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草原1632 > 第207页

第207页


  “做买卖不用银子用什么?难道用宝钞么?那玩意倒是省事,可没人认账啊!”朱由检不由问道。
  “哈哈,当然不可能用宝钞,用的仍然是银子,只不过用法不一样罢了。”陈坚道。
  “怎么个不一样法?”朱由检继续问道。
  “回陛下,是这样的,现在大明的商人从集宁进货都需要将银子千里迢迢地运到集宁,这样劳民伤财不说,风险也大。所以,陈某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大明商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开设银行,若是有商人需要从集宁进货,则只需要将银子存入当地的银行,由银行向其出具相应数额的代金券,商人携带代金券前往集宁进货即可,代金券便于携带,一万两银子的代金券顶多不过数斤,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带着上路,而且代金券只能用于购买集宁的货物,一般人拿来也没有什么用,自然不容易引人觊觎,因此可以将风险减到最低,这样一来,必定能够让商人们提高做买卖的欲望,让他们少了顾忌,自然就可以刺激他们多下本钱,从而大幅提升大明与集宁之间的贸易量,商贸部的利润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陈某已经征询过部分商人的意见,他们对陈某提出的这种代金券模式也表示了支持,此次来京师,陈某也将代金券的样票带了过来,呶,就是这个,请陛下等过目!”陈坚说着从身上掏出几张长城券,递给朱由检三人过目。
  朱由检拿在手中翻来覆去观察了一番,还用手摩挲了几下,随后道:“这就是那个什么券?朕看这上面印有拾两的字样,意思是就这么一张就当十两银子用?”
  “是的陛下,这就是陈某所说的代金券,因为上面正面的主体图案是长城,所以陈某将之命名为长城券。一张长城券就当十两银子用,不过前提是要先在银行存入相应的银子,且现阶段只能用于从集宁购买货物。当然,这个长城券也是可以转让的,若是存银不便的话,也可以用银子从他人手中购买以用于急用。”陈坚解释道。
  “嗯,不错,陈司令的办法倒是新鲜,这么一张长城券携带起来自然是比携带十两现银方便得多,一个人携带上万两的长城券显然也会相当轻松。对了,刚刚陈司令还提到银行,这银行又是怎么回事?”对于陈坚的新想法,朱由检总是很有兴趣。
  “回陛下,这银行嘛,顾名思义,就是存放银子的地方,最初的功能嘛,主要就是收纳商户的存银,同时向商户出具相应数额的长城券。既然是收纳银子这种贵重的物品,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因此,陈某希望与大明朝廷合作来开设这个银行并进行比较规范的管理。虽然这个银行暂时只有这么一个比较单一的功能,但陈某很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将其变成一门一本万利的大买卖,嘿嘿!”银行有多么赚钱陈坚当然是清楚的,这样的生意陈坚怎么可能放过,但毕竟大明目前还是朱由检的地盘,所以,想自己吃独食是不可能的,拉着朱由检和大明朝廷一起做才是比较合适的做法,不然肯定是长久不了的。
  “哦?陈司令可否给朕说道说道?”陈坚的赚钱法子都比较靠谱,这是早已经过验证的,听说又有赚钱的买卖,朱由检立马就来了兴趣,虽然朱由检现在已经不太差钱了,但谁会嫌钱多呢?
  “陛下想必应该知道钱庄吧?”陈坚首先问道,只要知道钱庄就比较容易理解银行了,即便朱由检不知道,周延儒和王承恩也应该知道,让他们来解释就行了。
  “钱庄?这个朕倒是有所了解,这与银行又有什么关系呢?陈司令的意思莫非是要将银行的银子拿来开钱庄?”朱由检好歹也做了十多年皇帝,当然知道钱庄是什么存在,不就是帮人存放银子,收取管理费,同时还对外放高利贷么?那玩意确实是一本万利,可那个吃相实在太难看了,要是朝廷也这么做的话,那就太那啥了,到头来只怕会失了民心的吧?


