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俞敏洪的说话之道 > 第21章 运用充满激情的语气

第21章 运用充满激情的语气



  俞敏洪在山东政法学院演讲时,曾经这样说道:失败并不可怕,成功也并不是终点,重要的是我们面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面对失败首先要摆脱抱怨,要从自身找原因,剖析自己,获得经验,这样才能进步。

  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努力。

  无数卑微的目标积累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块石头累积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很简单的,而金字塔却是宏伟而永恒的。

  “上进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超越别人;再一个是超越自己,今天的我比昨天优秀,明天的我比今天优秀。我们很优秀,但总有人比我们更优秀;我们很差,但还有人比我们更差。所以我们不必跟别人比,只要每天超过自己,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在演讲中,俞敏洪向现场的听众阐释了人生奋斗的道理。尽管很艰辛,但他保持了上进和自信的心态,不断地去争取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改变自身不利的条件。他的演讲励志而又充满激情,博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说话缺乏激情,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相反,如果你的语言能够富有激情的话,那么就算内容有那么点平淡无奇,还是会有不少观众愿意倾听你的思想。然而,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讲得富有激情。许多演讲者自以为讲得很有激情,但在观众看来,他们只是表现平平。

  其实,每个人都有激情,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表现出来,加之一般人都不愿将自己的感情当众流露,因此,人们总是通过交流或者参与某种活动,在一个大家都非常投入的氛围中,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当你当众说话时,你的真情实感常会从内心流露出来,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也是一种可以感染他人的流露。如果你能够调动自身的情绪,以情感人,那么,听者的注意力便会在你的掌控之下,你就掌握了开启听者心灵之门的钥匙。

  我国晋朝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说过:“人禀节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就是说,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环境的感染。因此,饱含真情的激情演说,更能感染听众。

  激情的演说源自演说者的真情实感,只有自己先具有丰富、真诚和炙热的情感,才能带动其他人也产生相同的情绪,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和自己相同的情绪,从而创造激情,达到理想的效果。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也是位诗人和学者。1946年7月11日,他的挚友,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5日,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开会,闻一多主持大会,而李夫人则向广大听众报告李公朴遇难的经过。李夫人由于过度悲痛,泣不成声,底下一千多的群众也潸然泪下。但是,一些特务分子却混进会场抽烟嬉笑,故意取闹。闻一多见特务如此猖狂,顿时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就做了一段即兴演讲,痛斥反动派的暴行和特务的无耻。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他说得激情四溢,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一气呵成。全场除了他激烈的言语在回荡,就是冲破屋顶的雷鸣般的掌声,这样的情形让那些特务分子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再捣乱。

  闻一多先生是怀着对挚友被害的无限悲伤和对反动派的无限愤慨,作的这次即兴演讲,这份真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令亲者受到极大的鼓舞,也给予了敌人迎头痛击。由此可见,激情的演说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唤起听众的热情回应,并震撼人心。

  没有激情的演讲就像一碗水,没有灵魂,是空洞的。只有投入激情的演讲才能触及心灵,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语言打动人心,就让你的讲话充满激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