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枕草子 > 目次4:(五六)~(七五)

目次4:(五六)~(七五)

    男性役者,則又以隨身侍役,為最風光。

    名門子弟,若是連個貼身侍役都不帶,未免顯得寒傖乏味。

    辨官(1),也挺不錯;雖說不錯,但他們穿的制服底裳,下裾稭嫌短,

    又沒有隨身侍者,是美中不足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直屬太政官,分左右,有大中小之別。

    (五七)  后宮苑內板障下

    有一回,頭辨(1)站在后宮苑內的板障下,同一位女官久談。我故意探個頭問:「那是誰呀?」

    豈料對方也一本正經回答說:「是辨來拜訪。」「幹嘛談得那麼親密?大辨(2)一來,人家就會拋棄您哦。」

    對方聽此,竟大聲笑道:「是誰同你說這些的呀?現在正拜託:『千萬別那樣子』哩。」

    頭辨平時不擅長賣弄造做,也全然不及於風流好漁色,表面裝得平平凡凡的樣子,所以後宮大伙兒都以為他本性如此;

    只有我深知他這個人的內涵,所以曾經稟報皇后:「此人原非尋常人」,皇后也十分瞭解。

    不過,頭辨總是對我說:「人云:『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3)」

    「情深密似江濱柳(4)」,是我們倆人互相信誓之言,奈何年輕的女官之輩總愛胡謅損人,說甚麼:

    「這一位呀,可真是難以高攀。全不像別人那樣子讀讀經啦,唱唱歌的;活像是世人欠了他什麼一般,也不愛跟人說話!」

    而另一方面,頭辨也自有其對女性的看法,常常說:

    「婦道人家哪,無論濃眉豎眼鼻子橫生,只要嘴際生得惹人憐愛,顎下和頸項美麗,聲音不太難聽,大概就會讓我喜歡。

    不過,如果臉孔長得實在討人嫌,也會教人受不了。」

    故而生得難看的,下巴削瘦(5)的女官,當然會懷恨於心,遂近讒言於皇后。

    凡有事須向皇后稟奏時,頭辨總會來找我這個最初給他居中引見的人。若是遇著我已下班在房中休息,他也會遣人來找,

    或者親自到房前央託;若是碰巧我返家不在宮中,他甚至還會寫信、或者親自來訪,告以:

    「請向皇后娘娘稟報:『頭辨說如此這般』云云」。

    我有時建議他教別的女官去做,可他就是不肯,乃不免奉勸:「凡事不要固執,應該隨機應變才好。」

    但他偏就是回說:「本性如此。」

    又說甚麼:「不可變改者莫如人心。(6)」「那麼,所謂『勿憚改過』(7)又是指何而言呢?」

    見我懷疑的樣子,又笑道:「人家都說咱倆要好。旣然是這般親密談話,又何必害臊?讓我看看你的臉罷。」

    遂答以:「我的臉生得可是頂難看的喲。您不是說過『受不了那種人』的嘛!」

    「真糟糕,也許真的不喜歡你了。那就別讓我看到罷。」

    說完,倒是真的,遇著有機會看到我的臉時,也連忙用自己的袖子遮著視線啦甚麼的,使我不得不相信:真是不說謊的人哪!

    晚春三月之末,冬衣嫌厚,殿上人輩多已穿上簡略的禁中裝束,我正與式部(8)同廂房歇著,隔開內裏房間的門,忽然而開啟,

    皇上和皇后雙雙蒞臨,害我們猝不及身,慌亂成一團。二位見此光景,也都笑了起來。我們連忙將唐衣拉過來覆蓋在髮上。

    他們兩位逕自走入臥具等物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房間裏,就在那兒觀看從宮廷北側陣門進進出出的人。

    殿上人之中,有的全然未察覺到,想要走過來跟我們講話呢。

    皇上笑著打趣地說:「別教他們知道我們倆在此。」遂卽又命令:「你們二人都跟來」。

    我只是回稟:「待妝扮停妥,再參上。」但實際並沒有奉陪。

    皇上和皇后返入內裏以後,我同式部正談著方才那一幕光芒萬丈的景象。忽見得南邊門旁几帳叉出的簾隙處,有個黑黑的東西。

    猜測:一定是則隆(9)坐在那兒。便也未加以防範,仍繼續談天;豈料,竟露出一張笑迷迷的臉,心想:「那是則隆罷。」

    定神一看,卻是別一張臉孔。於是叫笑一番,趕緊將几帳拉好,躲了起來。在仔細望之,竟是頭辨哩!