第三百零四章  喜讯

  “非也非也,不是将银行的钱拿来开钱庄,而是要把银行当作钱庄来经营,不过作为朝廷的官方买卖,经营机制上肯定是与那些私营钱庄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同时还会让利于百姓,因此陛下完全不用担心会失了民心,相反,只要按照规程进行经营,对于凝聚民心还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呢!这种既能赚钱,又能收拢民心的买卖,想来陛下应该不会放过的吧?”陈坚虽然对后世的银行了解得并不全面,但也能从明面上看出银行对老百姓的重要意义,所以,此刻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
  “愿闻其详!”既能赚钱,又能收拢民心,这种买卖不做岂不是傻?朱由检当然有兴趣。
  “很简单,只需吃相文雅一点就可以了。钱庄是储户和贷款方两头吃,咱们的银行则只吃一头,同时还要向储户让利。大致的经营模式是这样的,为了吸引储户,在银行里存钱咱们不仅不收保管费,反而还要向他们支付一定的利息。而在向外贷款方面,银行可以将贷款的利息定得比钱庄低一些,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人选择来银行贷款。只要能够渐渐建立信誉,将来必定可以将各个钱庄的生意全抢过来,毕竟咱们的银行乃是朝廷官方经营,天然的就比其他钱庄更具优势,所以这样的结果不会有任何悬念,当然,前提必须是信誉第一,所承诺的一切都必须要做到,否则那就是鸡飞蛋打的结果了。”陈坚将银行的基本经营模式做了一番介绍,当然后世的银行经营范围肯定不止这些,以后慢慢完善就是了。
  “还要向储户支付利息?那还怎么赚钱?若是只有存钱的而没有贷款的,那银行岂不是会亏本?”朱由检不解。
  “不会的,既然钱庄利息那么高都有人贷款,银行的利息低得多怎么会没人贷款呢?毕竟是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事,谁都会算这笔账对不对?其实呢,开设银行,赚钱倒是其次,通过银行来掌控全国的财富才是最终的目的。”陈坚又抛出了新的理论。
  掌控全国财富?这对于统治者来说当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闻及陈坚此言,朱由检不由双眼放光,周延儒与王承恩也同时看向陈坚,显然也对这个问题颇有兴致。
  “这又有什么说法?”朱由检自然希望问个明白。
  “这是一个远景目标,自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银行有了足够的信誉,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银钱存入银行,毕竟存入银行能下崽嘛!而银行可以通过转账业务介入到更多商业活动尤其是大额交易当中去,因为从银行转账会比自己将银子运来运去方便得多也安全得多。久而久之,等到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了之后,银行就会成为各种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天下银钱往来的重要载体,不就自然而然达到掌控天下财富的目的了么?不过,因为如今通行的货币是银子,而银子又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所以仍然会有不少人宁愿将银子藏在地窖里发霉也不会存入银行,因此,银行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全国的财富。而随着天下财富的增长,银子只会越来越不够用,所以,纸币替代银子乃是大势所趋,只有在纸币完全替代银子成为流通货币之后,银行才能真正实现对天下财富的彻底掌控。”陈坚将自己对银行的理解讲述了一通。至于朱由检等人能不能听懂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能相信自己所说的并积极配合自己将银行搞起来就行了。
  陈坚已经在朱由检的心目中建立起了说到就能做到的良好信誉,因此,对于陈坚提出开设银行的建议,朱由检自然是偏向于支持的。而周延儒和王承恩对银行这个新事物也无法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而且听起来似乎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加上对陈坚的印象也不错,所以对陈坚的提议也不会随便反对。
  在大明最有权力的几个人都倾向于同意的情况下,开设银行的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当然,朱由检,周延儒等人只负责命令的下达以及相关人员的调配,具体的事务肯定是落在了陈坚的头上,因为这事是陈坚提出来的,也只有陈坚稍微懂那么一点,所以自然是责无旁贷了。
  经过一番商议和权衡,确定了在京师,南京,苏州,杭州以及太原等几个地方进行试点,其中京师和南京一个首都一个留都,自然是肯定要有的,另外三处则是商人相对集中的地方,选择这几个地方进行试点也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