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子弹笔记 > 应对vs回应

应对vs回应




我们下意识做出的回应常常出于条件反射,当情况对我们不利时尤其如此。打个比方,你有个同事叫查德,每当他冲撞你时,你都会条件反射地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就像河豚鼓起身子一样。你可能会浪费许多时间思考查德如何错怪了你、误判了形式、选错了鞋,或者弄错了有关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有可能,更糟的情况是,你反唇相讥,他以牙还牙,两个人一路针锋相对,一起跌回低级文明的时代。

我们之所以这样浪费精力“保护”自己,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还保留着动物的本性。曾经,我们的祖先要想幸免于追捕,只能选择逃跑或者主动出击。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远离了在树上窜逃的日子,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与其把查德约到门外了事,不如深吸一口气,等进行每日反思时再以更恰当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件事。想想为什么他会这么说或者为什么他会这么做?为什么他会主动提出这个别有用心的看法?这个看法究竟为什么会激怒你?你的看法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在子弹笔记中写一封信记录自己斟酌过后的应对方案。现在要澄清的一点是,这一封信并不是一定针对查德而写的,而是为了让你厘清思路,为了让你看清怒气正盛时被掩藏了的机会和见解。这个方法帮助过我应对许多麻烦的人和事。首先,笔记本给了你一个安全的宣泄口,都写在纸上以后心情就已经平复了许多。同时,纸上的想法也能凸显你卑鄙、无理或不理智的一面。把这些负面情绪整理出来之后,你就能退后一步,以一种冷静的心态重新考虑这件事,想出有效的后续解决步骤。

比如,你可能会发现,产生争执的原因是你不了解对方的出发点。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与人交谈时尽量倾听对方,可能你就会发现对方的意图。可能他们误解了什么,就算是你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会生气。不能因为他们冒犯了你就认为他们错了,也不能因为你受人冒犯就认为你有理。

在写这封信的过程中,也许你会意识到,他们的言行举止压根与你无关。怒气正盛时我们很容易忘记攻击我们的人可能正挣扎于自己的痛苦之中。恐惧或愤怒的回应只会加深对方和自己的创伤,失去了相互理解、进步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我们还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担心我们根本无法掌控的事情。


过程vs结果


马克·吐温曾说:“我一生总在无止境地忧虑,其实很多担忧从未真正发生过。”忧虑总能抓住我们的注意,而无法掌控的事情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对此尤为焦虑。我们消耗了大量精力幻想着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制订相应的计划。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加重焦虑而已。幻想着摆脱无法掌控的局面可能让人动力倍增,但其实这只会让你分心。

*  *  *

忧虑诱使我们以为这种情绪会带来解决方案,但通常并非如此。

*  *  *

在进行日反思和夜反思以及月度迁移时,扫视一遍你的任务,试着分别找出受你掌控与不受你掌控的事。一个简单的分辨方法是观察这条任务是注重结果还是过程。比如“•做个很棒的汇报”“•减十斤”“•读五本书”,或者“•让查德看清原因”都属于目标。尽管目标会带来方向,但是目标重在结果,而结果不是我们所能够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步骤,如“•背诵汇报讲稿”“•周日不喝苏打汽水”“•留出一些阅读时间”和“•缓解查德的忧虑”,这些都是受你控制的。

认清无法掌控的事并放手,就可以收回注意力,把其放在可以掌控的事情上。只要专注做好每一件掌控之中的小事,终会促成一个目标,除此之外,别人对我们就再无其他要求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也不会有其他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