    原本不想讓他瞧見我的廬山真面目的呀。唉,真箇遺憾極了!跟我在一起的式部,因為面向著我這邊,所以並沒讓對方看見。

    頭辨索幸便顯出身影,說道:「終於教我看個透徹啦。」

    「人家還以為是則隆,所以挺放心的。您不是說過『不相看』的嗎,又怎麼可以這樣子直直地看人呢!」

    「人道是:『婦女晨起的臉最好看』,所以先到別處轉轉,偷看到一些;忽然又想到,或者可以看到你,所以才來此。

    其實我從皇上光臨的時候就待在這兒,你沒發覺罷了。」

    從此以後,便放大膽子,掀開簾子,逕自登堂入室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藏人頭而兼辨官之職。此指藤原行成,係作者之情人,少於清少納言十歲。

    (2)  謂行成之上司。長德三年(九九七),左大辨為源扶義,右大辨為藤原忠輔。二人皆為參議。

    (3)  此引「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語。「枕草子」原文「容」作「顏」,今據「史記」還原之。

    (4)  句出「萬葉集」卷七歌謠而稍有變化。蓋以江柳離離復生,謂情愛不渝也。

    (5)  此或代表平安時代對女性之審美觀念,受唐風影響,崇尚豐腴型。

    (6)  以上二句,或承襲白居易詩「詠拙」句:「所稟有巧拙,不可改者性」(白香山詩集、卷六)。

    (7)  蓋典出「論語」、學而篇:「過則勿憚改」。

    (8)  伺候皇后的女官職稱。

    (9)  橘則隆,為六位藏人。

    五八)  殿上的點名

    殿上的點名(1),是十分有趣的。

    伺候皇上御前者,則當面問其名,真有意思。聽一大羣殿上人的腳步聲響,遂卽都出現在皇后宮殿之東側。

    我們大伙兒則無不專心傾耳,若有人聽到自己情人的名字,難免不心頭一陣騷亂的罷。

    又設若突然聽到不知生死,消息渺茫的名字,更不知作何感想?

    有時候,我們女官在一旁偷偷批評點名的好壞,或者聲音佳否,也都挺好玩的。

    等殿上的點名告一段落,接著便聞瀧口武士鳴弓,又是一陣腳步雜沓之聲響起。

    藏人之輩踩響了步子在木板走廊上走。

    他們走到東北隅的高欄,便採所謂半跪的姿勢,面向著皇上,背對著瀧口問:「某某人在否?」

    那光景,挺有趣。

    有人大聲報名,有人聲音細弱;此外,或許是有幾個人沒到的緣故罷,在那兒稟奏其由,藏人問:「何以?」

    瀧口衞士便解釋缺席的理由。照道理,藏人於聽完上述種種後,方可離去。

    但是,有一回,方弘(2)沒聽完就逕自走了,貴公子們警告他,豈料方弘竟氣得要命,把瀧口衞士臭罵一頓,還說要處罰他們;

    這樣,反而教瀧口的人當笑話哩。

    方弘竟然也會把鞋子給遺忘在後涼殿御膳的櫥子裏。大伙兒趕緊祛穢,大事嚷嚷。

    「到底是誰的鞋子啊?真搞不清楚。」主殿司之女官,以及其他人都故意庇護著他;

    怎料到他自己卻搶著說:「呀、呀,那可是我方弘的髒東西嘛!」

    遂又教大家哄笑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殿,指清涼殿。點名,謂於每夜亥時二刻(約當午後十時半)舉行宿直人之點名。

