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 第33章 建筑工艺(1)

第33章 建筑工艺(1)

    我国传统建筑深远飞扬的屋顶历来被视为最显著的建筑特征之一,用林徽因的话说,“(屋顶)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

    由此可见,传统建筑的大屋顶与今日为了民族特色而设计的“大屋顶”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建筑的屋顶虽然从功能出发,但是却根据建筑的不同身份,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特色,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屋顶形式。

    在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也是一般官式建筑采用的屋顶形式有以下几种:重檐、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各种攒尖。重檐又可分为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攒尖顶又有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形攒尖。此外,有的屋顶还可依据平面相互组合,形成更为丰富多彩的样式。

    这些形式多样的屋顶被创造出来首先是为了表示等级,重檐庑殿、歇山都是皇家的专用,一般民宅只能建造硬山建筑。

    当然这些屋顶形式远非全部,不太常见的形式还有顶、抱厦等等。就民居而言,其屋顶形式也很丰富,比如,平顶、单坡顶、穹窿顶等。

    下面具体说说几种常见屋顶的形式和名称。重檐,即两层屋顶,下层屋顶为四坡,上层屋顶则可为庑殿、歇山等,重檐庑殿为清代建筑中最高形制,仅在太和殿、太庙正殿出现。那么何为庑殿顶?

    庑殿顶即四面坡屋顶,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四阿顶,庑殿顶有五条脊,由正身、山面和转交部分组成,清代主要采用“顺梁法”和“趴梁法”两种构造。歇山屋顶,在宋代也叫“九脊殿”或“厦两头造”,意思是指歇山屋顶有九条脊。从外部形象看,歇山屋顶是庑殿顶与悬山顶的结合,以下金檩为界,上部屋顶为悬山构造,下部分为庑殿。悬山屋顶的宋代名称叫“不厦两头造”,前后两坡屋顶,而且两山屋面悬出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其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于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为“出梢”,这也是悬山建筑区别于硬山建筑的主要特征。

    你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吗?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顶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我国古代“街坊四邻”的坊和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我们常常提到“街坊四邻”,这个词代指住在一条街巷的邻居。对于“街”这种城市元素,我们并不陌生。宽阔笔直的大道,如“长安街”;尺度亲切宜人的历史街道,有的蜿蜒曲折,如北京后海的“烟袋斜街”,有的热闹非凡,如正阳门前的“大栅栏”。而这个词里的“坊”又是什么呢?“坊”与“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街道出现的时间大约已经久远得不可考证,在周代的《考工记》王城的规划中,就已建议王城的主要道路建成“井”字形,且将道路分主次,相互间垂直连通。而“坊”的由来则出自古代的里坊制度。里坊是古代居住区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五户为邻;五邻为闾;二十闾为坊;十坊为区,同时里坊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东周时期,里也称为“闾里”,这在《考工记》中也有所提及,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唐代。唐长安城内皇城、宫城东西侧各划分成3行,每行南北划分为13坊,一共78坊;而东西各以二坊之地设为东市、西市,实为110坊。坊四周设墙,形如小城堡,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9部分,各市临街设店。到了晚上,坊、市关闭坊门,禁止随便出入,街上由军队巡逻,盘查行人,所以长安城其实是一座夜间宵禁的军事管理城市。

    到了晚唐时期,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这种里坊制度日益受到破坏,江浙一带的商业城市率先突破了束缚,慢慢地坊市结合,有时不设坊墙,夜市也逐渐兴盛起来。

    宋代的城市虽然是在唐代里坊城市的格局上进行改造,但此时商业繁荣已使城市中封闭的坊市解体,转变为开放的街巷制城市。在开放的街巷城市中,居民可以从所居的小巷中直通主要街道,而街道两侧也可以开设店铺,夜禁也被取消,这在各个方面都活跃了城市的商业活动,也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由此才出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宋代汴梁繁荣的市井生活。

    十三陵在选址和建筑格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代除第一任皇帝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紫金山孝陵之外,其余各帝都葬于北京昌平,后世称为十三陵。在此以前,北宋帝陵虽然也集中兴建,但布局非常分散。

    十三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南北向山谷为陵区,南端建陵门,谷内各山口建侧门、陵墙,由此又形成各自封闭的陵域。

    十三陵自山谷入口处起建有一条长达七公里的主陵道,南端建有石牌坊,坊北即陵区正门大红门,门内有碑亭,亭北进入夹道树立石象生的神道,其后建有石牌坊、五孔桥、七孔桥。神道北端直抵位于主峰天寿山之下的主陵--成祖长陵。其余各陵也各倚一峰,分列左右。自棂星门以北,有多支路通向其他各陵,主陵与其他各陵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陵区,在历代帝陵中独具特色。

    以保存形制最为完整的长陵为例,陵园呈纵长矩形,分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为陵门小红门与恩门之间,东侧建有碑亭。

    第二进为恩门与内红门之间,居中的为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的享殿恩殿,左右各有配殿15间。这个院落规模宏大,是主要的祭祀场所,相当于陵寝的前朝区域。

    第三进院落为内红门至宝城的方城明楼,是陵寝的寝区。方城明楼为上建重檐碑亭的方形城墩,下部有门洞通至宝城前小院,是宝城前的标志性建筑。宝城的直径约300米,四周用城砖砌成圆城,城顶加垛口,其内夯土为陵山,墓室就在其下方。

    由于长陵为迁都后第一代帝陵,所以形制规模都大于后世诸陵。不过各陵在布局形制上都与长陵相似:即由次陵道进入,经碑亭,过三座桥,直行至恩门,进入有陵墙围绕的陵园主体。陵园内主体建筑为恩殿,其后经三座琉璃门,再行至方城明楼,其后为陵墓所在的宝城。由此,也反映出明代陵墓规划之严谨、成熟。

    “明堂辟雍”代表了中国怎样的传统建筑理念?

