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 第43章 经典佛教故事精粹(16)

第43章 经典佛教故事精粹(16)

    时光流逝,转眼之间,十月期满,苏摩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只见他相貌端正,额宽耳方,皮肤呈金色,头发为绀青色,身上还具备了许多伟人的特征。宝铠王及满朝文武大臣无不以手加额,同声庆贺。大家将太子视为掌上明珠,备加爱护。这天,国王请来一位相师,为太子看相。这位全国最好的相师仔细观察太子的各种特征后,便说:“这孩子的命相之好,真是世间少有。他的聪明智慧及各种功德,无人可比。”国王闻言,非常高兴,便请相师替太子起名。相师问:“苏摩夫人自打怀上孩子后,有什么特殊情况吗?”国王说:“这孩子的母亲过去性情狭隘,易嫉妒,见人立功就烦恼,见人有过失就高兴,还爱搬弄是非。但怀孕以后,性情脾气完全变了,变得完全像另一个人了。不仅仁慈宽厚、敬爱圣贤,而且喜欢修习、怜老惜贫、乐于布施,待人特别友好。”相师听罢,不住地点头,称赞说:“善哉!这就是怀中的孩子具备的优良品德在母亲身上的反映啊。”于是为太子起名“迦良那伽梨”,即“善事”的意思。

    金色大仙去世不久,另一位仙人也突然去世,投身于宝铠王的第二个妃子腹中。十月期满,那妃子也生下一男孩,身体、相貌与普通儿没什么差别。宝铠王又把相师召来,为小儿看相。相师仔细看了几遍后,说:“这个小儿很平常,其福德才智与一般人相同。”国王又让相师起名。相师问:“这孩子的母亲有什么变化吗?”国王说:“他的母亲一向性情温顺,宽厚待人,乐意成人之美。但自怀孕后,性情大变,变得妒嫉贤能、喜欢恶行,见别人比自己强就处处挑剔惹事。”相师说:“那是因为这孩子的品行转移到了母亲的身上,才会这样的啊。”于是便给这个男孩起名为“波婆伽梨”,即“恶事”的意思。

    宝铠王把满腔的爱心和希望都灌注在长子迦良那伽梨身上,尽可能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还特意为他建造四时三殿:冬天居住在温殿,温暖如春;春秋居住中殿,不冷不热;夏天住在凉殿。凉爽宜人。每殿都派了许多歌伎舞女,服侍太子起居,陪伴太子。太子渐渐长大,宝铠王又请来国内的饱学之士、硕学鸿儒来当教师。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长大的太子,果然聪颖超人,于历代名书经典、十八种学科,不但精通,而且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

    一天,太子迦良那伽梨要求出宫游览。宝铠王答应了。并赦令市民把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清扫得干干净净。太子就骑着一头大白象,大白象身上备有金银雕饰的鞍子,披着五彩织绵。前后由千骑万乘马车相随,威风凛凛来到街上。百姓们仰慕太子,纷纷出来观看。道路两旁,人山人海,连路旁的楼阁上也都挤满了想一睹太子风采的百姓。人们看到太子相貌威严,人中少有,不由赞叹不已,都说太子就像大梵天神重降人间。

    忽然,太子在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一群乞丐,他们个个身体枯瘦、衣衫褴褛,手拿讨饭碗和打狗棍,正向路人苦苦乞讨,样子十分凄惨。太子问:“他们怎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大臣们回答:“这些人,有的自幼失去父母双亲,无人依靠;有的鳏寡无后,无所依仗;有的身患疾病,不能劳作;有的则横遭土匪劫掠,他们身无分文,为衣食所迫,不得已沿街乞讨,以求生机。”太子听罢,心中十分怜悯,也感到很难过。