    (2)  源方弘。蓋為當時著名之疏忽者。

    (五九)  年輕的貴人

    年輕的貴人隨便叫喚著下役侍女的名字,可不是值得稱讚的事情。

    卽便是明明記得那名字,也要裝成記不得叫甚麼來著?才好。

    若是來到女的辦公處所,夜晚時分,糊里糊塗弄不清對方叫什麼名字,當然也不好。

    倘若是在宮中,就命令主殿司;若不然,一般尋常處所的話,也可以叫管家的人去叫一叫。

    親自喊叫的話,不免教人認出聲音來。

    若其召喚下女,或女童侍,則不妨親自叫喚。

    (六○)  小孩及嬰兒

    小孩及嬰兒,要白胖胖的才好。地方官等長者,也宜肥胖。

    過分瘦小的人,常令人覺得緊張兮兮的。

    (六一)  牧童

    再沒有比讓牧童衣著簡陋更差的事了。

    別的侍從,還可以跟在牛後頭走,故而尚無大礙;唯獨牛童是站在牛隻前面受人矚目的,所以才教人不懷好感。

    車輛後頭跟著一羣不起眼的男侍,也令人不快。

    身材瘦高的男子,看來像隨身侍從者,穿著黑色褲袴,下襬有些腌髒,狩衣則穿得服服貼貼半舊的。

    這樣的男子緊跟在車旁穩健地步趨,看來當然不劣,但也不宜令其穿著惡衣蔍服。

    雖則偶爾或會身穿破衣服;至於懂得衣著的人,總是逃不過行家眼目的。

    有人特別優待宮中賜下的侍者,對家中雇用的女童侍,則給她們穿得邋裏邋遢,實在是不可原諒。

    家裏頭的人,也跟周遭的人一樣,若是有使者或客人來訪,見那家中有一大堆標緻的女童侍,豈不挺有面子的嗎!

    (六二)  牛車走過人家門前

    有一次,牛車走過別人家門前,看到一個役人模樣的男子,在地上鋪著蓆子。

    有個十來歲的美髮男童,頭髮垂得長長的(1)。

    另有五、六歲的男童一人,將頭髮紥在頸項邊,雙頰紅通通,

    不知比舞著甚麼奇怪的弓以及小枝子一類的東西,看來頗討人喜愛。

    恨不得把牛車停駐,抱他到車箱裏來。

    其後,車子走過去,又聞到一縷芬芳的薰香自門內深處飄來,更予人風流優雅之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此二、三句,頗多異文,不可解。今參考英譯本,勉為譯出。

    (六三)  貴人府第中門敞開

    走過一處貴人府第門前時,正巧中門(1)敞開,遂窺得白色美麗的檳榔毛牛車,車箱掛著鮮美的暗紅色垂簾,

    車轅穩靠在轅臺架上,那光景十分賞心悅目。

    有一些五位、六位之官,將他們袍子的長下襬提起,夾在腰帶裡,潔白的板笏,插在肩頭,在那兒走來走去。

    另見有一些穿著正式服裝的侍者,背著箭筒出入,也挺適合這種府第的堂皇氣派。

    忽又見一個清清爽爽模樣的廚娘出來,正問:「某某君上的侍從,可在嗎?」

    那光景,實在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於正屋東西廊中間所設之門。

    (六四)  瀑布

    瀑布,以無音瀑布(1)為佳。布留瀑布(2),以曾蒙法皇御覽(3),故而別饒深義。

    那智瀑布(4),因在於觀音靈地的熊野,所以也特別感人。此外,則轟瀑布(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在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及京都市大原,各有同名瀑布。

    (2)  或指奈良縣布留川上流之瀑布。

    (3)  其事未詳。

    (4)  在和歌山縣東牟婁郡。

    (5)  在宮城縣仙臺市岩切。

    (六五)  橋

    橋,以朝津橋(1)為佳。

    此外,則長柄橋(2)。天彥橋(3)。濱名橋(4)。一橋(5)。佐野船橋(6)。

    歌結橋(7)。轟橋(8)。小川橋(9)。棧橋(10)。瀨田橋(11)。木曾路橋(12)。

    崛江橋(13)。鵲橋(14)。往來橋(15)。小野的浮橋(16)。

    山菅橋(17),名字倒是蠻好聽的。

    假寐橋(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蓋指福井市淺水之橋。

    (2)  在大阪市大淀區。

    (3)  或謂在岐阜縣。「天彥」謂「仙人」、「山彥」。

    (4)  在靜岡縣濱名湖。

    (5)  在攝津。

    (6)  在群馬縣高崎市佐野之鳥川。

    (7)  未詳。

    (8)  未詳。

    (9)  一說在陸奧,一說在筑紫。

    (10)  蓋指一般山腰之棧道也。

    (11)  在滋賀縣瀨田川入口。

    (12)  蓋指信濃木曾街道之橋。

    (13)  在攝津難波堀江。

    (14)  傳說中七夕之鵲橋也。

    (15)  同上。謂「鵲橋來回」也。

    (16)  未詳。

    (17)  在枥木縣日光。

    (18)  在奈良縣,吉野郡

    (六六)  里

    里,以逢坂里(1)為佳。

    外此,則眺里(2)、人妻里(3)。寢覺里(4)。賴里(5)。麻生里(6)。

    夕日里(7)。遠地里(8)。伏見里(9)。長居里(10)。

    妻取里(11),到底是自己娶了妻子呢?還是妻子為人所奪取?

