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 第九十五章 奖状,对联,鞭炮,老街(2章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第九十五章 奖状,对联,鞭炮,老街(2章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小丫头一个故事讲了一半,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迟余也很快入睡。

    一夜清梦。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大亮,迟余就醒了。

    小丫头像个小猫一样,缩在他胳膊边上睡着,听睡觉的声音,应该很香甜。

    迟余尽量动作轻地出了被窝,趁着微弱的天光,换上晨练的衣服,推开门出去,一股湿凉的空气,就钻进他鼻孔里,随是一股白气从嘴里哈出来。

    配上他的训练服,颇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迟余晃悠悠走到前院,然后就看到右侧原本是空地,种着蔬菜的地方,变成了水泥地,上面安了篮球架和羽毛球网,还有两个乒乓球台子。

    而左侧,还是空地,是菜田,种的是一些时令的蔬菜。

    里面有一个苍老的身影。

    是园长迟德信。

    迟余走过去看,见他正在用改锥撬小青菜。

    “醒了?夜里睡好了吗?彤彤吵到你了吧?”

    听到声音,迟德信抬头见是迟余,笑着问道,脸上的皱纹,一个个展开铺平了。

    “一觉到天亮。好久没有睡这么香了。”

    迟余直到菜田里,伸了个懒腰,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蹲下来,伸手要帮他拔几颗菠菜。

    迟德信也没有阻止,念叨着说:“今天三十,应该是个大晴天。上午你写对联,红纸绿纸我都写好了。毛笔和墨水在我屋,老地方。”

    “嗯,好。”

    迟余甩掉波菜上的泥,扔到篮子里。

    自从迟余会写字之后,每年的对联,都是他写的。

    从一开始那种娃娃体,慢慢地,竟也练了出来。读书那会儿,因为有时候会有现金奖励,就参加过一些青少年的书法比赛,倒也获得一些奖项。

    但终究是个业余爱好,也不可能有老师教,所以到后来,也就是个自已临帖,写出个寻常百姓——迟德信觉得好看的样子。

    “那边的菜地,啥时候修成球场了?”迟余随口问道。

    “收秋那会儿吧。有京城那边的大领导来咱这边视察,市教育局就给修了篮球场,还买了乒乓球台。”

    迟德信语气平淡地说道,然后就笑了:“这帮小家伙倒是喜欢的不得了,开始那几天,关了路灯还偷偷地拍球玩,睡觉还得抱着球。”

    “也挺好的,说不定,咱这还能出个篮球明星呢。”迟余能想象到,这些孩子能有多高兴。

    “哈,啥篮球明星,就那些晒的跟黑炭一样的?那就完蛋了,以后还昨娶媳妇?!”迟德信竟是一脸惊恐。

    迟余也愣了下,马上笑着解释道:“那人本来就是黑人,皮肤颜色跟咱们不一样,可不是晒的。而且他们打球很赚钱,打好了,一年都能赚几个亿。”

    “啥?几个亿?就拍拍球,就能赚几个亿?”迟德信完全不相信迟余的话,他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天天忙里忙外,心思里都是让这些孩子吃饱穿暖,哪有时间去关注什么篮球足球的,即便是奥运会,他知道的运动,就只有女排和乒乓球而已。

    知道的运动健将,大概就是铁榔头郎平、体操王子李宁和小个巨人邓亚萍吧。

    “大姚您听说过吧?他就是打篮球的,08年奥运会的时候,还是咱们国家的旗手。”迟余说道。

    “就是那个个子特别高的,跟个巨人一样的那个?”

    迟德信有点印象了,然后就摇头说:“咱这边,也就是你长的高点,那群小家伙,能撵上你我就高兴坏了。”

    迟余也就没有再说篮球的事。

    等挖了菜,迟德信就去做早饭。

    平时做饭的阿姨也回家过年了,这些孩子的饭,就得由他来做了。

    迟余要帮着做,被他赶了出来。

    天才刚刚亮,太阳从东边出来了,冷惨惨的一个光球,太阳光穿过很长距离的雾气,已经变得没有温度。

    迟余来到篮球场上,缓缓地打了一套拳,待身体热的时候,扭头就看到边上站着一排安安静静的孩子。

    一个个穿着花花绿绿,暖暖和和的,脸上红扑扑的。

    迟余便笑了,喊着他们的名字:“大毛二毛,大明二明三明,小娜、小倩、小玲……宁宁,还有彤彤!”

    “小鱼儿哥哥!”

    “小鱼儿哥哥!”

    这群大到十四岁,小到只有四岁的小朋友,马上就围了上来,欢欣雀跃,像清晨的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都刷牙洗脸了吗?彤彤,张嘴给哥哥看看,有没有刷牙啊?”

    迟余抱起穿的像个球球的彤彤,笑着问道。

    彤彤赶紧张嘴,还拍了拍嘴巴:“刷了!园长爷爷说,不刷牙虫虫就会吃掉彤彤的小牙牙!”

    其他孩子也是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哈着气,证明自已刷过牙了,那几个正在换牙的,张开嘴后又赶紧闭上。

    年龄最大的迟小倩一直背着手闭着嘴,就知道看着迟余笑,显然是已经到了知道害羞的年纪,没有小时候那么话多了。

    “小倩上八年级了对吧?有没有奖状给哥哥看啊?”

    迟余揉了揉迟小倩的小脑袋,笑着问道。

    “哥,给!”

    迟小倩马上从背后拿出一张奖状,郑重地递给迟余。

    “还真有啊。”

    迟余放下彤彤,然后接过奖状,一看笑容就更灿烂了,在其他孩子期待的目光中,大声读道:“迟小倩同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荣获班级第一名。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啪啪啪啪!