    向前走了一会儿,太子看到几个屠夫正在宰羊杀猪,操刀卖肉。太子忙问:“你们为什么要做这种杀生的事呢?”屠夫们回答:“我们并不乐于此道。可是我们的祖祖辈辈都以此为业,不这样干的话,就不能维持生活。”太子听罢,长叹不已。

    向前走是一块田地,只见一群农夫正在耕地。农夫耕地时翻出许多蛰藏在土中的虫子,田间的蛤蟆一见,个个跳过去把小虫吃掉。太子正为小虫的命运悲叹,只见又爬过来几条蛇,四处追食那正在吃小虫的蛤蟆,蛇便饱餐了一顿。这时,蛇蠕动着圆圆的身躯正要回洞,突然又飞来几只孔雀,孔雀一见蛇便猛扑上去,爪抓喙啄,这些蛇很快就成了孔雀的美味佳肴。太子见状,便问农夫:“你们干吗耕地?”农夫回答:“耕地乃是我们的职业。耕完地可以在田里播种,然后才能收获五谷,才有饭吃,才能给国王交纳租税。”太子叹道:“农夫为了生存,竟不得不杀害众生,既劳身又劳心,真是太辛苦了。”

    太子再往前走,看见一伙猎人正挽弓搭箭准备射击飞鸟。远处还布了几张网,有些野兽陷在网里,正惊恐万状地大声悲鸣,拼命挣扎。太子忙问:“你们想干什么?”猎人说:“我们全凭捕鸟提兽来养家糊口。”太子听罢,一言不发,转身走了。

    前面是一条河,太子看见一些渔夫正在张网捕鱼,并把捕到的鱼堆放在岸上。鱼儿离开了水,在岸上拼命乱跳,一会儿就鳍折鳞伤、奄奄一息,狼藉满地。太子问:“难道你们非打鱼不可吗?”渔夫答:“这是我们的谋生职业,正是依靠捕到的鱼儿,我们才能吃饭穿衣。”太子听罢,不由仰天长叹:“可怜的众生啊!为了衣食生活,竟如此残杀生灵,这样的罪孽实在太大了,以后将会有什么样的报应呢?”

    太子回到宫中,终日闷闷不乐,对出外游览所经历的一切念念不忘,总想去改变这种状况。一天,他来到宝铠王处,说道:“父王,儿有一个愿望,希望您能恩准。”国王说:“儿啊!你说吧,无论你有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答应你。”太子说:“我这次出宫游玩,看到百姓为了衣食,不惜屠杀生灵,罪孽日益加重,甚为可怜。希望父王能打开国库,尽取其中珍宝,用这些财物布施天下百姓,解决他们的困苦。”国王对太子十分钟爱,一向对他百依百顺,马上答应了这一请求。

    于是,太子让大臣通告天下:“迦良那伽梨太子将大放布施,凡贫穷困乏,难以维持生计者,都可来领取。无论金银财宝,还是衣物饮食,都可以来领取。”出榜之后,太子便着人打开宝铠王的仓库,取出各种宝物,堆放在各个城门口及闹市中心,按人所需,发放布施。于是各小国的沙门、婆罗门、贫穷百姓、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纷纷来到京城。凡是需要衣服的,太子就给他衣服;凡是需要饮食的,太子就给他饮食;凡是需要金银财宝的,太子就给他金银财宝。总之,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得到了满足。

