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漫画算法:小灰的算法之旅 > 5.4如何求出最大公约数

5.4如何求出最大公约数





5.4.1 一场求最大公约数的面试

下面我来考查你一道算法题,数学里面的最大公约数,知道吧?

这个我知道,小学就学过。

那么,看看下面这个算法题。

题目

写一段代码,求出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要尽量优化算法的性能。

哦,让我试试……

写出来啦!你看看。

小灰的代码如下:

1.  public  static  int  getGreatestCommonDivisor(int  a,  int  b){

2.  int  big  =  a>b  ?  a:b;

3.  int  small  =  a
4.  if(big%small  ==  0){

5.  return  small;

6.  }

7.  for(int  i=  small/2;  i>1;  i--){

8.  if(small%i==0  &&  big%i==0){

9.  return  i;

10.  }

11.  }

12.  return  1;

13.  }

14.

1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6.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25,  5));

17.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100,  80));

18.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27,  14));

19.  }

小灰的思路十分简单。他使用暴力枚举的方法,从较小整数的一半开始,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整数i,看看这个整数能否被a和b同时整除。

你这个方法虽然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但是效率不行啊。想想看,如果我传入的整数是10  000和10  001,用你的方法就需要循环10  000/2-1=4999次!

哎呀,这倒是个问题。

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

呵呵,没关系,回家等通知去吧!



5.4.2 解题思路

小灰,你刚刚去面试了?结果怎么样?

唉……

大黄,怎么才能更高效地求出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呀?

小灰,你听说过辗转相除法  吗?

辗……什么除法?

是辗转相除法!又叫作欧几里得算法。

辗转相除法,  又名欧几里得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该算法的目的是求出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  其产生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前。

这条算法基于一个定理:两个正整数a和b(a>b),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于a除以b的余数c和b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0和25,25除以10商2余5,那么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等同于10和5的最大公约数。

有了这条定理,求最大公约数就变得简单了。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的方法把问题逐步简化。

首先,计算出a除以b的余数c,把问题转化成求b和c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计算出b除以c的余数d,把问题转化成求c和d的最大公约数;再计算出c除以d的余数e,把问题转化成求d和e的最大公约数……

以此类推,逐渐把两个较大整数之间的运算简化成两个较小整数之间的运算,直到两个数可以整除,或者其中一个数减小到1为止。

说了这么多理论不如直接写代码,小灰,你按照辗转相除法的思路改改你的代码吧。

好的,让我试试!

辗转相除法的实现代码如下:

1.  public  static  int  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2(int  a,  int  b){

2.  int  big  =  a>b  ?  a:b;

3.  int  small  =  a
4.  if(big%small  ==  0){

5.  return  small;

6.  }

7.  return  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2(big%small,  small);

8.  }

9.

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1.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2(25,  5));

12.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2(100,  80));

13.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2(27,  14));

14.  }

没错,这确实是辗转相除法的思路。不过有一个问题,当两个整数较大时,做a%b取模运算的性能会比较差。

这我也明白,可是不取模的话,还能怎么办呢?

说到这里,另一个算法就要登场了,它叫作更相减损术  。

更相减损术,出自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也是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古希腊人很聪明,可是我们炎黄子孙也不差。

它的原理更加简单:两个正整数a和b(a>b),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于a-b的差值c和较小数b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0和25,25减10的差是15,那么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等同于10和15的最大公约数。

由此,我们同样可以通过递归来简化问题。首先,计算出a和b的差值c(假设a>b),把问题转化成求b和c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计算出c和b的差值d(假设c>b),把问题转化成求b和d的最大公约数;再计算出b和d的差值e(假设b>d),把问题转化成求d和e的最大公约数……

以此类推,逐渐把两个较大整数之间的运算简化成两个较小整数之间的运算,直到两个数可以相等为止,最大公约数就是最终相等的这两个数的值。

OK,这就是更相减损术的思路,你按照这个思路再写一段代码看看。

好的,让我试试!