    念完之后,掌声就起来了,一个个小手拍的通红。

    其他人,好吧,一看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可以炫耀。

    倒是彤彤忽然跑回去,然后没一会儿又噔噔噔跑回来,手里捧着个小红花,努力举的高高的,说道:“哥哥,我有小红花!是园长爷爷发的!”

    好吧,园长爷爷是个很善良的爷爷。

    迟余抱起开心的彤彤,夸奖道:“彤彤真棒!”

    然后把奖状还给迟小倩,问她:“以后还要好好学习,要上大学,知道吗?哥哥可是还要等你的大学通知书呢!”

    “嗯!”迟小倩用力点头。

    “给园长爷爷看奖状了吗?”迟余又问。

    迟小倩就很不好意思地笑了。

    好吧,又有人要吃味了。

    “大明,你马上就要读七年级了吧?有不懂的,就跟你小倩姐问,知道了吗?”

    迟余看着背着手的迟大明,问道:“背后拿的什么东西啊?”

    “哥,他才第二名,不好意思拿出来给你看!”有人马上举手报告。

    迟大明的脸一下子红了,而且眼看着就要哭出来。

    迟余赶紧摸着他那估计是迟德信推的小寸头,笑着安慰道:“谁说第二名就不好了?我以前读书,最好才第三名,比你差远了!来,给我看看。”

    迟大明这才咧开嘴笑了,拿出藏在背后的奖状。

    果然是个第二名。

    随后,迟余又挨个问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错,上了小学的,似乎都在班级前十以上。

    最差的,也就是得了园长爷爷的小红花的彤彤。

    当然,这小红花也是最华丽的。

    太阳开始变暖后,迟德信的早饭就做好了。

    是咸菜粥配花卷。

    早饭后,迟余就开始写对联,写春福字,满满地写了一地。

    孩子们也凑热闹,每个人都写一幅了对联,要么就写两个春福字,反正迟德信买的纸也多,这孤儿院里门也多,热热闹闹的也好。

    就连彤彤,连字都不会,也抓住毛笔,画了个不太能看懂的福字。

    还顺便弄了一手墨汁,乌漆墨黑的。

    对联写完,迟余给彤彤洗手,迟小倩和迟大明则去帮迟德信包饺子,其他孩子,就在院子里疯跑着。

    对联干了以后,迟余就去和了面,煮成浆糊,开始贴对联。

    对联贴完,也马上到了中午。

    迟德信饺子也煮好了,迟余在院子里,滚了一条一万响的大地红,滚出来足足有五六米。

    “小倩给彤彤捂住耳朵,怕炮的都捂住耳朵啊!”

    点炮时,迟余大声提醒着,回头看都捂好了耳朵,彤彤刚是很倔强地自已给自已捂上耳朵,挣扎着不让姐姐帮忙。

    啪啪啪啪啪!

    点着之后,迟余赶紧跑到彤彤面前,给她捂上。

    啪啪啪啪啪!

    响了足足两三分钟,迟余感觉脚下的地都在震动。

    而同时地,远远近近的,也传来了鞭炮声。

    年三十的对联、鞭炮和饺子,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太阳在正当中,迟余和迟德信,搬出来几个食堂餐桌椅,和二十七个孩子一起,排排坐在院子里的,阳光晒在大家脸上,吃着饺子,心里也暖暖的。

    吃完饭,暂时没什么事了。

    “我带他们到老街转转去。”迟余说道。

    迟德信皱了皱眉,最终还是点头了,不过交待道:“别给他们买什么啊。看着小孩,老街上人多,早点回来。”

    迟余答应了,然后就带着一群出笼的鸟儿,浩浩荡荡地奔老街去。

    老街在市里边,孤儿院则在城市的边缘。

    想要过去,肯定是得坐公交车的。

    好在,门口就是一个公交车站,车站的名字,就叫做平安福利院,迟余记得,小的时候,好像叫做平安孤儿院。

    “你们这是去哪啊?”

    司机一看这么多人,问了一句后,就看到了迟余,笑着打招呼:“哎?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刚回来。要几张票?”

    “嗯,你看着给吧,十张就行。”

    迟余拿出一张十块的,投进票箱里,笑着问道:“孙叔,大年三十了,也没有放假吗?”

    “哪有假,就是调整了班次。”

    司机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迟余记得,他应该至少十年前,就跑这一趟线了。

    迟余往里看了眼,有坐的都坐着,迟小倩把彤彤抱在腿上,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对将要去的地方,满是期待。

    “这是带他们去哪?公园吗?”孙师傅问道。

    这条线,以前最远到公园,现在公园只是中间了。

    城市在急剧地向外扩张,所以原本是城市边缘的公园,就成了城市的新中心。

    但即便如此,从孤儿院到公园,也需要二十几站地,一个小时的时间,几乎是穿越了大半个城市。

    “去老街,这不是过年了吗?一年没回来,带他们去看看热闹。”

    “老街人可不少,你到时候可得看好人。”

    “嗯。”

    “身上带钱了吗?小孩子再听话,见到好吃的,也会哭闹的。没事的话,我这先给你拿点。”

    孙师傅说道,就往口袋里摸。

    这也就是小城市的老司机,敢这种操作。

    迟余连续摆手:“不用不用!孙叔,我这带着钱呢。今年在外边,也赚了点钱。老板放年假的时候,还发了个大红包。”

    “真的?”

    “真的!”

    “那就好!好好跟人老板干,马上这些孩子都该上学了,又是不小的开支。”

    孙师傅叮嘱着,又提醒道:“别逛太久了,最后一班车四点半!”

    二人一路说着,中间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半个小时后。

    “老街南口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从后门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