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智慧锦囊 > “喂,儿子,我也爱你”

“喂,儿子,我也爱你”



        “喂,儿子,我也爱你”
                
        

——[美国]史蒂沃特
                
        

        我爱你——我那十二岁的儿子对我说,
                
        

        他的话把我着实吓了一跳。
                
        

        后来,我也学会了对儿子说“我爱你”。
                
        

        一天,我下班回家,当我那12岁的儿子站在客厅里抬头望着我,说“我爱你”的时候,我竟无言以对。足足有几分钟,我站在那里,打量着儿子,等着他说下去,我想他肯定有事求我,要不就是做了恶事,想用善良的模样骗取我的原谅。
                
        

        终于,我问:“你想干什么?”
                
        

        他笑着跑了出去。我叫住他:“喂,到底是怎么啦?”
                
        

        “没什么,”他调皮地说,“我们生理老师让我们对父母亲说‘我爱你’,看父母怎样回答我们。这是个实验。”
                
        

        第二天,我拨通了老师的电话,想知道这“实验”究竟是怎么回事。说实话,我更想知道其他孩子的家长是什么反应。
                
        

        “你的反应和大多数父亲是一样的,”儿子的老师说,“当我第一次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父母会做何反应?他们都笑了起来。有两个学生说,他们肯定会吓成心脏病。”
                
        

        我猜想,老师的这种做法会引起很多家长的不满。一个初中的生理教师最好还是去告诉孩子们注意饮食的平衡,以及正确使用牙刷等等,“我爱你”跟生理老师有什么相关?这是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
                
        

        “现在我还要解释一下,”老师说,“感觉到被爱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人类的需要。我一直在告诫孩子们,把这种感情藏在心里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不仅仅是大人对孩子,男孩对女孩,而且,一个男孩子也应该能对他父亲说句‘我爱你’。”
                
        

        对我们这类人的心理,这位中年男教师很了解,而且也很理解。有些话明知道很好,但又很难说出口。
                
        

        他承认,他的父亲从没有对他说过这样的话,而他自己也从没有对父亲说过这些话——直到他父亲离开他的最后一刻也仍然如此。
                
        

        在我们中间,很多人都是这样。疼爱我们的父母亲把我们抚养成人,从没有用嘴说个“爱”字,而我们也延续着父辈们的样子对待我们的孩子。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在改变这种靠单一行动来表达父爱或母爱的做法。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很重感情的,也很善于表达。
                
        

        我们明白,也应该明白,儿女们需要我们给予的,远不止桌上可口的饭菜和衣柜里的衣服。应该知道,父母的亲吻对儿女也很重要,会使他们倍感亲切的。
                
        

        我们不必再继续抱怨父辈用这种方法哺育了我们,我们已经做了许多父辈们做过的事情,比如,他们才不会焦急地等候在产房门外,更不会去吸尘或做点心。
                
        

        如果我们已经被改变了,就一定会知道怎么回答十二岁的儿子说的“我爱你”了。而我却没有,至少开始的时候是束手无策的。看来,要把父亲的形象从刚毅冷峻转变成和蔼可亲还着实不容易。        那天晚上,当儿子又一次敷衍地向我道晚安时,我抓住了他,回了他两个吻,没等他逃掉,我用男子低沉的口气对他说:“喂,我也爱你。”
                
        

        我不知道这么说了以后,是否能使我们更健康一些,但是,我确实感到心里很舒服。但愿下次那个小家伙跑来说“我爱你”的时候,我不至于为了找到正确的回答而用掉一整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