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38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138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又实行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秦国迅速走出西北的苦寒之地,通过其联通中原的重要门户函谷关,不断地向东方六国发起先后有序的进攻。虽然一系列偶然,让政策不得不做出暂时的调整,比如说楚国都城的败亡,又比如说秦国和韩国的联合,最终拉拢魏国。但是这些调整都是暂时的,秦国的目光始终盯着东方两个最为强大的国家。一个是齐国,秦国选择了和它联合;另一个是赵国,秦国选择了和它决战。

    如果将战国末期的东方六国划分为近秦和远秦的话,此时,秦国选择了和远秦三国达成暂时的和平,而选择将利剑高悬在近秦三国的头颅之上。此时的东方,无论在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还是在外交制度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秦国匹敌。因而近秦的三个国家要么选择卑躬屈膝地向秦国投降,要么选择和秦国交战。无疑,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不希望自己生活在别人的卧榻之侧,在开始之时,各国都选择了斗争。

    上党一战,赵军以失败告终。

    关于这个战争结果,可以有三种解释,要么是秦军和上党守军的战斗力太过悬殊;要么是上党郡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防守;要么是秦将王龁采用了一些可以快速瓦解敌人的策略——比如攻心。但是,一系列现象表明,冯亭之才智非常高,否则不会将成功地说服赵国使之接受上党。如此,秦军攻心难以成功。此外,当时韩国的弓弩十分厉害,后来冯亭直接把20万上党守军带到了赵军的驻扎之地,可见秦军虽然战力强劲,却并没有带给冯亭部很大的打击。赵国之所以失去上党,很可能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并不适合防守。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推测。因为史书对于这一战的介绍并不是很多,其间言道:“(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

    冯亭败军如潮水一般地退到廉颇大军驻地,难民们也源源不断地会聚到长平。从当时以及后世对于长平之地的记载看来,长平固然重要,但却很难让当时的两个大国生死相搏。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最后发生?秦国一方很好解释,秦军坚持着白起的策略——对溃逃的敌人穷追猛打,从不相信“穷寇莫追”的兵法策略;而赵军则是出于对自己军力战力的自信和对于丢失上党的不甘。

    关于这一战,历史上的记述很多,但是秦国在后来的焚书坑儒中,让许多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述消失在历史的风尘当中。但是,关于这一战,即使只有只言片语,也必将被人们所铭记。

    当时,秦国和赵国的军队围绕长平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试探性进攻,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公元前264年四月开始,王龁大军就开始进攻赵军,一直到了七月,双方大的战役总共发生了3次。四月,赵军和秦军交战,裨将赵嘉在混战中被斩杀;两个月之后,赵军失去两个堡垒,四个尉官再次被斩杀,赵军陷入更大的被动;七月,依照廉颇的策略,赵军构筑了坚固的堡垒,与敌人周旋。但是在秦军猛烈的进攻下,赵军西边的壁垒被攻破,两个尉官又被杀。三次交锋均是以赵国的失败告终,秦军虽然没有给赵军造成实质性打击,但是可以看出,赵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此硬碰下去,赵军最终必定难以抵挡。

    廉颇身经百战,对这一切自然清楚明了。廉颇擅长防守而不是进攻,所以此时他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以防守应对敌人的进攻。很明显,此时的秦军远离本土千里之外,自然难以持久作战,只要时间一长,秦军必然会被后勤不足所累,最终不战自溃。赵军就是依照这种战略使得秦军不得其门而入。赵军守,秦军攻,这种状态一连持续了3年之久。

    但是赵国军队惊奇地发现,在如此不平衡的消耗之下,秦国竟然和赵国旗鼓相当甚至还有略胜一筹。要知道,秦国可是千里跋涉,而赵国则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这之间的差距,明眼人一下就能瞧出端倪来。渐渐地,赵国发现自己首先难以支撑下去,遂决定在政治外交上下工夫,迫使秦国退兵。

