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 第15章 衣食起居(3)

第15章 衣食起居(3)

    其实,在秦汉时期,人们对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防病、保健就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之外,还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开始有了“牙签”的记载。陆云致其兄陆机的信中有“一日行曹公器物,刷牙签,今以一枚寄兄”。

    隋唐五代时期,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用来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专职的理发师?

    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因为古人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所以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才出现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经·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宋朝理发业也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在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只好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当时的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铁夹沿街叫卖,给人理发。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我国创建的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如今的理发店更是遍布大街小巷,为人们提供着方便周到的服务。

    “刘海”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

    人们常把额前垂留的头发叫做“刘海”,各式各样的刘海是千变万化的发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额前的头发之所以被称为“刘海”,据说与神仙刘海有关。相传古时有位仙童叫刘海,在民间传说中,他的额前总是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显得童稚、可爱。后代画师所画的仙童肖像常以刘海为样。此后,小孩或妇女额前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古时的刘海一般只有孩童和妇女才留,男子通常是没有刘海的。

    刘海戏金蟾

    当然,关于“刘海”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刘海原本是“留孩”,即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发。古代女孩十五岁时便盘发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则于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到二十岁时举行表示成年的冠礼。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髫”、“髫年”代指儿童或童年。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不太雅观,故书面文字就常把它写作“刘海”。

    古代女子用什么来画眉呢?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

    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妇女使用的画眉材料,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女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戴耳坠?

    关于为什么戴耳坠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位姑娘害了眼病,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遇到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名医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各刺一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打造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竟然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一时传开,许多人家的姑娘和妇女们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

    从周口店出土的中国猿人化石发现,早在五十五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佩戴用兽牙或者贝壳制成的耳饰。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把耳饰叫做“珥”(用珠子或玉做的耳环)、“”

    (古时候戴在耳垂上的玉)、“”(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用石、玉、水晶、玛瑙制成的耳饰。可见人类戴耳坠的习俗已有很悠久的传统了。

    古代为什么很流行穿“石榴裙”?

    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

    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为“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时是一种流行服饰,尤其中青年妇女,特别喜欢穿,穿着它的女子也显得格外俏丽动人。

    如唐传奇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唐诗中亦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韦庄也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等。

    石榴裙一直流传至明清,仍然受到妇女欢迎。

    手镯在古代仅仅是为了装饰吗?

    手镯是古代女性最重要的腕饰,在古代有很多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

    宋代的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在古代先民的生活里,手镯不仅仅具有单纯的装饰功用,往往还带有神秘色彩。也正是因为手镯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让人敬畏的深意,文人把这种敬意带入了文学创作。

    梁代的陶弘景在《真诰》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玉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筠偶入仙境得遇一个紫衣仙女,两人遂相爱。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筠留念。多年后,这腕钏保护了她与吴筠的子孙免受灾难。

    “洗净铅华”中的“铅华”是什么?

    铅华,曾经是古代中国妇女长期使用的化妆增白用品。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还有一种妆粉就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铅粉的制作过程很复杂,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

    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

    如今,随着人们对重金属铅的危害的认识,化妆行业已明令禁止使用铅华作为增白剂。

    古时假发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我国很早就有了佩带假发的习惯,假发起初为上层社会女性的饰物,加于原有的头发上,令其更浓密,并能做出较为复杂的发髻。春秋时假发盛行,到了汉朝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三国时期妇女也常用假髻;北齐以后,假髻的形式向奇异化的方向发展,直到元朝时汉族妇女开始使用一种叫鬏髻的假髻。清朝出现的鬏髻样式依然很多,但中华民国成立后,发型转趋简便,少用假发、假髻。

    日本传统发型也经常加上假发梳式。假发在日本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日本的原始歌舞中,人们就已经用草与花卉的梗和蔓作头上的装饰。朝鲜半岛在高丽王朝开始盛行戴假髻,忠烈王下令高丽全国穿蒙古服、留蒙古发髻(编发)。后来朝鲜太祖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李氏朝鲜),采“男降女不降”政策,男性恢复汉制,女性则“蒙汉并行”,后来发展成“加”样式。至纯祖时有妇女因加过重折断颈项至死,宫中才撤销已婚王族妇女及女官必须佩戴加的规定。

    “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什么?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中国名茶更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西湖龙井是我国第一名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素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碧螺春为著名绿茶品种,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外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黄山毛峰是著名绿茶品种,产于安徽黄山。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庐山云雾茶是绿茶类名茶,产于江西庐山。古称“闻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味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六安瓜片是著名绿茶,也是名茶中唯一以单片嫩叶炒制而成的产品。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

    君山银针属于轻发酵茶,是我国黄茶中的珍品,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不但味道极佳,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武夷岩茶是著名乌龙茶品种,产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

    铁观音同为著名乌龙茶,产于福建安溪。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为什么宋代的茶具大多是黑色的?

    宋代人斗茶,首先要斗色。蔡襄《茶录》就曾说过建安(今福建)人斗茶先斗色的情况。

    建安人对当地所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评价很高,因而茶色贵白。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清明,故建安人斗茶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是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水痕的为负,这种白茶因含有黄色染精和胶质,时间久了茶汤便会在盏内壁上染成一圈水痕。

    宋代斗茶都采用白茶,当然以黑盏最为适宜观色。正因为有这种特殊的需要,黑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此兴起了不少专烧黑盏的瓷窑,尤以建安地区最为突出。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黑釉茶具从釉色上说未必很美,但制瓷工匠在黑釉釉面上烧出了丰富多彩的装饰,有的呈现出兔毫或圆点等不同形式的结晶,有的釉面色泽变化万千,有的又剔刻出线条流畅的各种纹饰。这些图饰各自风行于不同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紫砂壶什么时候受到士大夫的青睐?

    明朝时,一种刚刚问世的紫砂陶茶具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饮茶用紫砂壶逐渐蔚为风尚。明人饮茶,已由前人煮茶而改为沸水泡茶,与现在饮茶方式一样。这样,紫砂茶壶的优点就更加显露出来,前人总结紫砂壶有七大优点: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泌”;其二,壶经久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虑,又可文火炖烧;其五,紫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光泽美观;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

    由于具有以上这些优点,再加上嘉靖年间的供春和万历年间的大彬两位著名艺人的制壶绝技,使紫砂茶壶造型庄重典雅,形状千姿百态,色泽也很古朴光洁。

    此外,紫砂茶壶还常雕以书画、诗词联句,集名家佳作镌刻壶上,得以“壶随字贵,字随壶传”,使紫砂茶壶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欣赏品。这样,紫砂壶问世不久便名噪天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夜市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夜市在我国大约始于殷、周之际。至汉代,市场名目繁多,有直市、狱市、军市、宫市、关市等;按经营时间来划分,则有早市、大市、夕市、夜市四种。

    隋唐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夜市。这时,夜市的发展已向南方推进,全国的大中城镇都有一定规模的夜市活动。诗人杜牧在《泊秦淮》诗中就描写了金陵秦淮河边纸醉金迷的夜市景象。

    到了南宋,夜市更是盛况空前,临安城(今浙江杭州)尤甚。据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十分热闹,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临安的夜市在江南颇有盛名,夜市接早市,通宵达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明朝时,诗人翟宋吉还有一首诗描写杭州夜市的盛况:“销金小伞揭高标,江籍青梅满担挑。依旧承平风景在,街头吹彻卖场箫。”诗中情景交融,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繁华的夜市景象。

    时至今日,夜市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依然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