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 第13章 法国文学代表作家(3)

第13章 法国文学代表作家(3)



  三年后,雨果与女演员朱丽叶特·德鲁埃坠入爱河,两个人虽然并没有结合,但携手度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岁月。即使在雨果被流放的日子里,德鲁埃也对他不离不弃。

  在政治方面,雨果先被国王授予“法兰西世卿”称号,获得法国贵族爵位,此后又接连当选为立法议会议员、国际和平之友大会主席,并成为社会民主派的领袖。在任职期间,雨果开始创作《悲惨世界》。

  当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以雨果为首的左翼对此奋起反击,发表宣言号召巴黎人民起义,但他们的反击行动遭到了失败。雨果不得不化名离开了巴黎,开始了流亡生涯,先后流亡到比利时、英属泽西岛、英属盖纳西,并最终停留在盖纳西。虽然波拿巴后来进行了大赦,其中包括雨果,但雨果却拒绝了,继续他的流亡生活。

  1861年11月25日,雨果向英国上尉写信抗议英法侵略军劫掠中国圆明园的罪行,谴责英法在华的殖民地主义政策。

  直到波拿巴政府倒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雨果才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时,雨果报名参加了国民自卫军,捐款铸造大炮。次年,雨果当选议员,再次开始了政治生涯。四年后,雨果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

  1885年5月22日,雨果因患肺炎与世长辞。6月1日,法国政府为雨果举行隆重的国葬仪式,其灵柩被运入巴黎先贤祠。

  雨果的作品特点

  爱一直是作品的主题。虽然作品中的人物有不少都奇丑无比,然而他们的心地却无比善良,闪烁着爱的光芒。在作品中充盈着“丑,即是美”的观念。

  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特点在高昂、热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陈述下,形成了极富魅力的艺术特点。

  作品的创作风格,在已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后,借鉴了现实主义风格,并写就了几部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

  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

  因盗一条面包坐牢后被释放的冉阿让在社会上处处受到歧视,虽然被主教收留,却因再次偷窃而被警察抓住。但在主教的帮助下,他没有被捕。冉阿让备受感动,决心洗心革面。

  经过努力冉阿让,成为受人尊敬的市长和厂长。因为不了解情况,冉阿让辞退了受人鄙视的单亲妈妈芳汀。之后,冉阿让又解救了因贫苦而成为妓女的芳汀,但与此同时,却被警察沙威发现他就是逃犯。为了芳汀,冉阿让打晕了沙威,与她一同逃脱。芳汀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女儿珂赛特托付给了冉阿让。芳汀去世后,冉阿让立刻动身前去解救珂赛特。

  当冉阿让见到珂赛特的时候,她已受尽了虐待,冉阿让十分心疼她,即使被收养她的德纳第夫妇敲诈了一大笔钱,他也毫不退缩。最终冉阿让带着珂赛特回到了巴黎,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沙威使得冉阿让不得不随时警惕着。

  之后,巴黎爆发革命,为了珂赛特,冉阿让经历了种种困境,最终帮助珂赛特找到了幸福。因为身份的问题,冉阿让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拖孩子的后腿,在珂赛特结婚之际,冉阿让选择了离开。

  这是一部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作,以五卷的巨幅,串起了法国历史上滑铁卢和共和党起义等历史事件,史诗般的篇幅记录,探讨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的同时,指出人道主义才是最高的法律,唯有道德感化才是拯救社会的良方。

  《巴黎圣母院》

  在主显节和愚人节的当天,神父克洛德在游行的街道上对跳舞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一见钟情。自此,向来清心寡欲的克洛德魂不守舍,想尽办法要占有她,并于当天晚上就让喀西莫多到小巷中将爱斯梅拉尔达俘虏过来。但在喀西莫多行动的时候,呼救的爱斯梅拉尔达被近卫弓箭队队长法比斯营救,而喀西莫多也被抓捕。回到由乞丐等下层人民组成的“奇迹王朝”之后,为了救落魄诗人甘果瓦,爱斯梅拉尔达答应与他结婚,形成表面上的夫妻。

  次日,被捕的喀西莫多在广场上遭受鞭刑,而克洛德却不管不问,反而是爱斯梅拉尔达给喀西莫多送了水,这让喀西莫多感动不已。此后,喀西莫多成了圣母院的敲钟人,在钟楼上的喀西莫多每天欣赏着爱斯梅拉尔达在广场上的舞姿。

  因英雄救美那一段经历,爱斯梅拉尔达爱上了风流成性的法比斯。两个人在一家小旅馆幽会。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克洛德愤怒异常,乔装前往旅馆刺杀法比斯,却未遂而逃。爱斯梅拉尔达被误认为凶手,在屈打成招后,被判绞刑。之后,克洛德来到地牢中,向爱斯梅拉尔达坦白了一切,并请求她与自己一同离开,但爱斯梅拉尔达拒绝了他。在行刑之时,喀西莫多赶往刑场,救出了爱斯梅拉尔达,前往圣母院。

