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烟雨红颜 > 第42章 刘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第42章 刘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谢夫人的出身和谢家自然是门当户对,她是当时著名的大名士刘惔的妹妹,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名门世家,品貌肯定也是可以的,所谓郎才女貌放之古代名流基本皆准。作为那个时代的悠闲阶级,刘氏显然过着丰衣足食众星捧月的生活,这也让刘氏多少有点骄傲的资本。

  历史上关于谢夫人刘氏善妒的例子有两个,先说第一个短的。据说谢家每次歌舞表演,刘氏都命令下人在谢安面前把帷帐围起来,谢安每次看歌舞都看不到歌舞伎的样子而只能看到一些轻舞飞扬的人影。久而久之谢安自然有些心痒,想看看那些歌舞伎长什么样子。于是谢先生请求打开帷帐,谢夫人刘氏不紧不慢回答:“恐怕有损您高尚的德行。”其实这个例子还真是把刘氏不仅嫉妒还有些骄纵的个性显露无遗,人家谢先生就想看下美女的样子怎么就影响品德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但谢安先生果然惧内又大度,也不反驳直接坐回了位置听歌去也。

  第二个例子是这样的:传说谢安因为长得帅又才华横溢,故很是风流倜傥。自古才子多风流,没一点风流韵事给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是多么的无趣无味啊。

  谢先生大概看上了一个趣味相投的美丽女子,想娶为妾,可是又想探探妻子的口风。于是让自己的兄弟和外甥去旁敲侧击刘夫人。谢家兄弟和外甥想,这点事还不好办?于是手里捧本《诗经》就念起《关雎》来了,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什么的。刘夫人可是聪明人,很快就洞悉了这几个男人的小伎俩,于是就不动声色,让他们接着演。这时,又一个就说开了:这个《诗经》上说,《关雎》不嫉妒,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而无伤善之心。夫人知道是借以讽己。乃问:“谁撰此诗?”云:“是周公。”夫人曰:“周公是男子相尔,若使周姥来撰诗,当无此言!”

  刘夫人不愧出身大家,也不生气,平静地问道,“这礼是什么人定的?”众人立即抬出大权威来回答说“是大圣人周公啊!就是那个帮武王伐纣的周公”。刘夫人轻笑一声,说:“因为周公是男人,所以他才主张男人纳妾,要是周公老婆来说,你们认为她会这么说吗?”意思真是明白极了,周公说的虽然有道理可这是周公作为男人的立场啊,如果让周公的老婆来说能同意这番话吗?这就是历史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典故的出处啦!

  谢家毕竟都是读过书讲道理的人,一听刘氏讲的也有道理,所谓男女有别,男人都想三妻四妾,女人都想只爱一人,相守白头,于是都识趣地闭嘴了。当然刘氏这套道理亏得遇上的是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要遇上个男权至上的主估计在那年头儿娶个偏房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你爱哭爱闹爱上吊也奈何不了大爷我娶小妾的决心!这件事情的结果自然是谢安终于没有娶回小妾,不过刘氏夫人善妒的段子却流传开来。后来南朝有个虞通写了本《妒妇记》,便把谢安夫人刘氏列入其中,不过在我看来谢夫人实在冤枉,人家的回绝高明而含蓄,一个女人希望丈夫只对自己好不是情理之中的吗?在我看来这位虞通先生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谢安自己对夫人这个“妒”,甚至还带着欣赏和喜欢在里面。很可能刘夫人性情泼辣,就是因为谢安这么多年一贯的呵护和纵容使然。只有被人宠被人爱的女人才有资格大声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是吗?太爱一个人从来没有尊严可言,某人欠某人,才有某人的放肆和自尊。

  同在南朝的文人刘义庆,却在《世说新语》里把谢安夫人刘氏奉为“贤媛”。“贤”者,真性情也,唯真性情才是人之极品。这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愿意相信谁就相信谁吧。由此可见,嫁一个有名气的老公,附加值就是自己的生活琐事没准哪天就成了什么文史里的正面或反面教材了。

  当然,以谢安的风流和肚量肯定是把自己夫人归于贤媛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得以流传千古就是谢先生的功劳!

  梁祝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谢安的那个时代,故事情节大家都无比熟悉。祝英台,女扮男装四处游学,和梁山伯同为学友。后来,梁山伯发现祝英台的女扮男装身份两人就好感顿生了。可是祝英台却被父母强迫嫁到有钱人家马家去。祝英台自然不从,再后来的浪漫版本是两人双双化成蝴蝶飞走了。再后来还有悲情版本是两人生不能在一起,死也在一起,于是双双殉情,死后两人葬在一个坟墓。

  谢安听说了这个故事十分感动,立即上表司马曜,就给祝英台加了“义妇”的称号,然后亲自题其墓为“义妇冢”,要让她成为天下女子的楷模。梁祝故事虽然感天动地,但以祝英台担起“义妇”的担子还是有些勉强的。当女儿时,“女扮男装”去游学,父母按照礼仪给她安排了婚姻,她却一心恋着别人。然后,情郎死了,她却不顾名分不顾身份,要同人家合葬一处,这跟我们历来所理解的什么“贞洁烈女”,差得还真是远了点儿。要以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这祝英台就是“反抗封建婚姻”的典型啊。谢安能用不同于世俗的眼光去表彰一个不容于当时礼教的女人可见他是多么的开明和不羁。

  回头再看看谢安的夫人刘氏,她的那些所谓大胆言行充其量也不过是小儿科的行为。人家谢安先生好的就是这口味,他喜欢的就是夫人刘氏的敢想敢说不矫情的个性。比起那些扭捏的小家碧玉来和这样的女人相处才是大快人心豪迈人生嘛!当然你也可以粗俗地说一床被子不盖两样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刘氏的故事告诉我们:第一,好出身只能让你好过最多前二十年,嫁个好人家能让你好好过下半辈子,至少五十年。两者权衡下,出身不够好的姑娘们不必叹息。当然,即使嫁对人,每个女人都应该为自己打算,要有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和幸福的权利。比如刘氏如果稍微有点妥协,谢安娶回二奶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二,再次告诫姑娘们,明正才能言顺,因为女友或情人或大小蜜实在没资格来理直气壮管理一个男人,而妻子至少可以拍拍桌子讲讲道理。虽然真要遇见个没道义的男人道理讲也白讲。

  第三,回头看历史,几多真实与委屈都是我们看不见的,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悲哀。被载入的真实,中间一定有几分隐瞒,寂寞或遗落,而我们信或不信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