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 第26章 隋唐篇 (18)

第26章 隋唐篇 (18)

    这首诗由“意不适”引出登高消愁,最终落到惆怅无限,短短二十个字几经转折。文字虽质朴无华、明白如话,但语短情长,充满着对时光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婉曲抒情的典型风格。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1]问归期未有期,巴山[2]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3],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君:指作者的妻子。这首诗是作者在巴蜀时寄给妻子的,长安在巴蜀东北,所以说寄北。

    [2]巴山:指大巴山,这里泛指巴蜀。

    [3]何当:什么时候能够。剪烛:剪去烧残的烛芯,使之更加明亮。

    【赏析】

    因为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所以第一句中的“君”是指作者的妻子,作者说:“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但我也不能给出准确的日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可以想见作者在外漂泊的离愁和不能回家的苦楚。下一句,则写了眼前之景:“巴山夜雨涨秋池”。本来在外漂泊、思家不得归就已经有无限的愁苦了,又赶上夜雨绵密,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将秋池都涨满了,愁和雨交织在一处,弥漫于巴山的夜空。而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只是借眼前景自然显现了。

    下两句作者从眼前景生发开去,想象以后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想象力丰富,构思新奇,有点出乎意料,但如果换位思考的话,又觉得情真意切,是心中感情的自然流露。“何当”的想象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生发的;“共剪……”、“却话……”,乃是由现在的凄苦,引发的对相聚时温馨场景的憧憬。此时,独对“巴山夜雨”,满腹愁绪,他日与妻子团聚时,定要说说现在的情景。作者并没写眼前的寂寞,而是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欢聚,自然反衬出今夜的孤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相聚,剪烛夜话时的谈资,使重聚更加欢乐。

    这四句诗,通俗易懂,却曲折深婉,语义含蓄,余味无穷!

    隋宫

    李商隐

    紫泉[1]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2]作帝家。

    玉玺[3]不缘[4]归日角[5],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6]?

    【注释】

    [1]紫泉:水名,在长安附近,这里用来指长安。

    [2]芜城:指扬州。

    [3]玺:天子的印,用玉制成。

    [4]缘:因为、原因。

    [5]日角:指人的额头隆起,饱满如日的样子。古代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6]《后庭花》:指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后指亡国之音。

    【赏析】

    首联点题。第一句描写了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锁于烟霞之中,可见它高耸入云。为了与“烟霞”的颜色相互映衬,作者用“紫泉”代替长安,从而烘托出了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可是,这样巍峨的宫殿,并没让贪图享乐、为所欲为的皇帝满足,为了好玩儿他“欲取芜城作帝家”,结果这等壮丽的宫殿只落得空锁烟霞了。

    颔联本应承接上文,写怎样“取”芜城作帝家了,但诗人却荡开一笔,以假设猜想的语气说,如果不是李渊夺了帝位,杨广大概会乘着华丽的游船,游玩到天边去吧!这两句通过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调动了读者的想象,既让人有无限的感慨,又韵味无穷。

    颈联写隋宫现在的样子。当年的隋宫如今已经成为废墟,遍地腐草,也不再有萤火虫飞来。“垂杨”、“暮鸦”都是指隋堤上的景物,当年隋炀帝为了出游江都,开凿运河,筑成隋堤。如今这里早已繁华不再,只有杨柳还和以前一样,凄凉的暮色中不时传来老鸦的叫声。现在的荒凉暗示了往日的奢华,对比鲜明,意蕴深长,透出了诗人对隋炀帝奢靡昏庸的讽刺。

    尾联中诗人特意提到《后庭花》,是因为陈后主荒淫亡国是杨广自己也见证了的事实,可是他当政后却不知道吸取教训,纵情游乐,而且也迷恋亡国之音,最终还是步了陈后主的后尘,国破身死,成为天下人的笑柄。杨广在梦中曾让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舞一曲《后庭花》让他欣赏,如今他在地下遇见陈后主的话,还好意思再这样吗?问而不答,余味无穷。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1]一点通。

    隔座送钩[2]春酒暖,分曹[3]射覆[4]蜡灯红。

    嗟余听鼓[5]应官去[6],走马兰台[7]类转蓬。

    【注释】

    [1]灵犀:传说中犀牛彼此间用角来传达心意,这里比喻两心相印。

    [2]送钩:古代的一种游戏,把钩藏在手里让人猜。

    [3]分曹:分队。

    [4]射覆:也是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器皿把东西盖住,让人猜。射,猜。

    [5]听鼓:听到报晓的更鼓。

    [6]应官去:当去应付官事。

    [7]兰台:官职,唐高宗时把秘书省改为兰台。

    【赏析】

    在这首无题诗中,作者以自己为主人公,书写了对意中人的深切怀念。

    开头两句写由今宵情景引发的对昨夜的追忆。今宵的星光闪烁、和风拂面,好像和昨夜一样,但昨夜是在“画楼西畔桂堂东”见到意中人的。对于昨夜相会的情景,诗人没有具体叙述,但是通过星辰好风,画楼桂堂可以想象两人相会时的甜美温馨。

