一些年份小的何首乌。”其实汤月华很想要制一些棕榈炭和血余炭来的额,毕竟这两个的价格比较高。



        奈何村里的棕榈树貌似只有他们家的那一棵,至于血余炭么,家里人是说什么都不让她再制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她也只能作罢了,哎,赚钱不易呀!



        说了金线莲,老大夫突然就想起来这人是谁了,差点就忘记了。



        “是你们?”老大夫走到柜台边,仔细瞧了瞧他们几人。



        “对,是我们,老先生看看我们这次带来的金线莲吧。”汤月华示意自己的父亲将东西取出来,放到柜台上。



        老大夫捏起几根晾晒好的金线莲,“成色倒是不错。和上次的一样好,就是有点儿少。”



        他说着就去看袋子里的其他东西,拿了一片外皮黑乎乎,里面是褐色的何首乌看了看。



        “你们家的何首乌倒也炮制的不错,只是年份确实有些短了,要是能再长些时候就更好了。”



        “这么多,算你们一千钱好了。”老大夫还没有看剩下的一小堆的药材。



        汤氏夫妇听到一千钱,觉得不少了,毕竟上次他们背了一袋的棕榈炭还有一些金线莲卖了二十两,今天的东西这么少,有这么多钱,就不错了。



        “老先生,酒制的何首乌也不值钱么?”汤月华觉着钱有些少,毕竟其中的那一味酒制何首乌酒花了她不少的功夫。



        “哦,酒制的,我且看看。”老大夫有些不相信,毕竟这一味药材的炮制可是不简单。



        他接过汤月华手中的那一小包何首乌,打开闻了闻,眼睛一亮,有些吃惊地看了看她。



        “姑娘,你的这味酒制何首乌倒是上品,只是我们县里用到的人并不多,短时间内我们也没有什么药材要送到其他分铺去。”



        福宁作为一个小县城,本地的地道药材并不多,不对,应该说是药农并不多,消耗的两也少,所以和其他地方的济生堂的来往也就少。



        这味酒制何首乌的保存条件目前他们店里也没有,不过……



        “老先生,要是我过几日再送一批过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