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 第17章 法国文学代表作家(7)

第17章 法国文学代表作家(7)



  小说的标题直译为“寻找失去的时间”,小说用前六部讲述了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小事,同时将这些事转化为内心的活动,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小说的最后一部中,把这一切压缩到了一天之内,在这一天里“我”的自我意识最终形成并清晰。

  这部巨作通过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穿插、交叠,赋予了对时间的具体感觉。通过这种结构,表现了过去的时间仍是人存在的一部分,通过回忆,它成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一部分。

  作品展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与历史变迁,对黄金时代的法国贵族、资产阶级进行了温和的讽刺。这不仅是一部探索人心奥秘、展示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的小说,也是一部蕴含深厚思想内涵,有着多重交叉主题的艺术作品。

  58.萨特(1905-1980)

  让保尔·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出生一年后去世。母亲带着萨特来到外祖父家里生活。身为法文教师的外祖父家里的知识氛围让萨特在写作和文学上受益很多。四岁时,萨特由于角膜翳导致右眼斜视。

  外祖父对萨特的要求非常严格,并认为他在家庭的熏陶下可以轻松应对学业,因此,在祖父的坚持下,萨特直接从八年级开始上学。但由于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萨特根本跟不上课程,学校要求他从一年级开始读。祖父感觉颇为没有面子,一气之下让萨特休了学,请了家庭教师在家中给他上课。

  萨特先后进入巴黎亨利四世公立学校、拉罗舍尔公立学校上学。因为母亲改嫁,继父是一名海军工程师,所以坚持让萨特也学习工程学。萨特对此十分反感,并立志成为与斯宾诺莎一样一流的哲学家,和司汤达一样一流的文学家。于是,萨特重新回到亨利四世公立学校,并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其中,笛卡儿、康德、柏拉图等人的主要着作,对他后来的发展有了深远的影响。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戏剧演出,这培养了萨特对戏剧的兴趣,并创作了他的戏剧处女作独幕剧《我将有一个好的葬礼》。萨特在准备考中学教师资格时,结识了他的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

  大学毕业后,萨特先后在气象台里服兵役,在高中教过哲学。但他仍未忘记年少时立下的志愿,在工作的同时,他继续进行小说和哲学论文的创作,并特意前往柏林,进修胡塞尔的现象学。在经过深入的钻研后,萨特三易其稿,完成了《忧郁》,但并没有出版社愿意为他出版。

  1937年,萨特将已经发表的小说合在一起,作为小说集《墙》出版,这部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萨特也因此成名。借助已获得的名气和朋友的帮助,1938年4月,出版社终于接受了《忧郁》,但改名为《恶心》。《恶心》出版后,销售平平,但在评论界取得了不错的反应。

  两年后,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和英国发起保卫战动员,萨特应征并再次成为了一名将观测到的风向通知炮兵连的气象兵。工作之外的时间,萨特则用来阅读和写作。在萨特三十五岁生日时,不幸被德军俘虏,被运到德国特里尔的一个战俘营。在那里,萨特仍没有放弃文学,积极创作并组织了话剧《巴理奥纳》。在战俘营里,萨特的眼疾第一次拯救了他,在使德军军官相信萨特因眼疾无法战斗,不是一名士兵后,他寻找时机逃了出去。

  逃回巴黎后,萨特创办了名为“社会主义与自由”的抵抗组织。但因其从德军的战俘营逃出的经历,法国政府认为他是德国的奸细,而拒绝了他的组织的合法性。萨特经过种种努力,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重新组织起“社会主义与自由”,并开始为《法国信使报》和《法兰西文学》工作。

  1943年,萨特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着《存在与虚无》。该书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奠基之作,它所传达的存在主义,也随之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一经出版便在文化和哲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在战后时期,更是得到了大量普通读者的欢迎。

  成名后,萨特转向戏剧创作,而为当时正在学习表演的情人奥尔加创作的剧本《苍蝇》也得到了出版。《苍蝇》首演后,获得了如潮的好评,也使奥尔加一夜成名。但纳粹德国很快发觉了这部戏隐含的对其的讽刺和攻击,立刻封杀了这部戏。尽管如此,这部戏的成功还是让萨特对戏剧创作充满了信心。他的新戏《隔离》公演时,再次大获成功。此后,萨特接连创造了一些戏剧,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1945年9月,萨特出版了他在战争期间写就的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第一卷《理性的时代》、第二卷《缓期执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主编了评论杂志《现代》,并撰文《什么是文学》。这篇文章在1947年的《现代》上连载了六期,以阐述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观点,并宣称作家的责任是塑造世界。这使他被称为存在主义者,而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在此之后,萨特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应邀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但不久就和领导人胡赛之间产生分歧。萨特公开宣布他不同意胡赛的政治意见,两人关系彻底恶化。萨特的政治观点开始倾向于共产党,这使他备受左翼和右翼政治势力的攻击。同年,萨特出版了《自由之路》的第三卷《心灵之死》,但里面掺杂了过多的政治和哲学内容,使得这部作品并没有取得成功。

