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 > 翻译似临画 > 编后记

编后记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先父遽然谢世,年仅五十又八;然而他毕生孜孜不倦,努力不懈致力于文学翻译事业,译著宏富,译文忠实而优美,全部译作已达五百万言,受到广大读者的称誉。“他以卷帙浩繁、技艺精湛的译品而在中国堪称一两个世纪也难得出现一两位的翻译巨匠。”(见柳鸣九《永恒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文)

    先父始终认为“谈理论与实际动手完全是两回事”(见一九五四年十月十日致宋奇函),“曾经见过一些人写翻译理论,头头是道,非常中肯,译的东西却不高明得很,我常引以为戒”(见《翻译经验点滴》一文)。故先父一生很少就翻译理论侃侃而谈,真正谈到翻译理论的,就《〈高老头〉重译本序》和《翻译经验点滴》两篇短文;其余涉及翻译的文字皆散见于致友人信函。有关翻译问题谈论最多的应该是致钱锺书、杨绛夫妇的信函,可惜“十年浩劫”,这批珍贵资料,荡然无存。

    本书除收辑先父点滴“译话”外,摘录的翻译书札有长短五十八条,经整理、编校,供广大读者参考研究。

    本书代序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傅译研究专家罗新璋先生的文章《读傅雷译品随感》,这是我国最早发表的、比较全面的、言简意赅的一篇评论先父翻译的文章。

    本书二〇〇六年当代版中的附录现已删除,因十余年来不少学者在研究傅雷翻译,不断写出大量精彩的文章和著作,附录难以容纳刊载,但就手头的资料编录了一九七〇年至二〇一三年的傅雷研究资料目录汇编,以飨读者。因资料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方家教正。

    傅 敏

    二〇一四年四月七日

    先父冥诞一〇六周年纪念日

    傅雷(一九〇八——一九六六),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专攻艺术评论,又受罗曼·罗兰影响,酷爱音乐,对西方古典音乐以及中西画论造诣颇深。上世纪四十年代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达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