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宝眷 > 第十六章 锦囊

第十六章 锦囊




        虽只有几日的了解,但常之暵明白她是个心性坚韧的,并不似面上表现出的那般柔弱。



        她决定的事情极可能没有转圜的余地。



        但常之暵还是争取道:“若玉姑娘信得过在下,可交给在下去办,定当尽心竭力。”



        玉卿卿闻言微微低下了头,面上笑意浅浅,很是恬淡。



        “常大当家愿意帮我看顾两奴,已是对我极大的帮助了。”



        “其余的皆为私事,就不好劳烦常大当家了。”



        声音细软,可言辞却没有丝毫的含糊动摇。



        常之暵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心里却涌起无力感。



        似是已经预料到了结局。



        到最后他也只是道:“那就再好生将养些日子,免得路上吃不消。”



        他的本意是拖上一拖,倘若这期间她改变了主意呢?



        可让常之暵没有想到的是,七八日后,玉卿卿便痊愈无虞了。



        当晚玉卿卿下了山,来到了她居住了十数年的庄子上。



        在院中站了好一会儿,她去了王婆子的房中。



        来之前她已经问询过王婆子,所以她很轻松的便找到了垫在床榻地砖下的一个匣子。



        里面是这些年王婆子与京中往来的信笺,以及一笔足够她能非常好的生活个三五载的银钱。



        常之暵举着一个火把走进来,问她道:“确定要点吗?”



        玉卿卿收好匣子,一边往外走一边道:“点。”



        庄子不大又处在村落的边缘,所以并无足以能及时发现火情的四邻。



        玉卿卿站在高坡上,神情静谧的看着越烧越凶的大火。



        常之暵又在周边查看了一下,确定这火蔓延不到其他地方,这才放心。



        回来正看到玉卿卿望着庄子的方向发怔。



        四野昏暗,而此时的庄子就像一支巨大的火把。



        可再大的火把,火光也是有限的。



        玉卿卿就站在火光的最边缘,微弱的亮光照映着她明灭不定的神情,以及那双漆亮的眼瞳。



        “在想什么?”常之暵看着她,轻声问道。



        正屋的房梁烧断了,寂静夜里轰隆一声响,紧接着房子整个塌陷。



        玉卿卿看着,眼底隐约带着些笑意,闻言音调轻缓着说道:“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常之暵不知是什么事情。



        但端看她从小就被家中送来此处,以及王婆子母子那险恶的嘴脸,可以想象这些年她的日子有多么的难捱。



        叮叮咣咣的锣鼓声在村子里响起来。



        有村民发现火光,赶来救火了。



        常之暵提醒道:“咱们该走了。”说着看她依旧盯着火光,他又道:“既是不堪,那就让它随着这大火一并消失吧。”



        玉卿卿闻言笑了起来,她偏头看着常之暵,笑声儿道:“我怎么舍得让它消失?”



        说着转身,攀着马鞍利落的一个翻身,稳稳坐在马背上,她道:“有朝一日,我会与所有人分享这段往事的!”



        常之暵不明白。



        都说了是不堪,那必是不好的事情。



        又何必自揭伤疤,被人议论?



        还不等问就看她捏着马鞭用力一甩,马儿吃痛,撒开蹄子狂奔起来。



        常之暵忙也上马,追上她道:“谁教你的骑马?”



        按说她从小被人拘着,应不会骑马才对。



        可她竟会骑,且骑的非常好。



        玉卿卿道:“我的一个故知。”



        提起故知她似是开心,音调都高扬着,柔软的尾音吹散在夜色里。



        ......



        送离玉卿卿的路上,常之暵仍在想着挽留她的办法,却被一一驳回。



        望见远处的界碑,玉卿卿勒马,侧目看着常之暵,含笑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常大当家留步吧。”



        常之暵看她一脸的向往,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拧眉片刻,问她道:“姑娘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玉卿卿想了想,道:“劳烦常大当家看好他们。”



        常之暵点了下头。



        也是,她托给他的只有这一桩事情。



        要吩咐自也是吩咐这个。



        他真是白问了句废话。



        “还有吗?”



        玉卿卿又想了想,道:“千万别死了。”



        “...”常之暵顿了会儿,答道:“在姑娘回来之前,在下保证他们活的好好的!”



        玉卿卿摇摇头:“我说的是常大当家你。”



        常之暵一怔,不可置信的道:“姑娘说...我吗?”



        玉卿卿道:“当然。”



        “你死了,他们就无人看管了,那样的话会误了我的大事的。”



        “...”常之暵闷了会儿,道:“这是自然。”



        “路途艰险,姑娘千万小心。”说着递出了一个红布绣如意的锦囊:“若万一遇到了什么险情,姑娘可拆开此锦囊,或能保命。”



        救命锦囊?这不是话本子里才有的吗?玉卿卿满脸新奇的接在手里,刚要看一看里面放了什么,就听常之暵道:“还是离开此处再打开吧。”



        玉卿卿含笑应下,揣在怀里后郑重的向常之暵道谢。



        离开蕲州后,玉卿卿一路南下。



        白天里官道上往来的行人不断,故而纵是她孤身一人,也是顺利平安的。



        将到傍晚时,她看到了驿站。



        驿站里人马很多,她在外驻足片刻,还是打马离开了。



        又前行了几里路,天色愈暗,玉卿卿不敢再走。



        官道两旁有大片的槐树林,她下马查看后,并未在地上看到什么兽类的脚印,但为保险起见,她还是将马拴在了官道左侧,而她越过官道,去了右侧的林子里。



        挑挑拣拣好一会,才找到了一颗非常粗壮却并不那么好爬的槐树,而后她褪了鞋袜,上树。



        越往上,枝蔓越细,玉卿卿恐撑不住自己,停止了攀爬。



        此时四下景色已尽收眼底。



        她看着笑了起来,睡在树上还是有好处的,端是这景儿就是别处难寻的。



        解开背在身上的包袱,取出干粮和水,想起什么她从怀中掏出了锦囊。



        以为会是什么锦囊妙计,可等看清楚实物后,玉卿卿不禁一怔。



        竟是银票!




        她实在没想到常之暵会给她银子。



        想到他叮嘱她的话...玉卿卿摇头失笑,他自己就是做山匪的,难道不知道山匪在劫财的同时也是不介意害命的吗?



        数清银子的数额后,玉卿卿重新收在怀中。



        他们的银子虽赚的比较轻松,但她没有凭白受人恩惠的习惯。



        下次见他,该如数奉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