    其实,在裨将赵嘉被杀之时,赵孝成王就已经是坐立不安了。当时,裨将可以说是除了主帅之外最大的军职。在秦军中,白起为主将之时,王龁便是裨将。赵国刚刚和秦军交战,便丧失了一等大将,战局很不明朗。赵孝成王自然十分着急,于是他决定御驾亲征,但是其手下的大臣楼昌、虞卿不答应。

    关于楼昌和虞卿,历史对于前者的记述很少,只知道楼昌是赵国孝成王身边的近臣。但是虞卿可是个名士。赵孝成王初见虞卿之时,虞卿只是个没有名气的四方游说之人,但赵王见他很有口才,赐予了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双。赵王第二次见到虞卿时,他已经凭借伶俐的口舌在列国中小有名气,赵王便封其为上卿,故名虞卿。他对于决定赵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都提出了有思想的策略,足见其才能。后来,魏相魏齐逃到赵国,他也参与了拯救计划。后来由于被逼无奈,他只能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梁,遂发愤著书。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十五篇,今天已经散佚了,其中《虞氏春秋》有清马国翰辑本。

    而楼昌不过是个趋炎附势的谄媚之徒,他见秦军如此强大,便立马向赵王建议,既然僵持不下,不如遣使讲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也可以避免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损伤,其他国家也就不能妄图坐收渔翁之利了。而且,眼下秦国和赵国的实力对比很明显,最终战败的一定是赵国,与其一直被动下去,最终败亡,还不如现在就牺牲一点土地,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即使赵孝成王再怎么昏聩,他也知道秦国此次前来就是抱着灭亡赵国有生力量的决心。虞卿在听完楼昌所言之后,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建议:派遣使者前去楚国和魏国,以价值连城的宝贝前去贿赂他们。这样一来就会让秦国觉得,三个国家又一轮的合纵开始了。秦国制定的连横、远交近攻等策略,都是因为惧怕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战争的天平本来已经处于一个平衡,这时候任何一个小小的事件,都可能让这杆天平倾斜。

    这时,虞卿的政策正是解决赵国危机的最好方案,然而昏庸的赵王却听不进任何中肯的语言。虞卿的意见被否,长平之战的结局也就确定了。

    赵孝成王之所以没有接纳虞卿的建议,是因他认为自己有更加合理的方案。他不是去贿赂和联系楚国、魏国,而是派遣使者进入秦国,和楼昌所言相似,他要从秦国的最高决策层出发,向他们表达赵国人民希望和平,希望和秦国止戈息武的愿望。

    秦军虎狼之师从西北千里跋涉,几乎是以倾国之力运输无数钱粮兵器,就是为了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将赵国的主力彻底打垮甚至消灭,如今三年时间已经过去,秦国还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呢?

    秦国虽然选择坐下来与赵孝成王谈判,但决然不会是赵孝成王想象的那样,与赵国握手言和。依照睿智的范雎和雄才伟略的秦昭襄王的设想,与赵国和谈简直是痴人说梦。因此,秦国的决策层必然酝酿着一个更大的阴谋。

    虞卿看出了事情的端倪,他的心瞬时间便冷了下来,面色煞白,他知道赵国没有希望了。赵孝成王却还在虞卿面前沾沾自喜地说,虞卿的计谋简直是画蛇添足。

    当赵国的使者还在咸阳城百里之外时,秦国便派遣车架来迎接,整个场面庄严而隆重。赵国使者入秦的消息被四面八方的探子迅速传播,东方六国已经传遍这个消息了,大家口耳相传:秦国和赵国已经和解,两国准备结盟。秦国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个效果,山东诸国一旦得知这个消息,再经过赵孝成王的确定,就会把赵国孤立起来。

    为了把列国作壁上观的假设变成事实,秦国不惜许以魏国重利,承诺将垣雍之地划给魏国,前提是魏国不插手秦国和赵国的战事;楚国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所以秦国直接把楚国忽略了过去;依据齐国和燕国的实力,如果能够给予赵国经济上的支持,则秦赵之间战争的结局便很难预料了,但是它们本身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大,所以秦国直接用武力去威慑它们。只要他们不妄自行动,秦国就会保证他们暂时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