更相减损术的实现代码如下:

1.  public  static  int  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3(int  a,  int  b){

2.  if(a  ==  b){

3.  return  a;

4.  }

5.  int  big  =  a>b  ?  a:b;

6.  int  small  =  a
7.  return  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3(big-small,  small);

8.  }

9.

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1.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3(25,  5));

12.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3(100,  80));

13.  System.out.println(getGreatestCommonDivisorV3(27,  14));

14.  }

很好,更相减损术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避免了大整数取模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已经越来越接近最优解决方案了。

但是,更相减损术依靠两数求差的方式来递归,运算次数肯定远大于辗转相除法的取模方式吧?

能发现问题,看来你进步了。更相减损术是不稳定的算法,当两数相差悬殊时,如计算10000和1的最大公约数,就要递归9999次!

有什么办法可以既避免大整数取模,又能尽可能地减少运算次数呢?

下面就是我要说的最优方法:把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在更相减损术的基础上使用移位运算。

众所周知,移位运算的性能非常好。对于给出的正整数a和b,不难得到如下的结论。

(从下文开始,获得最大公约数的方法getGreatestCommonDivisor被简写为gcd。)

当a和b均为偶数时,gcd(a,b)  =  2×gcd(a/2,  b/2)  =  2×gcd(a>>1,b>>1)。

当a为偶数,b为奇数时,gcd(a,b)  =  gcd(a/2,b)  =  gcd(a>>1,b)。

当a为奇数,b为偶数时,gcd(a,b)  =  gcd(a,b/2)  =  gcd(a,b>>1)。

当a和b均为奇数时,先利用更相减损术运算一次,gcd(a,b)  =  gcd(b,a-b),此时a-b必然是偶数,然后又可以继续进行移位运算。

例如计算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1.  整数10通过移位,可以转换成求5和25的最大公约数。

2.  利用更相减损术,计算出25-5=20,转换成求5和20的最大公约数。

3.  整数20通过移位,可以转换成求5和10的最大公约数。

4.  整数10通过移位,可以转换成求5和5的最大公约数。

5.  利用更相减损术,因为两数相等,所以最大公约数是5。

这种方式在两数都比较小时,可能看不出计算次数的优势;当两数越大时,计算次数的减少就会越明显。

说了这么多,来看看代码吧,这是最终版本的代码。

1.  public  static  int  gcd(int  a,  int  b){

2.  if(a  ==  b){

3.  return  a;

4.  }

5.  if((a&1)==0  &&  (b&1)==0){

6.  return  gcd(a>>1,  b>>1)<<1;

7.  }  else  if((a&1)==0  &&  (b&1)!=0){

8.  return  gcd(a>>1,  b);

9.  }  else  if((a&1)!=0  &&  (b&1)==0){

10.  return  gcd(a,  b>>1);

11.  }  else  {

12.  int  big  =  a>b  ?  a:b;

13.  int  small  =  a
14.  return  gcd(big-small,  small);

15.  }

16.  }

17.

1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9.  System.out.println(gcd(25,  5));

20.  System.out.println(gcd(100,  80));

21.  System.out.println(gcd(27,  14));

22.  }

在上述代码中,判断整数奇偶性的方式是让整数和1进行与运算,如果(a&1)==0,则说明整数a是偶数;如果(a&1)!=0,则说明整数a是奇数。

真不容易呀,终于得到了最优解!

嘿嘿,作为程序员,就是需要反复推敲,追求代码的极致!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咱们使用的这些方法,时间复杂度分别是多少呢?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上述解法的时间复杂度。

1.  暴力枚举法:  时间复杂度是O(min(a,  b))。

2.  辗转相除法:  时间复杂度不太好计算,可以近似为O(log(max(a,  b))),但是取模运算性能较差。

3.  更相减损术:  避免了取模运算,但是算法性能不稳定,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max(a,  b))。

4.  更相减损术与移位相结合:  不但避免了取模运算,而且算法性能稳定,时间复杂度为O(log(max(a,  b)))。

好了,有关最大公约数的求解,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咱们下一节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