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月不明”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月不明”




        杨柳两家?



        赵帛的心就跟被人拽住绳子猛然又狠狠拽了一下。忽的一慌。



        他觉得自己的心脏就像个一脚踩空险些摔倒的小人一样,在事后回神的时候,心里慌的扑腾乱跳。但是心慌,就伴随意乱,他的意志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身边能够发现这么巧合的事情。



        巧合到他甚至有点怀疑,怎么就那么巧合呢?



        他和若离在那个山下,那个神仙围困的地方拿到了那本杨柳秘籍,这么巧,和赵帛不过闲聊,就能够聊到这个杨柳人家上。



        容小龙听到自己还能够用一种很平淡的口气问赵帛:“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赵帛想了想:“挺久了......就连我小叔叔都是听说的,起码是我爷爷那个辈分的事了。”



        “这么久了?”容小龙说,“难道,对于江湖来说,世家联合是一件不常见的事情?”



        “不会啊,挺常见的。世家联合,不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么?怎么会鲜见呢?”



        既然如此,赵帛说:“那难道是杨柳两家的遭遇鲜见?”



        这倒是。



        赵帛点了点头。



        还耸肩:“可不是么?这事,别说发生在江湖上了,就算是写到你常常看得街头话本里去,都觉得实在是荒唐到不行的!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到现在,每一次江湖世家联合,都会想到这两家子去。引以为戒啊。可别成为杨柳那派。”



        其实心里已经又七八分数的容小龙自然要问:“杨柳那派到底怎么了?”



        不可以听一言堂——这个道理,就算是没人教过他,他自己也会懂。



        学堂会得到学识的传授,学堂里的先生会教授之乎者也,为人要懂得礼义廉耻,要明白是非黑白,善恶对错。



        但是到底孰是孰非,孰黑孰白,先生们却并没有直接了当的说出来。



        因为这不是学堂中能够直接教明白的。



        就算是教授明白了,是否能够坚持本性,坚持良善,也需要自我的定力。



        人世间,是另外一个学堂。



        不可听一言堂,是容小龙在这个人世间学到的第一个知识点。



        容小龙刚刚满十五岁的开始,兴致勃勃下了山,然后满心欢喜的朝着自己向往的江湖走去。



        可是等到出了村子,走出了镇子,出了城门,走到郊外,面临东南西北四条官道。容小龙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不知所措。



        四条官道,都有写着通向的城池的地方所在,可是没有一个地方,写着江湖。



        倒是有个叫湖州的地方。挨了点边,江湖,湖州,都是湖。可是不一样啊,一个是湖上的州,一个呢,确实江河湖海的统称。



        到底哪里是江湖呢?



        他只好问路。



        问了三个人,三个人都不知道。



        问了第四个人,那人说知道,然后要了容小龙十文钱的问路费。



        拿到了十文钱之后,那人既没有指东西南北任何一条官道,而是指了一条官道上的一条小路,一脸神秘的,朝他抬了一下眉毛。



        如果是现在,容小龙应该就不信了。



        但是几个月前的容小龙,用现在的自己的话来说,就像个炮仗,江湖两个字就是他的火折子,一点就着,一点就着,一点就着.......



        一点就着的炮仗当然上当。



        一脸严肃,且无怨无悔的,就踏上了那条小路。那条小路荆棘丛生——容小龙告诉自己,没关系,这表示江湖的路不好走;那条小路上还有很多捕兽的陷阱——容小龙自我解释,说那是象征着江湖危险重重;那条小路,走到后来,路就没了,被野草覆盖,其实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容小龙走到这里,也明白过来,这就是一条被废弃了很久的山路罢了。但是谁让他花了十文钱买来的消息告诉他,这是一条通往江湖的路呢?于是容小龙的自我解释又来了——鲜少人走才是对的,这江湖,岂是什么人都能去的呢?走到这里,不就是恰好表示半途而废的人多,勇往直前的人少吗?



        容小龙当时给自己打气:“他既然揣着三张大饼下山了,就不会打算再揣着三张大饼回去!”