    消息越传越远,住在边远地区的民众也来到京城领取布施。眼看国库中的财物已用去了三分之一,而四方来乞求布施的人还络绎不绝。这时司库大臣有些不安,便去禀告国王:“大王统领着五百小国,各小国经常派遣使者前来,每次都必须颁赐财物。而今太子布施天下,已用去国库的三分之一。请大王快快作出决定,以免后悔莫及。”国王便道:“我这个儿子一心想要拯救天下贫困百姓,他这是一片好心啊。若是阻止他的善行,必然会使他烦恼,还是随他的愿望去做吧。”过了一段日子,太子布施用去了国库财宝的三分之二。司库大臣急了,又向国王报告:“太子布施不止,国库财宝已用去三分之二。剩下的财宝无论如何不能布施出去了,万万不可挖空国库啊。愿大王深思,以后莫怪我们劝谏不力。”国王感到很为难,沉吟半天,便对司库大臣说:“我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是世上任何事无法比拟的。实在不忍心公开拂逆他的心愿。这样吧,你暂且锁上库门,太子来取宝时,你就设法悄悄避开他。若他要得很急,你再把库门打开。你可装作工作很忙的样子,不要使太子产生疑心。”司库大臣心领神会,回去之后,每当太子来索取财物时,便托故到其它地方去。太子来领财物,有时能领上,有时就领不上,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时间一长,太子也感到有点不对劲。他心下暗想:“一个小小的司库大臣,哪来那么大胆量,竟敢违背我,这一定是父王让他这样干的。身为王子,父王之命,不可不从。按理说,当儿子的是不该把父母的库藏都用光。现在国库中的财物所剩无几,即使将这些财物全部布施完也解救不了所有的穷人。我得想个好办法,能得到施舍不尽的财宝,继续布施。”

    于是,太子就到处向人打听:“在这个世界上,究竟干什么事才能发大财,才可以使自己的财富多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人就说:“如果能不辞辛劳到远方去经商,就可以发大财。”有的人则说:“如果能不怕风吹、不怕日晒,勤劳耕地,广播五谷,就可以发财致富。”有的说:“如果多多养活六畜,几年后牲畜兴旺,也可以盈大利。”有的说:“如果不怕牺牲性命,敢于出海泛舟,到龙宫去求得如意宝珠,就能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太子听了大家的议论,暗暗想道:“无论是经商、种地,还是饲养牲畜,都不适合我去做。再说,就是我投身去干这些事,也赚不了多少钱,根本不够我去布施。看来只有入海到龙宫求宝,才合乎我的心意。我应该努力去办这件事。现在只是要想个办法,争取父母亲的支持。”

    善事太子打定主意后,思虑了几天,制订了一个计划,于是便来到王宫,对父亲说:“父王,我打算入海去寻求珍宝,拿回来布施给贫苦百姓。这样就不会把父王长期积蓄的库藏用完了。请父王及母亲大人理解我的心意,支持我的决定。”宝铠王与苏摩夫人听了善事太子的陈述,没想到儿子会有这个主意,不禁大吃一惊,连忙说:“你怎么会有入海求宝的想法呢?如果你想布施,你尽管提出好了,我们会尽量满足你的,我们甚至于可以把国库内还剩下的财富全部交给你。我们实在不能同意你入海求宝。因为你也知道,海上航行风险极大,随时可能碰到黑风和罗刹鬼,还会有像大山那样的摩竭鱼兴风作浪。无数的人经不住大海的诱惑而丢了性命,百余人下海,最后只有一二人回来是常有的事。你想想,我们是那样地爱护你,会同意你下海冒险吗?你自己又何必投身到这么危险的境地中去呢?你如真的下海,我们做父母的将寝食不安,王公大臣及黎民百姓也都会担心的。难道你忍心这样做吗?我们劝你还是早早打消这个念头,不要再在我们面前提这件事了。”但是,善事太子救济贫苦百姓的主意已定,因此尽管国王夫妇苦口相劝,讲尽理由,也丝毫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他对父母亲说,我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国王夫妇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愿意作半点让步。于是,善事太子便伏身趴在国王的面前,神情严肃地说:“我希望父王考验考验我,让我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你不让我去试试,我会抱憾终生的。这还不如让我死了好。因此如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趴在这里,不吃不喝,永不起来。”国王、苏摩夫人及宫内的人见太子真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都来劝他起身。可无论谁来劝他,善事太子只有一句话:“不让我入海,我就死在这里。”说完便一动不动地趴着,谁也拉不起来。一天过去了,二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四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六天过去了,善事太子滴水不进,粒米不吃,就这么趴着,眼看已气息奄奄,生命垂危了。国王看看没有人能劝得动太子了,便急急忙忙跑到苏摩夫人那里,商量应付办法。国王说:“太子不吃不喝已经六天了,眼看已气息奄奄,再拖一天的话,就非死不可。我们这孩子从小脾气倔强,想要怎样,就非怎样,一点也不肯听别人意见的。现在我们如果同意他入海,也许老天爷还能保佑他活着回来。看来我们已没有办法了,只能同意他的入海计划。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两人商议停当,便一起来到太子身边,各拉着他的一只手,哭泣着说:“孩子啊!快起来吃饭喝水吧!我们决定同意你入海了。”太子一听,真是喜出望外,挣扎着爬了起来,安慰父母说:“你们不要伤心。孩儿虽然入海,但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回来的。你们不必为我担心,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多多保重。”