  1952年,萨特发表了《共产党人与和平》,阐述了当时罢工失败的根源,歌颂了共产党的观点。同年,杂志社发表了一篇抨击加缪的评论文章《反叛者》。加缪怀疑这篇文章是在萨特的授意下所写,一怒之下写了一篇针对萨特的信,两人的关系至此破裂。

  萨特在《关于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有权不服从命令的宣言》(该宣言支持法国士兵拒绝参加阿尔及利亚战争。因为共有121人在宣言上签名,所以该宣言又被称为“121人宣言”)上签名,并发表了“左派应该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联合起来”的讲话。他的这一系列行为惹恼了当局,被当局列入“对国家安全有害”的名单中。

  在古巴最大的报纸《革命报》主编的邀请下,萨特和波伏娃访问了古巴。接着他们又应邀访问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大学的演讲上,萨特因为对戴高乐和作家马尔罗进行了抨击,受到了巨大的欢迎。消息传到国内后,在国内引起了愤怒的情绪,以致他刚回法国,便受到了起诉和众多的暗杀威胁。但萨特并没有退缩,甚至亲自上街游行,参与静坐示威。这一系列不畏强权,冒着生命威胁对祖国的阴暗面进行抨击的行为,使得萨特赢得了“世界良心”的声誉。

  因为萨特欠出版社一笔费用,这使他重新开始创作,于是有了自传性小说《文字生涯》。这部作品记录了母亲再婚前萨特的童年生活,并在《现代》杂志上进行了连载。

  1964年,萨特凭借《文字生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以放弃官方荣誉为由,拒绝领奖。晚年时,萨特则表示,之所以拒绝领奖,是因为诺贝尔奖把作家和文学分为等级。

  当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萨特因苏联再三地发起战争而愤怒,彻底与苏联断绝关系。萨特的戏剧《苍蝇》和《肮脏的手》在捷克进行了公演。这两出原本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戏剧,成为了当时反对苏联的代表,在捷克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此后,萨特与波伏娃在大学发表演讲,支持学生反对越南战争和学校规则的行为,并与左派共同办报,上街散发。

  1973年,萨特担任左翼最大报纸、法国第三大的全国性日报《解放报》的主编。同年,萨特的身体出现了病状,双眼几乎失明。波伏瓦和他的养女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并帮助其继续工作。

  1980年4月15日,萨特去世。萨特的一生虽然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却并没有得到学院派的承认,始终未在高等学府任教。

  萨特的作品特点

  其戏剧被称为“境遇剧”,即总是让人物在特定的十分残酷的境遇中作出选择,以表现人物的本质和性格。为此,作品中的背景和环境是为人物提供表现其本质和性格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反映其时代特征而设置的。作品中的人物处在这种背景下,也就不具备其社会性了。

  哲学作品则是既宣扬个人的绝对自由,同时也强调人应该积极承担责任,不应该消极地对待人生。

  萨特的代表作《恶心》

  过着平淡生活的史学家罗康丹,有一次在海边丢石子的时候,突然感到恶心,但他分不清是因为对大海还是对石子感到恶心。当他批判美术馆里画像中声名显赫、自负的“畜生们”时,他意识到自己跟他们是一样的,这也让他感到了恶心。直到当他听到一个黑人女歌手的歌声时,他才恢复到平静中,重新过回了原来的生活。

  作品揭示了人们的清醒不过只是片刻的灵魂的冲动,当自我满足后,我们又将重新回归到麻木的生活当中。

  59.贝克特(1906-1989)

  1906年4月13日,塞缪尔·贝克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郊区。贝克特曾上过德国人开设的幼儿园,中学是在法国人开设的学校上的,因此,贝克特掌握了多种语言,这为日后他以英法双语创作打下了基础。

  贝克特在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来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英文教师。任教期间,贝克特结识了乔伊斯,两个人一同翻译了很多爱尔兰作品。在乔伊斯的影响下,贝克特对意识流文学颇为着迷,并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