        于是容小龙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把眼前野草和荆棘踩在了脚下,继续上路。



        最后,他到了湖州。



        往事不堪回首。月都不明。



        后来容小龙终于终于,接受了自己其实是上当的事情。



        那个条路,其实就是和他的判断一样,是一条早就荒废的路,开设了通往湖州的官道之后,走那条崎岖山路的人自然就少了,何况那条路崎岖难行,凹凸不平,也不利于运送货物携家带口。自然就渐渐的被野草覆盖。本来被人惊扰的路少了人迹之后,山中的动物也逐渐开始出现,这才有了捕猎野兽的陷阱。——所以这些种种,都对上了他的常识解释,然后也种种都和自己脑补的毫无关系。



        它就是一条荒废的,之前通往湖州的小路而已。



        而那个骗钱的家伙,也仅仅只是看他憨头憨脑,生的一副好骗钱的样子,何况还是他主动送上门的,既然都送上门了,不骗白不骗是不是?



        反正对于那个人来说,就是这样,不骗白不骗。



        反正对于容小龙来说,也是这样,他就算是上当了一百回,他也不骗人。



        还好,他后来,每次问路,都要至少问三个人以上,如果三个人的回答,有两个是一样的,就按照这个回答的方向去走,如果三个人都一样,也按照三个人指示的去走,如果三个人都不一样,赶紧跑。——为了以防万一,容小龙问的三个人,都要相隔很远。确定三人彼此毫无关系。



        容小龙觉得,这就是人世间学到的东西产生的回应。



        就好像在学堂里学会了认识米这个字,就会找到米铺一样;子啊人世间被骗了一会,他就懂得了如此问路的方法。



        当然了,如果有人找他问路,他会据实已告的。



        学到了这个道理的容小龙,回到了春来镇,赵家的隐庄,赵帛的面前,听赵帛来说关于杨柳的故事。



        赵帛说:“其实我也是听了一耳朵罢了。”



        听了一耳朵的赵帛的这一个耳朵是从别的听了一耳朵的人那里听来的。八卦和传闻不就是这样?一个耳朵传到另外一个耳朵去?



        然后赵帛的这个耳朵,现在就要传到容小龙的耳朵里去了。



        “杨家是擅长内功心法的,以精通点穴之法在江湖上有了点名气。他们当时,好像挺厉害,到了杨家小姐杨九娘那一辈的时候,杨家已经精通了隔空点穴的本事。”



        容小龙接话:“隔空点穴?是不需要接触到对手的身体,然后把对手给定住?”



        赵帛点头:“对。但是这个本事,不知道是到底是内里比较重要呢,还是点穴手法在里面起到了更多的作用。反正杨家是靠这个出名的。”



        “那也算是小有名气?难道,柳家也是如此有些本事,在江湖上小有名气?”



        赵帛摇了摇头:“不算吧,柳家说人说是以剑闻名,但是一个小小的柳家,能怎么闻名呢?又能够闻名到哪里去呢?江湖上大多数门派都是用剑的,剑的造诣的顶峰已经有人够到了,还不止一次,还不止一个人。柳家想要通过剑术闻名,可比杨家的隔空点穴难多了,毕竟江湖人,也没多少专门去研究点穴的。”



        容小龙糊涂了:“所以说,柳家到底是不是通过剑闻名的?”



        “其实也算是,”赵帛知道自己越说就会令容小龙越发的糊涂,干脆就给整个明白了,“你知道合剑山庄吧?合剑山庄以剑闻名,不过合剑山庄是真的用剑闻名——他们山庄收藏了非常非常多的天下名品的宝剑。合剑山庄是这样闻名的。那个柳家呢,之前,是合剑山庄的铸剑师。”



        合剑山庄不仅仅是收集天下名品宝剑闻名的。这天下名品宝剑可是好东西,好东西谁都想要,凭什么就能乖乖的被合剑山庄给收去了呢?那是因为,合剑山庄收集的名品宝剑,大多都是残缺之物。