  被称为“女巫”的爱斯梅拉尔达在圣母院的日子并不好过,法比斯也拒绝见她。为了救她,“奇迹王朝”里的众人攻向圣母院,最终被国王的部队血腥镇压。在混乱之际,克洛德让甘果瓦骗出了爱斯梅拉尔达。虽然救出了爱斯梅拉尔达,但克洛德还是想得到她。爱斯梅拉尔达拒绝后,被官兵抓捕,克洛德发出一阵狞笑。喀西莫多认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一怒之下,将他推下了楼顶,克洛德当场毙命,喀西莫多也就此失踪。当人们在两年后找到喀西莫多的时候,只看到他与爱斯梅拉尔达的尸体,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善良与伪善、美与丑、外形与内心等进行了比对,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品展现了在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下,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并以此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44.大仲马(1802-1870)

  1802年7月24日,亚历山大·大仲马生于法国东北部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曾任军方总司令,可是因为与拿破仑产生矛盾,而被囚禁,释放后因得不到重用,而贫穷落魄。四岁时,父亲带着大仲马前往巴黎寻求往日战友的帮助,但战友们对其颇为冷淡。不久,父亲抑郁而亡,大仲马与母亲相依为命。大仲马的幼年过得十分悲苦,并没有接受什么教育,成年后在公证人事务所当了一名见习生。

  在酒吧的一次赌博中,大仲马赢了一大笔钱。这笔钱唤起了他前往巴黎的憧憬,当天晚上大仲马便告别了母亲,前往巴黎。在父亲的老战友福阿将军的帮助下,大仲马成为奥尔良公爵府上的公务员,生活也因此有了保障。此后,大仲马将母亲接到了巴黎,为了增加收入,他开始替法兰西剧院誊写剧本。在这个过程中,大仲马被戏剧吸引,并尝试自己创作剧本。在成名前,天性风流的大仲马在落寞时与邻居女裁缝卡特琳·拉贝育有一私生子,即后来的小仲马。

  在经过多年的磨炼后,大仲马的《亨利第三和他的宫廷》于1829年2月11日在法兰西大剧院公演。这出戏剧让大仲马一举成名。奥尔良公爵为大仲马提供了图书馆的助理管理员的工作。大仲马在两年后辞去了工作,开始了全职创作,并推出了同样备受好评的《安东尼》。这两部剧作,让大仲马在短时间内成为巴黎戏剧界最红的剧作家。

  1844年,大仲马在巴黎西部远郊的圣日耳曼昂莱,创作了他的小说着作《三个火枪手》,同时着手创作巨作《基度山伯爵》。这两部作品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并使得他名利双收。《基度山伯爵》成功后,大仲马一直以基度山伯爵自称,并于三年后,在圣日耳曼昂莱的一座山脚下,买下了一块风水宝地。在那里,大仲马斥巨资,在山的一个坡面建造了城堡。1847年7月25日,城堡建成,大仲马在这里大摆宴席,宴请了六百多名客人。这种盛况持续了几年的时间,许多前来赴宴的客人都不知道城堡的主人是谁。在客人们尽享美食盛宴的时候,大仲马则在屋子里进行文学创作。

  此后,大仲马因为政治问题,遭到了短暂的流放,又因为长期的挥霍而在1852年破产。为了躲避债主,大仲马离开了法国,直到得到债主的宽限,大仲马才回到了法国。为了还清债务,大仲马每年都有作品和剧作发表。这期间,大仲马也曾办过报刊,但只维持了一年便失败了。这些年,大仲马都过着艰难的生活。

  1870年,大仲马爱上了漂亮的美国女演员阿达·孟肯,并认定她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为了享受这份爱情,大仲马停止了创作。但这份甜蜜并没有维持多久,阿达·孟肯便在一次拍戏中坠马身亡。大仲马为此深受打击。同年12月5日,在阿达·孟肯去世半个月后,大仲马在法国西北部上诺曼底的乡间去世。1872年大仲马的灵柩被移往故土安葬。

  2002年11月30日,大仲马是继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和马尔罗后,第六个入葬巴黎先贤祠的文学家。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和总理拉法兰都出席了入葬仪式。

  大仲马的作品特点

  作品善于在历史事件中加入作者个人的幻想,在真实的背景下,融入了浪漫的奇遇,创作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故事。严格来说,作品不算是历史小说,而是历史演义。

  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层次分明,充分显示出编织和叙述文章的技巧。小说中的人物也描绘得非常生动,性格丰富多彩,给人以立体感。

  大仲马的代表作《基度山伯爵》

  船长邓蒂斯远洋归来,在与女友麦西蒂斯结婚时,却被情敌费南诬告,成为了极度危险的政治犯,被投入了死牢。在那里,坚信自己是无辜的邓蒂斯在长达十四年的囚禁中也开始自暴自弃,后在一名神甫狱友的帮助下,他想明白了自己是被谁害的,同时也知道了在基度山上埋藏着大量的宝藏。

