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色眼识人 > 第三章 红色优势(2)

第三章 红色优势(2)



        Txt小_说天/堂


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  写出这首诗的,非红色性格莫属,大抵是用来嘲讽蓝色那种'经常忧虑'的  人生态度。一反一正,把蓝色的终生忧虑与红色放情享受的人生的态度鲜明地对立起来。



健康的红色能在每件事情中看到美好的一面,即使是他们



不理解或未曾思考过的事物都能使他们快乐。生命的黑暗和死  亡的阴影,都无法令他们忧虑。奇妙的是,当他们对生命抱以  开放和接受的态度而不苛求什么时,生命所带给他们的意义却  更加丰富。



激情澎湃  梦想万岁



一种由内而外的感性动物



红色具备'生命的激情'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为人感性。其二,情感上的高度丰富。



感性



当年我寝室里的红色同学小文,和外校的一个女生谈了恋爱。每天回到寝室里就激动得背诵勃朗宁的  诗歌,然后第二天迅速到女友那里去贩卖。每次女生写给他的信件总是无比急迫地在寝室里给几个哥儿们  传阅,让我们一同分享他内心的喜悦和分析对方的心理。其实,谁都明白,顺便他也可炫耀一下自己的辉  煌战果。小文当时是我们学校乐队的小号手,刚谈恋爱时经常一阵激动,每每亢奋,便与女友通话,通话  间隙突然让那边电话别挂,然后穿着一个大裤衩,就在寝室的电话这头吹奏起《今夜无人入睡》的片段。



李敖有演讲曾提及自己当初追求女生的一个名段:'送你  18  朵玫瑰,仔细数数只有  17  朵,还有一朵  就是你。'类似这样的把戏,当年在我这个红色同学那儿,早已目睹过无数次的演绎。比如说:他号称在这  个礼物里装的是这辈子最爱的女人,结果打开一看,是个化妆镜。按照小文的说法,他的偶像就是英国的  温莎公爵。此公早就看到'江山没有美人可爱',所以'人间情圣'的称号赋予红色是完全有道理的。不要  江山要美人,在内心深处往往以'情感'代替'目标'来支配行动,这也是我更愿意给红色定义'感性'  的原因。



情感丰富



文学与恋爱,在郁达夫是互为表里的。恋爱的激情本来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观其一生,无时不  在飞扬着由恋爱所激发的才情,然后表现到文学创作之中。同样,他的恋爱经历也如同他的文学名篇一样,  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郁达夫的成名小说《沉沦》中的原型正是自己。当他十三岁还在小学时,性意识就开始萌动,与相邻  的'赵家少女'有过初恋之情,大约在同一时期,他还与倩儿等两位姑娘有过类似的恋情。后来在日本留  学期间,又曾与后藤隆子、田梅野、玉儿等产生过恋情。后藤隆子是郁达夫宿处附近的'小家女'。郁达夫  每次从学校到市上去,都要从她家旁边经过,遂产生情愫,并为她写下了四首诗。田梅野是名古屋旅馆的  侍者,郁达夫与她交往数月,同样也为她写有诗词。玉儿也是侍女,郁达夫为她所写的情诗'玉儿看病胭  脂淡,瘦损东风一夜花,钟定月沉人不语,两行清泪落琵琶'至今为人称道。郁达夫风流倜傥,浪漫多情。



1921  年他赴安徽政法学校执教时,又结识了一位妓女海棠姑娘,他每日任教结束,必到位于城外的海棠姑  娘处。而由于有早课,他又必须凌晨时分早早赶到城门洞里,耐心地等城门打开。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在看本书时,不以道德层面来衡量性格的优缺善恶,你才能坚决避免给红色的情  感丰富扣上一顶'道德败坏'或者'滥情'的帽子。事实上,从《星星、月亮、太阳》遍布的胡适到张爱  玲的男友《今生今世》的胡蓝成,从'半为苍生半美人'的国学大师文怀沙到被冰心誉为'最像一朵花的  男人'梁实秋,从浪漫诗人郭沫若到天才诗人徐志摩,无论以上乃情种、情痴、情圣,均以'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为创作要旨。



林徽因为何没有选择徐志摩?