    無論如何,都是挺有趣的名稱(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未詳。

    (2)  未詳。

    (3)  未詳。

    (4)  未詳。

    (5)  在長野縣上伊那郡。

    (6)  未詳。

    (7)  未詳。

    (8)  在奈良縣橿原市。

    (9)  奈良縣,及京都府各有一。

    (10)  奈良縣、大阪府各有一。

    (11)  蓋指在宮城縣古川市者。

    (12)  以上瀑布、橋、里古稱,多不可考。且原文多採和文併音,譯文取漢字諧音,勉為譯出。

    (六七)  草

    草,以昌蒲、菰、及葵為最可觀。賀茂祭之際,自古相傳,以之飾於髮上,真箇有傳統緣由。

    葵葉的形狀本身,便令人喜歡。

    車前草,其名奇異,想到其矜持之心(1),便覺有趣。

    三稜草、蛇床子、苔、龍膽草,在殘雪間露出的青青嫩草、木蚋、醡醬,以其常做為綾緞的圖案,固而較諸他草又趣高一等。

    危草(2),生在山厓突出處,草如其名,看來無依無靠的樣子。

    萬年草,長在壁間,比厓際易崩毀,著實無恃,更惹人憐恤。真正的石灰牆上,怕是不會生草,是其欠憾處。

    事無草(3),蓋以其能成事,遂亦可喜;又好比可以消除惡事,如是,則兩者無論如何,皆是有趣的。

    忍草(4),委實可憐。但以凡有屋軒、或突出之處,皆能堅忍生長,故亦可歎。

    蓬草,可愛。茅花,可愛。而濱茅之葉,則更可愛。小菅。浮萍。胡麻。口口。篠。口口。淺茅。翠蔓。

    木賊,這種草,風吹過時,那聲音不知是怎樣的,不免發人想像。口口。

    蓮葉,浮出水面,最是田田可人。觀其悠閒地在澄靜的池面,或大,或小,舒展自如,隨風搖曳之姿,確實賞心悅目。

    有時候,摘取其葉,將東西盛於其上或甚麼的,也挺好玩。

    叢葎、山菅、山藍、日陰、濱木綿、葷、葛等草被風吹起,翻出白色的背面,也十分好看(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此草名,日語發音與「矜持」、「驕傲」諧音,故云。

    (2)  未詳,英譯作  Shurbs  似未妥,今逕直譯。

    (3)  此間當時俗稱。日語「無」與「做成」諧音,故有下文。

    (4)  生長於樹上軒下之羊齒類草。

    (5)  此段所引眾草,多係古代俗稱,日本學界亦多未詳,且各本之間,頗多異文。凡不可譯者,暫以口口存疑。

    (六八)  詩集

    詩集,要數萬葉集(1)、古今集(2)、後撰集(3),為最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現存日本最古之詩集,共二十卷。

    收仁德天皇(三一三  --  三九九)、皇后以降,至淳仁天皇時代之歌(七五八  --  七六四),

    歷時四百年間之長歌、短歌、旋頭歌、佛足石歌體歌、連歌等,約四五○首。

    亦兼錄漢詩及書翰。一說,由大伴家持經手編纂。

    (2)  「古今和歌集」之簡稱。已見前文第二十段。

    (3)  由作者清少納言之父清原元輔等五人編撰之和歌集。其成立年代在天曆五(九五一)年十月後。

    以上三種和歌集,至今猶為日本文學史上最重要之詩集。

    (六九)  歌題

    歌題,以邑為佳。他如:葛、三稜草、駒、霰、篠、壼薰、日陰、菰、淺瀨、

    鴛鴦、淺茅、草皮、翠蔓、梨、棗、牽牛花(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此段文字,亦多異文。

    (七○)  草花

    草花,以石竹花為佳。唐國的石竹,自是上品,但本國的也不錯。

    龍芽黃花。桔梗花。菊花之花瓣有顏色變化者。刈萱草花。

    龍膽草,這種草,枝莖不免有些繁蕪,不過,霜後眾花枯盡,獨有此花露出鮮明的顏色,倒是十分討人喜歡。

    此外,雖非值得大書特書的種類,雁來紅,也是十分惹人憐愛的,只是那名字稍嫌奇怪異。

    撫子花,色澤不深,卻有些像藤花,春秋花開,很有情趣。壼堇,牠們彷彿是相同的。這種花,枯老之後,可不適合做押花。繡線菊。

    夕顏,跟朝顏(1)相像,人們常常以之相提並論,自是當然之事,可惜,所結的子並不怎麼好看。

    不知怎麼會長成那種樣子呢?至少,能夠像酢醬子一類的樣子就好了。不過,夕顏這花名,倒真是不錯。

    葦草的花,其實一無可賞,不過,以其做為供神之用途(2),想及此,便覺得終究非泛泛之物。

    當其萌芽時,真是好看,但我又尤其愛那長在水邊的風情。人或云:草花之中,不列入芒草怎麼行?

