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强悍小哥儿实力宠夫 > 第84页

第84页



        你们怎么还在?楚钰文抬头,看见赵玉江和王林还在书房,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还有何事?

        将军,既然与忠亲王早年相识,又有军中同袍之谊,为何?赵玉江不明白,这些年忠亲王对自家将军的种种作为。

        这事不要泄露出去。楚钰文没有回答,嘱咐道:忠亲王当年进入军中,乃是隐瞒身份,至今知道的人甚少。

        是。赵玉江和王林同时应道,这事可大可小不是他们可以轻易谈论。

        这件事交给你去做。楚钰文指指桌子上的信纸,不要在都城附近,远离一些,另外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争取在各处多盖一些大棚。

        属下知道。赵玉江想到这件事的利润,顿时有些激动,一定大力投入,把我们能动用的银两全部投进去,几个月以后就是大笔银子入账。

        赵玉江和王林脸上全是笑意,他们资金有限一直束手束脚,若是有大笔银子入账,可以做很多事情。

        楚钰文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感觉自己又活过来,瘦削的身体充满力量,他要为自己儿子打拼挣取一世富贵无忧。

        将军。赵玉江犹豫一下,还是不解的问道:您有几个儿子?

        呃。楚钰文脸色一沉,自己刚说完儿子没了,现在又哭嚎着要见儿子,实在拉不下这个脸,冷着脸摆手道:先去忙正事,以后就知道了。

        是。赵玉江得不到答案,也没办法,属下先告退。

        楚钰文看着他们离开,浑身瘫软的靠在椅子上,眼神无奈:欠自己儿子太多!

        现在冷静下来,竟然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儿子,生下来没几天就离开自己,还不等自己忙完耽误的军务。

        就被一道圣旨调到边关,临行时也没来得及看上一眼,楚钰文想到这里越发难受,自己该怎么弥补?

        去查,将军府刚才是怎么回事。忠亲王离开楚将军府,吩咐随行的秋山道:东川府那面也问讯一下,是否有什么事情发生。

        他刚才来将军府,是直接闯进去没让人禀报,正好听到楚钰文口口声声喊要见儿子。

        他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让楚钰文撕心裂肺的哭嚎不休,像是人临死之前才拥有的悲痛。

        赵侯爷,还有那个王氏,押入大牢等候发落。忠亲王道:审问王氏,把她在东川府,还有都城的事全部审问清楚。

        是。秋山躬身应道。

        他偷偷瞟眼王爷,见他闭目养神,王爷,楚将军又清瘦不少,差点没认出来,哪有当初那个神勇杀敌意气风发的模样。

        自忠亲王想说自作孽不可活,想想又没开口,思索片刻后道:死寂这么多年,要活过来也要给他一些时间。

        他心里叹息,最近知道的消息越多,忠亲王越能猜到楚钰文走的每一步的想法,只能感叹他傻!

        若不是自己一直默默看护,这人要死多少次?

        第二日朝堂之上,御史纷纷弹劾赵侯爷。

        恳请皇上重重处罚,此等见色忘义之徒,不配在朝为官,简直丢尽文武百官的脸。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关我们什么事?这些御史一个个夸大其词,这是多大点的事?

        身为侯爷,愧受皇恩,欺压同僚品德败坏,请皇上削去爵位贬为庶人。

        朝堂顿时更加安静,没想到事情这么大,这惩处太重,这些御史与赵侯爷有仇吗?

        抄没家产赶出都城,一定要把赵侯爷这斯文败类当做表率,给文武百官提个醒别犯相同的错误。

        文武百官:你娘的,这是连我们也捎带上?都察院什么时候倒台,让这些御史都滚回老家?

        当今皇上端坐龙椅之上,三十来岁的年纪,面如冠玉俊美温和,上位者的威严也掩盖不住骨子里的温文尔雅。

        他此刻却是眼皮没有挑一下,任由这些御史蹦跶,反正不让他们尽兴,不知道又把谁拎出来弹劾。

        文武百官谁也不想与这些疯子对上,也是低头不语,任由他们大放厥词,反正最后决定权在皇上。

        苦主楚钰文: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御史为什么这么积极,好像非要扳倒赵侯爷?这点事好像不可能吧?