  神甫死后,邓蒂斯按照神甫的计划,逃出了监狱,并找到了基度山,也因此成为了富翁,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富有的邓蒂斯先报答了帮助过自己的恩人后,便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通过缜密的调查和计划,邓蒂斯将自己的仇人弄得身败名裂,或死或疯。邓蒂斯复仇成功后,带着收养的总督的女儿远走高飞了。

  小说描述了一起布置周密,情节复杂,涉及七十多个人物的复仇计划。内容繁密,但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三次复仇描述得各有特色。最终这次横跨波旁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的复仇行动取得了成功。小说彰显了大仲马在描述事件和人物、掌控庞大故事场面和史诗题材的深厚功力。

  45.乔治·桑(1804-1876)

  1804年7月1日,阿尔芒迪娜·吕西·奥罗尔·杜班(乔治·桑原名)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军官家庭,四岁丧父,随祖母在乡下长大。1822年,奥罗尔·杜班与一个男爵结婚。但他们的婚姻仅维持了九年,便出现了问题。奥罗尔·杜班离家出走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和写作生涯。

  在巴黎,奥罗尔·杜班以“乔治·桑”为笔名,发表处女作《印第安娜》,并借此一举成名。成名后,乔治·桑热衷于女扮男装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一些当时禁止女性参与的活动。她的这一行为在当时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行径,她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成名后的乔治·桑与丈夫正式离婚,此后她先后与缪塞和“钢琴诗人”肖邦相恋,并以这些感情为基础,创作并发表了《莱莉亚》《雅克》和《莫普拉》。但她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维持多久便结束了,此后的乔治·桑将写作的主题转向了关注社会不公现象的“社会问题小说”,并写出了她成就最高的作品《康素爱萝》。

  1846年,乔治·桑的创作方向又转向了田园文学,并在同年发表了着名的田园小说《魔沼》。这部作品也为她晚期的作品奠定了基调。

  路易·菲力浦下台后,乔治·桑开始为刚成立的临时共和政府服务,并为临时政府的公共教育部及内政部撰写公报。但临时政府不久便遭遇工人暴动。迫于暴动的压力,乔治·桑离开政坛,回到诺昂,彻底告别了政治,并再次回归到田园文学。

  在卢梭的《新爱洛伊丝》的影响下,乔治·桑接连创作了《弃儿弗朗索瓦》《小法岱特》《我的生活》。1859年,乔治·桑发表《他与她》,追忆了她与缪塞的恋情。

  晚年的乔治·桑在自己的诺昂庄园,与当时法国文坛的着名作家如福楼拜、小仲马、巴尔扎克等人经常聚会、切磋。

  1876年,乔治·桑在诺昂去世。

  乔治·桑的作品特点

  作品充满浪漫气息和牧歌式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内容,家乡的田园风光是她描绘的重点。

  晚期的作品则将描写对象对准了农民生活,这在贵族传统根基深厚的法国文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尽管农民的生活在田园牧歌的乡村背景中被理想化,但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品中采用糅合了土语的朴素法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行文柔美、含蓄、流畅,带给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其内容也发人深省。

  乔治·桑的代表作《魔沼》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描写了两个分别拒绝了富有的富婆和农场主的追求后终于走到一起的农民,歌颂了农民不为富贵所动,勇于追求美好爱情的美好品德。小说对农村的风俗和景色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绚美和田园生活的清幽。这是乔治·桑田园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乡村小说中的“宝石”。

  《印第安娜》

  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因为其丈夫的放纵和残暴而失望,梦想追求独立和爱情的女人主人公印第安娜,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最终在印第安娜的追逐下,她与童年时的男友在印度隐居,过上了她所渴求的幸福生活。因为女性在这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独立和勇敢,以及作者对这种想法的赞同,这部作品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密切关注。

  46.缪塞(1810-1857)

  1810年,阿尔弗莱·德·缪塞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缪塞从小便表现出了文学天赋,十四岁开始写诗,十九岁时便凭借诗集《西班牙与意大利的故事》的出版而一夜成名。此后,随着长诗《罗拉》的发表,缪塞的文学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成名后的缪塞结识了乔治·桑,并开始了两年的爱情长跑。这段感情对缪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当他们最终分手时,悲痛的缪塞耗费了三年的时间,创作了诗集《夜歌》,来表达对乔治·桑的思念。其间,缪塞还创作了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并在其中描述了他与乔治·桑之间的爱情纠葛。

  分手后的这段时间,缪塞达到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完成了他最着名的“四夜组诗”,即《五月之夜》《十二月之夜》《八月之夜》和《十月之夜》。

  1857年,缪塞英年早逝。

  缪塞的作品特点

  诗歌充满想象,感情热烈而丰富,称赞并渴望一切美好的事物。为此,作品不仅注重语言的优美,而且对形式也要求具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