    使得秋野遍饒情味者,莫非就是這些芒草嗎?其穗端泛紅,色甚濃郁,當朝露濡濕之際,試問還有比這更可賞的嗎!

    然而,秋末時節,真是全然無甚可觀。

    繽紛的秋花已凋盡,直到冬季終了,好似滿頭白髮,呆呆地一個勁在風中搖曳,只沉緬在往事的樣子,像極了人的一生。

    就是因為有人如此比喻,所以才會引發人們感慨特深的罷。

    胡枝子,因色澤頗深,故以枝莖柔弱,霑著朝露而在風中一片披爢者為可賞。牡鹿尤其好之,而習於近暱,更令人產生好感。

    向日葵,雖然不見得特別好看,但據說花朵會隨日光轉向,似非泛泛草木之心可比,十分有意思。

    棣棠華和野杜鵑,都屬色澤淡淡,但旣然有歌詠道:「採擷細觀賞」(3),則自屬不凡。

    薔薇,近看覺其枝葉繁瑣,不過,也還是不錯。

    倘遇著久雨初晴,在水邊或木階旁盛綻(4),在夕陽微明之下,那姿色就更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  朝顏:為舜華,(俗稱牽牛花、喇叭花)晨間開,過午卽凋萎。夕顏則相類而黃昏以後始綻開。

    (2)  以葦花色白,似日本神道祭祀時所用之白木綿,故用之。

    (3)  句出「後拾遺集、春部」,和泉式部所作和歌:「棠棣華兮生岩邊,採擷返家細觀賞,

    花紅似袍兮情人憐。」

    (4)  此或踏襲白居易詩句「階底薔薇入夏開」(白香山詩集十七、「薔薇正開春酒初熟因招劉十九

    張大夫崔二十四同飲」)。

    (七一)  不安事

    令人揣揣不安之事,如在叡山修行十二年的法師的母親。

    於不熟悉之處,逢無月的闇夜,與人同行,又怕被人家看得太清楚,

    所以不敢攜帶燈火,卻跟人肩並肩地坐著。

    所雇的佣人,脾性還沒弄清楚,便令其持送貴重物品於他人處,偏又遲遲未歸來。

    還不會講話的嬰兒,使勁挺背,也不要人抱,儘在那兒哭個沒完。

    黑暗之中,喫食草莓。

    一無認識之人,卻在那兒看遊行之類的熱鬧。

    (七二)  無從比擬者

    事之無從比擬者,如夏與冬。夜與晝。下雨天與陽光普照之日。

    少與老。人之笑與怒。黑與白。愛與恨。藍色與黃色。雨與霧。

    雖是同一個人,一旦而變了心以後,與當初相愛之時,真箇令人感覺判若兩人!

    (七三)  常青樹聚生處

    常青樹聚生處,憩息著許多烏鴉。

    半夜裏忽醒,喧擾不已,又從這一枝頭飛到那一枝頭,睏思懵懂地啼叫;

    那情景,較諸白晝見了惹人嫌的模樣兒,別有一番趣味。

    (七四)  情人幽會

    情人幽會,以夏季為宜。

    夜晚本來就短暫,不知不覺竟已至天明,所以往往不得不就寢。

    到處敞開著,故亦得就便乘涼賞覽庭景。

    心裏仍有說不完的情話綿綿,彼此談這談那之間,鳥兒竟飛過眼前,

    又彷彿被人覷見祕密似的,頗饒情味。

    (七五)  而冬季寒夜裏

    而冬季寒夜裏,與情人共眠,同聽鐘聲,彷彿從甚麼深深的底層響起,也十分有意思。

    至若雞鳴,先是,將啄端埋在翅膀中啼鳴,故覺其遙遠;

    爾後,第二隻、第三隻,次第啼鳴開來,便識得近在庭中,此亦饒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