    “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也是最为重要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清代学者阮元在《明堂论》中说:明堂,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天子在这里祭祀上帝和祖先,在这里举行养老尊贤的典礼,在这里举行宴飨、射箭比赛、献俘等仪式,在这里颁布教化、发布政令,在这里朝见四方诸侯。

    辟雍的本义,辟者璧,璧者玉,雍者圆,圆者中,中者和。《扬子法言》云:“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圆形意味辟。它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伦道德之最高境界。

    “辟雍”的功能又是什么?“辟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礼记·王制》云:“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五经通义》:“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土。

    天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由此普遍认为,明堂与辟雍实为一事而异名。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作为太学之预备学校外,多为祭祀用。

    历史上最著名的“辟雍”是位于今西安市南门外大道东侧的西汉辟雍,建于汉平帝元始四年。其遗址地基为一高出地面0.3米、直径62米的圆形夯土台,其上推测为方形台榭建筑,面积3844平方米。建筑的中心是一方17米的夯土台,残高1.5米,其上应为原来建筑的“太室”。在夯土台的四角各筑有两个小方形夯土台,在中心台四壁的外侧、各小夯土台之间,均建有横长型厅堂,称东、西、南、北四堂,每面宽33米。各面堂前间有地面铺方砖的突出“抱厦”,每面总宽42米。其四周围墙方235米,中间设门,四角设有曲尺形配房。其外又有正圆形水渠环绕。

    古代明堂辟雍作为体正中和的人伦象征,其建筑的一切形式手法都为了体现几何中心至关重要的地位,从而强调“中”、“和”的建筑理念。如形式上采用“正方”、“圆形”等中心对称图案,入口、墙体的布局采用中心对称形式,中心建筑的布局和屋顶形式也以中心对称,空间布局上以中心为最高点向四周扩散。此外,礼制建筑受“至敬无文”的思想影响,在用材上追求高贵,但装饰力求简洁有度。

    你了解我国古代的牌楼吗?

    牌楼是古都风貌的一个特征,是北京古城街道的独特景观。北京的牌楼多为街道、重要建筑的装饰物。北京的牌楼起自元代,明、清都有发展。元大都的街道都是按坊建制,明清沿用。坊为居住的基本单位,基本是一个方块区域,为便于管理,一坊建一牌坊,坊是街道的标志。

    牌楼,因其高耸飞檐起脊若楼台,故称牌楼,又名牌坊。古代叫绅楔、坊楔。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上刻题字。牌楼按建材分有木、琉璃砖、石等结构;按建筑造型分有冲天式(柱出头)、柱不出头式。冲天式牌楼的间柱高出明楼的楼顶,此类牌楼多建于街道;不出头式牌楼的柱子不高出明楼的牌面,此类牌楼多建于建筑前。按结构类型分有一间二柱一楼、一间二柱二楼、三间四柱三楼、三间四柱七楼、三间四柱九楼、五间六柱五楼、五间六柱十一楼等(间,指柱与柱之间的通道;楼,是指飞檐起脊的顶部)。按建筑地点分有街巷道路牌楼、庙宇衙署牌楼、陵墓祠堂牌楼、桥梁津渡牌楼、风景园林牌楼等。牌楼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它下面只有几根柱子,柱子上面却有楼式建筑。

    我国传统的祭祀建筑有哪些种类呢?

    古建筑中的祭祀建筑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祭祀祖先的宗庙性质的建筑,以及祭祀自然神,包括天、地、日、月、山川等的建筑。

    这些祭祀建筑都是皇帝向天下显示其对祖先的尊重,显示其皇权合理性的场所,所以在古代,祭祀建筑是仅次于宫殿的建筑,历朝历代都在其上花费了大量精力和物力。

    祭祀建筑受到古代“至敬无文”观念的影响,一般追求简洁、端庄、肃穆,此外,还追求丰富象征性,其格局一般意义性多于功能需求。

    以位于北京的祭祀建筑为例,祭祀祖先的建筑群有太庙、历代帝王庙等;而祭祀自然神的建筑群有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

    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位于紫禁城东南侧。它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体为正殿、寝殿。而后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一度改变庙制,在正殿左右侧为各代皇帝建设庙宇,共九庙,而嘉靖二十年(1541年)新庙宇不幸被雷火焚毁。其后又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新建造,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庙。

    今天的太庙内外有两重墙,外墙开南北门,南门内有金水河,东西侧对称建有神库、神厨。桥北正对戟门,戟门内中轴线上建有前、中、后三殿。前殿为祭殿,清代时内部陈设宝座,宝座数与中、后殿所供奉的牌位数一致,在举行祭等大型祭祀时,即将中、后殿神龛内的帝后牌位移至前殿,安置于宝座之上,至清亡,前殿有宝座35座,另有大小供桌、铜灯、铜祭器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