    国王与夫人见太子放弃了绝食的念头,连忙命厨师准备美味佳肴,送上来为太子进补虚弱的身子。同时又派人贴出王家金榜,榜上说:“太子迦良那伽梨准备入海寻宝,谁愿意去的,可速作准备。”这时,国内约有五百多商人到国王那儿表示,愿与太子共同入海寻宝。可是首次入海路途险恶,前途未卜,需要一个熟谙水路的向导。太子打听到国内有一老人,是个盲人,以前曾多次出海,充当向导。太子便亲自来到这个老人家中,恳求老人随同他一同入海寻宝,并充当向导。太子恳切地对老人说:“您经验丰富,多次入海,熟悉路径,一定能带领我们逢凶化吉,找到珍宝,希望您与我一齐出海。”老人却婉转地说:“我老了,眼睛又瞎,心里倒很想与太子共同出海寻宝,无奈力不从心,况且尊贵的国王和夫人视太子为掌上明珠,每时每刻离不开你,如果他们听说是我带领你入海的,就一定会怪罪于我。”太子见盲老人主要是因为怕国王怪罪才不敢带自己入海,于是就回到宫中,恳求父亲说:“有一个盲老人,曾多次出海航行,通晓海中的一切情况,是我航海的好向导。但是他怕父王怪罪他带我入海,不愿随我入海。我请求父王下个命令,让他与我一起出海,增加我战胜困难的决心。这样,你就更可能看到我活着回来了。”国王便亲自来到盲老人家,对老人说:“我这个孩子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无论如何都要出海航行,谁的劝导他都不肯听。我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去了。但是他的年龄实在太小,又从小锦衣玉食,还没有吃过苦。我实在放心不下。听说您老人家曾多次出海,对海洋里的事情了如指掌,所以我希望您能再辛苦一次,陪我孩儿出海航行。”盲老人听国王这么一说,也就不好推辞了。他说:“航海是我喜欢的工作,只可惜我年老体衰,眼睛又看不见,恐怕出不了多少力,帮不上多少忙。但今天既然大王下令,我就一定遵命执行。”于是,国王、太子与盲老人一起详细商定了出海的准备工作和出海的日子。

    国王回到宫中,想想就这样让太子出海航行,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就问左右大臣、全宫上下:“你们之中谁愿意陪太子一起出海?如果你们真正爱戴我,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在这件事上为我分忧解难的。”听了这话,恶事太子走上前来对父亲说:“父王,我愿意与哥哥一起入海航行。”国王听了,心里非常高兴,暗暗想道:让他们弟兄俩一起去,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如果真的碰上什么危险困难,我想他们互相照顾起来一定要比外人强。国王爽决地答应了恶事太子的要求。

    在国王、王后同意了善事太子的要求后,善事太子带领同伴们,紧张地作起航的准备工作。几天之内,善事太子用三千两金币置办了船只、粮食和路上用的各类日用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季风刮起来的日子,他们就可以出海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