    颔联从追忆中回到了现实,抒写了自己复杂微妙的心里。虽然我没有像彩凤那样长着一对翅膀,可以飞越阻隔,与意中人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犀角一样可以相通。彩凤比翼双飞,是爱情美满的象征,彩凤没有“双飞翼”说明两人不能团聚,是对“比翼双飞”的翻新。“心有灵犀一点通”是说相爱的人自会有心灵的感应,构思非常巧妙。

    颈联写诗人想象着意中人正在参加画楼桂堂的热闹宴会。宴席之上,人们玩着游戏、喝着酒,笑语喧哗,场面非常热闹。想见而不得见,往往会放大那种渴望相会的感情。对于情意相投的人,那种感情就更加强烈。“春酒暖”、“烛灯红”是对宴会上热闹场景的传神描绘,反衬了诗人的凄凉寂寞,从而表达了强烈的向往之情和“身无双飞翼”的感慨。

    最后两句,由以上的向往之情自然引出了对现实的嗟叹。“听到五更鼓响,我啊,又该上朝了。”此时诗人已经不只是惆怅爱情阻隔,同时加入了自己身世漂泊的慨叹,从而使诗的内涵扩大,意蕴也更加丰富了。

    这虽然是首爱情诗,但最后两句对人生的怅惘与无奈,已经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1]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2]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3]此去无多路,青鸟[4]殷勤为探看。

    【注释】

    [1]丝:语义双关,因为和“思”同音,所以隐含相思的意思。

    [2]云鬓:鬓发就好像云一样。

    [3]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4]青鸟:神话中西王母派去探望汉武帝的信使,后借称爱情信使为青鸟。

    【赏析】

    这首诗凄美纯真,是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传诵最为广泛的一首。

    首联说相见已是不容易,短暂相聚后就要分开觉得更加困难;分手作别时,觉得东风都没有精神,看到的都是百花零落;两情相悦时,恨不能朝朝暮暮。诗人却由于种种原因要两地相隔,连见上一面都很难,好不容易相见,短暂的甜蜜幸福之后,又是无奈伤心的离别。

    颔联两句充满了悲剧情调,写春蚕不死就会一直吐丝,蜡烛燃尽才不再滴泪。诗人给这两个形象赋予了人的性格和意志,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至死方休的决心。这两句中这种仿佛绝望的悲哀痛苦,显露出诗人感情的坚韧执著,将缠绵悱恻的深情和生死不渝的执著推向了极致,从而赋予了诗句强大的力量,成为吟诵千载的不朽名句。

    颈联写诗人觉得爱人也会和自己一样饱受相思之苦。她因为相思,辗转难眠,早起对镜梳妆时发现自己秀发脱落、容颜憔悴,该是多么忧虑和哀愁。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沉吟思念,愁怀深重,无从排遣,觉得环境更加凄清,月光更加寒冷了。

    尾联这两句中“蓬山”是传说中的仙山,形容与对方相距遥远,相见不易;“青鸟”是诗人幻想出来的,因为相见无望,诗人只能请“青鸟”为自己去探望恋人,可见其情深意切。

    从头至尾这首诗都融注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著的感情。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1]裁诗[2]走马成[3],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4]凤清于老凤声。

    【注释】

    [1]十岁:指的是晚唐诗人韩偓十岁的时候。

    [2]裁诗:写诗。

    [3]走马成:很会就写成了。走马,形容快。

    [4]雏:幼小的。

    【赏析】

    这首诗题目很长,因为题目说明了作诗的原因。韩冬郎,是指晚唐诗人韩偓。李商隐和韩偓的父亲韩瞻是故交和连襟。当年,李商隐离开京城去梓州,友人设宴相送,当时韩偓才十岁,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使在座之人无不惊叹。后来,李商隐返回长安,追忆往事,重新看韩偓题赠的诗句,写了两首七绝酬答。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开头两句写酒宴将要结束时,“冷灰残烛”,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这种场景触动了酒宴上来送别的人们的离别之情。这种惨淡的气氛,让十岁的冬郎诗兴大发。“走马成”飞快地挥写成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是在回忆当年的情景,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酬答冬郎,重点是要突出冬郎题诗,所以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别宴的情况。

    (二)  (5)

    记述完当年的事,就要转入对冬郎的评价、赞叹了。诗人联想到,传说中的凤凰产在丹山,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于是便构成了一幅让人心驰神往的景象:遥远的丹山路上,覆盖着美丽的桐花,花丛中不时会传来凤凰的鸣叫,年幼的凤凰清脆圆润,年老的凤凰沧桑清亮,与年老的凤凰相比,年轻的凤凰叫得更为悦耳动听。将韩瞻、韩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而又形象,生动而又不落俗套。这番描写使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都跃然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