        御史们不管别人如何,他们既然弹劾自然要皇上处罚,否则他们御史的脸面往哪放,一个个更是打了鸡血一样非要皇上下旨惩处。

        众位御史言之有理。忠亲王看闹的差不多,终于开口道:此风不可涨,若是看中谁家妻妾就上门讨要,仗着自己权势威胁强抢,以后各府后院岂不成了笑话,一个个绿帽子不知道要戴多少?

        文武百官:

        忠亲王一如既往不说人话,这是把他们这些官员全给骂了!

        不知道这是又抽什么风,不是一直看不上楚将军吗?

        忠亲王言之有理。皇上随即发话,终止这场弹劾,赵侯爷削去爵位贬为庶人,家产?家产抄没一半儿,王氏贬为苦役。

        皇上英明,宅心仁厚,为赵府家眷着想。忠亲王道:臣也认为不该祸及家人,恳请皇上开恩留赵家在都城,免去返乡之苦。

        准。皇上看眼忠亲王,吐出一个字。

        臣,有事上奏。忠亲王出列,启奏道:今日提到楚将军,臣想起一件事,想必被文武百官忽略,一直没有上奏导致楚将军受辱。

        文武百官:

        什么意思?又是什么事与我们相关?

        我们忽略?那你自己怎么不说,别什么帽子都给我们扣上好吗?

        当年战事失利,皇上留楚将军在都城反省,这一晃十、八载呀!

        忠亲王叹息:皇上,当年的事与楚将军无关,只不过是有些人想推脱责任才把楚将军拉入其中,这么多年楚将军一言一行有目共睹,反省之事应该结束给楚将军一个公道。

        他转向楚钰文,感慨道:人这一生能有几个十八载?荒废了楚将军太多时间,若不然也不会被人欺压也默不作声,心灰意冷了!

        咳咳咳。兵部尚书突然站出来,对着忠亲王拱手道:王爷,当年可是您提议留楚将军在都城反省。

        他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心里暗喜:忠亲王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怪不得自己落井下石。

        哼。忠亲王漆黑冰冷的眸子,顿时转向兵部尚书,斥责道:老糊涂了?当年你们口口声声要治楚将军的罪,与他无干之事也要昧着良心行事,本王是不想一代名将被你们毁了,才恳请皇上留他在都城反省,让你们看看可是怀有不轨之心。

        只是本王没想到,你们年轻时不是争功就是推脱责任,年老了还是一样为自己谋利图名,真是一群尸餐素位之徒。

        下官今年四十有六。兵部尚书被斥责一顿,气的脸色铁青,抖着手指着自己道:十、八年前,下官还不是兵部尚书。

        本王今年三十有六,尚书大人可是有异议?。忠亲王耻笑,不屑的道:原来你是想把责任推给上一位兵部尚书,真是有担当。

        楚钰文听到忠亲王请求皇上赦免自己,顿时心中一热,目光落在忠亲王身上迟迟不肯挪开。

        对于兵部尚书的话他并不在意,这里面的事没有一个人不清楚,只不过是众多原因下想把自己推出去背锅。

        可惜!有人不会让他们如愿。

        嗯。皇上看着又要争吵,马上出来平息,楚爱卿之事,朕早有打算,正好今日结束楚爱卿反省之责。

        皇上仁爱。忠亲王不等皇上再说下去,出口赞道:这么多年,皇上一直把东川府指挥使之位给楚将军留着,这是早就明察秋毫知道楚将军乃是被冤枉遭受无妄之灾。

        嗯。皇上这时有些沉不住气,目光在忠亲王脸上转了一圈儿,没看出半分意图,只能无奈道:明年开春,楚将军回去继任。

        他随后起身离开,心里暗自称奇:忠亲王今日大发慈悲,究竟是怎么回事?

        恭喜楚将军,贺喜楚将军。

        不对,是楚指挥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