林徽因(黄+蓝)在婚姻中最终选择了梁思成(蓝色)的建筑,而没有选择徐志摩(红色)的诗。她  在选择时也许不一定认清了情感的真正价值,也不一定了解什么红蓝黄绿。但我相信,那时她定是感受到  蓝色的梁思成,相比较红色的徐志摩更值得被信托。而付出的相应代价就是,她在梁思成那里永远也没法  体验到一种轻盈的飘逸的美得醉人的快乐。



林徽因没有嫁给徐志摩她自己曾经有句话说过,大意是:对于徐的浪漫主义她是欣赏的,可是却不现  实。林是个现实主义者,而梁是个性情木讷而又实在的人。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林有很多思想,用笔表达  不行,而一旦梁在身边,梁总能以其深厚的建筑画功底将林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思想上,林和  徐是很接近的,可在事业上,林和梁是完美的一对。按照林徽因的评价,她说志摩有'孩子似的痴与纯净  的天真',说'他愉快起来,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到天;忧伤起来,悲戚是深得没有底'。我相信林徽因如果  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大约也不可能再选择徐志摩——美丽的诗毕竟不能成为她所痴迷的安定生活,徐志  摩的浪漫在于他的天真、纯朴、真诚,也注定他的飘忽不定。



除了在事业上林徽因与梁思成的互补外,有一点可以确定,林徽因没选择徐志摩的性格因素是----  虽然  她是如此喜爱红色性格的浪漫,但又必须担忧他红色性格的轻狂。当她觉得无法把握和掌控的时候,她宁  可选择离去。



无论从郁达夫还是徐志摩的身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红色在情感上的丰富性,'浪漫多情'大多都是指  红色。正因此,胡适发出了'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的感慨。这与郁达夫的'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简直是一个胚子里刻出的。我们再来看小说中的人物,从《天龙八部》的段誉到段誉的  老子段正淳,再到古龙小说中的陆小凤、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李寻欢,甚至连《红楼梦》里的贾



宝玉,这种以红色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注定了小说的基本旋律无一例外,都有着情感上数不完的纠葛。



梦想的四种主义



用'梦想家'这三个字来形容红色,是再贴切不过的。黄色对目标的无限追求,注定是四种性格中梦  想最大的,但是以多样性而言,他们与红色仍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数。



黄色因为他们的现实主义,在订立梦想中,更加注重的是'成功',他们通过社会价值的认可来为自己  划上满意的逗号,因为黄色不会也不愿给自己划句号,他们有创造更大更多的欲望。



而对红色而言,因为他们的浪漫主义,他们更加看重的是人生的'体验'。红色内心对于体验的强烈尝  试心态,对于一切能够触动他心灵的新事物,有着相当的好感甚至狂热。



黄色的现实主义,在梦想中更加注重的是成功;



蓝色的古典主义,小心合理地判定自己的梦想;  绿色的稳妥主义,更加宁愿不冒风险安于现状;



红色的浪漫主义,更加看重的是人生的体验。



红色热衷于体验,他们的浪漫主义色彩,注定了红色的人生是所有色彩中最有变化性的。红色比其他



性格更容易尝试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因为对生命的好奇,他们可以把一辈子当几辈子过。在香港四大才  子中,除了金庸以外,倪匡、蔡澜、黄霑三人又被称作香江三大名嘴,这三位无一例外均是红色性格。



风流才子蔡澜,天生好玩,凭着一股好玩好动的



热情和冲动,很多事业就是这样干出来了,如投资打  造了一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主持电台电视节目、  写作、开餐厅、搞美食团……多不胜数。他写美食、  嗜酒、爱篆刻、跟名师习书法绘画。称自己不做电影  还可以去磨豆腐、酿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