        宝剑残缺,预示这那宝剑的主人生前毕然经历过恶战亦或者其他的故事。就如同那宝剑一样,十有八九,带着性命,鲜血,决绝,和其他不可言说的东西。



        这一类的宝剑,一般为凶物。尤其是在江湖来说,江湖本来就大风大雨刀光血影。虽然说得好,什么江湖子弟江湖老,这谁说得准?就像是森林中的大树一样,有本事才能变老。要么那是一颗奇珍异树,官府不可砍伐。要么,就是无用的,不可用的东西,不屑于砍伐。不可,不屑,对于树木来说,都是一种运气和本事。



        但是对于江湖来说有了一身武功作为本事护身固然大好,可是也不能够没有运气。



        反正,运气或许千奇百怪,到庙里上香是个运气,给看着是老乞丐其实是神算子的送一碗汤也是运气,无意中掉下悬崖捡到绝世秘籍也是运气.......运气有那么多种,无论从哪一种来看,用残缺之剑护身,都不是什么好运气的象征。



        那么既然残缺宝剑无用,合剑山庄花费大力气收藏而来做什么?摆设吗?



        当然不是。



        合剑山庄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已经告诉了江湖人,他们山庄收集残缺的名品宝剑的用意。



        “合剑山庄有全江湖最好的铸剑师父。几乎是世代都在合剑山庄铸剑。当年,在合剑山庄最厉害的时候,已经到了‘只知王柳几多忙,不知庄内藏何人’的程度了。”



        容小龙说:“王柳?是姓王和姓柳的铸剑师父吗?那庄内藏何人是什么意思?”



        赵帛解释:“‘藏’和‘臧’虽然读音不同,但是字生的很像。合剑山庄的庄子姓臧,但是因为合剑山庄的宝剑和铸剑师父太过于有名,以至于江湖上提及到大名鼎鼎的合剑山庄,都只知道或者在乎合剑山庄的王柳两位师傅出了什么宝剑,至于负责收集名品宝剑的臧庄主,就没什么人在意了。时间久了,江湖人连现在合剑山庄是哪一位臧姓庄主都不晓得。”



        赵帛又说:“不过臧庄主平时也不再庄子里面。每一任的臧庄主都喜欢游山玩水,走遍天下去寻找遗落在各地的名品宝剑,所以臧庄主也不在乎。而藏和臧很像,然后那个庄主呢,也更捉迷藏一样的躲起来找不到人,所以就有了那样一句俗语。”



        容小龙:“.......”



        他注意到赵帛提到合剑山庄的臧庄主也是一直用臧庄主来称呼,他她都没有任何一个表示。



        容小龙非常敏锐的说:“你是不是也不知道现在这一任的臧庄主到底是男是女,姓臧名谁?”



        赵帛:“.......”



        他强行给自己挽尊:“我觉得就算是现在去问我小叔叔或者卫华,他们也不知道,或者没办法立刻脱口而出的!”



        容小龙丝毫没有被赵帛给扯开话题去真的跑去问赵小楼或者卫华,他说:“我是在问你.......赵家未来的家主。”



        赵家未来的家主十分羞愧。



        他看着容小龙挑眉的表情,问他:“你到底想不想知道!”



        容小龙点头:“想啊。”



        反正容小龙对于合剑山庄的现任庄主姓臧名谁还不太感兴趣。如果想要知道,日后会知道的。不急于一时。



        如今,他比较急于一时的是,他在苗三娘那里听来的版本,到底和赵帛这里听来的一耳朵一耳朵传来传去的到底出入大不大。



        现在听起来,其实出入还挺大的。



        比如,苗三娘当时并没有告诉容小龙和若离,柳家是个铸剑师出身,他还以为柳家是个剑法出众的出身呢。



        并不是剑法出众却依然以剑出名的柳家,曾经时代都是合剑山庄的铸剑师。



        合剑山庄的姓臧不知名谁的臧庄主走南闯北天下去收集各种残缺的宝剑,带回来,藏在合剑山庄,然后那一把吧的宝剑就会被王柳两位铸剑师揣摩其原本的走势和宝剑的原本样子,再融掉,寻到和这个残缺宝剑相同的材料,重新打造成为一把名品宝剑。



        这样的宝剑,不再是象征惨烈过往的凶剑,而是新生,是带着曾经英雄征程的好剑。这样的一把宝剑问世,敢问江湖天下,出价几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