  1930年,贝克特回到都柏林三一学院担任法语教师,并开始研究笛卡儿的哲学。在担任教师的同时,贝克特边照顾父亲,边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莫尔菲》。这部作品在经过了四十二次退稿后,才得以出版。两年后,贝克特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辞去了教书工作,开始漫游欧洲。由于厌恶爱尔兰政府推行的“神权政治”和严格的书籍检查法令,贝克特正式定居巴黎。

  二战期间,由于参加地下的反纳粹组织,而被盖世太保追捕的贝克特逃离了巴黎,并在战争结束后,为爱尔兰红十字会工作了一段时间。直到二战结束后,贝克特才回到巴黎,重拾起他间断多年的文学创作。经历的这一切让贝克特对人类的命运和存在状态有了更深的思考,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随着贝克特的双语天分被编辑和剧院老板发觉,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荒诞戏剧《等待戈多》在法国上演时取得了巨大成功,该剧使贝克特成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作品。此后,贝克特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接连创作了十余部剧本。

  贝克特在创作的高峰期,名声却一再跌落,失望的贝克特不再对外发表言论。除1956年和1975年因为《等待戈多》分别在美国迈阿密和德国上演,贝克特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外,他一直都隐居在巴黎,通过出版商和外界联系。

  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的作品特点

  早期作品注重揭示人类在生存困境下的情绪问题,通过生活和思绪的片段来表现人物。因此,作品并不流畅甚至艰涩,属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手法上,作品吸取并综合了众多文学流派的元素,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所记叙的事情经过一再的拆开、连接,直至被彻底解构。而作品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场景,都具有象征意义。

  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

  在这个两幕剧中,“戈戈”和“狄狄”两个老流浪汉一直在等待没有出现的戈多。戈多虽然没有出现,却是他们两个人的精神支柱,为此,他们不得不在痛苦的煎熬中等待。

  此剧没有传统的戏剧冲突,人物个性模糊、性格破碎,语言荒诞无逻辑。通过这出戏,贝克特从不同角度突出现代人的焦虑、无奈和绝望,表达了人生痛苦、毫无意义的主题。

  60.加缪(1913-1960)

  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加缪童年的时候他的父亲战死沙场,加缪在北非的贫民窟中度过了童年时光。加缪并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放弃学业,他靠奖学金、亲友的资助和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于阿尔及利亚大学的哲学系毕业。在大学期间,加缪积极参与戏剧活动,办过剧团,写过剧本,也当过演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爆发时,加缪担任《共和晚报》主编,并加入了地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并加入法国共产党,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同年,加缪因发表《局外人》而一举成名,该书亦成为荒诞小说的代表作。同年,加缪出版了哲学论文集《西西弗斯的神话》。这部论文集的出版,确立了加缪在欧美哲学领域的地位。此后,加缪佳作不断,并在法国解放后,主编了地下刊物《战斗报》。

  经过五年的酝酿,加缪出版了《鼠疫》,并获得法国批判奖,一举确立了他在文坛的地位。此后,加缪对当时世界各地的战争和政治都予以关注,并出版了《反抗者》。因《反抗者》的内容反对暴力革命,遭到了《现代》杂志的抨击。加缪认为《现代》杂志代表了萨特的意见,于是,两个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论战,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1957年,加缪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加缪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的作品特点

  作品行文流畅,文笔简洁、朴实,对人物言行的描写客观而精确,蕴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的哲思。作品虚构性强,表现荒谬和反抗的主题。

  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

  生性冷漠的莫尔索在母亲病故后,一点都不悲伤,反而与女友幽会。在公司内,他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却毫无感觉。邻居让他写信骂人,他也照办,被骂者的弟弟前来声讨,争执中,他将对方打死。在法庭上,他也不为自己辩护,最终被判死刑。

  小说通过这一系列荒诞情节,表现了莫尔索的观念与当时社会观念的格格不入,所以他被认为是“局外人”。小说表现了世界的荒谬和痛苦,而在这样的世界里,人孤立无援,除了消极对待,毫无解脱的办法。

  《鼠疫》

  小说描写了奥兰市内因为鼠疫而造成的种种灾难,以及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的各种表现,或推诿责任,或利用灾难大发其财,或恐慌无助,或消极等死,人的善与恶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最终,在里厄医生的带领下,全城人团结一致,保住了奥兰市。

  这是一场悲壮的胜利,并预言这样的灾难还会降临。同时作品也表现了在荒诞而痛苦的环境下,以里厄为代表的人类所具有的人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