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刘邦 > 第26章 风暴骤起(4)

第26章 风暴骤起(4)

    “将军亲自戴甲胄,持利剑,击杀暴秦,收伏楚国,功绩之大足以为王。”

    于是陈胜即位而称陈王,国号张楚。意味扩张楚国,并增强势力。

    陈胜和吴广举兵起义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全国各地。对于长久以来深受暴秦压迫的人民来说,是一股很大的冲击力。

    被秦所灭,暗中等待东山再起的六国子民和遗臣,都认为时机到来,纷纷举兵反叛。齐国的田儋、田横,魏国的咎,赵国的赵歇,韩国的韩成,楚国的景驹,燕国的韩广等,均起兵反抗暴政。

    在这当中,最受民众拥护的就是项羽和刘邦。

    这两支义军在众诸侯中崭露头角。

    项羽,名籍,字羽,于公元前232年出生在下相(江苏省宿迁)。

    项氏在楚国代代均为将军,被封于项(河南省项城),因此就以项为姓。

    项羽有个叔叔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祖父,也就是楚国的名将项燕,在秦楚的战役中被杀。陈胜和吴广反叛时,就是假借项燕将军的名义为号召。

    项羽自小父母双亡,幸赖叔叔项梁的照顾得以长大成人。他身高六尺,力大如牛,能轻易地举起几百斤重的铜鼎。项梁非常喜欢他,想把楚国再兴的重责托付给他,于是教导他各种学识,殷切地盼望他能超群拔萃。但是舞文弄墨,并不适合项羽的个性,所以没有多大的进展。项梁于是改教他学习剑术,但项羽又半途而废。项梁很失望地责骂项羽,项羽却说:

    “读书只要识字,并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够了,而习剑只能一次对付一个人,实在无济于事,我只想学习能够对付万人的战术。”

    听了这些话,项梁就开始教他兵法。项羽觉得很高兴,于是非常用心地去学习,但他仍然只求粗浅的了解,并不去深究。

    充满活力的项羽,不肯静下心来学习的个性,使得项梁渐感不安。项梁心想这种个性如何能承担复国的重任,完成灭秦的宿愿呢?

    项梁的担心不无道理,日后,项羽尽管很会打仗,但不懂策略,最后兵败刘邦,与他不习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其后,项梁因犯了杀人罪,带着项羽逃亡到吴城。

    项梁素有教养,且武艺高强。亡命到吴城之后,逐渐地崭露头角。

    官方的土木工程,或是附近的丧葬仪式,都由他承包下来,而分派给他手下的一群年轻人去做。

    项梁暗中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才能,为将来举兵作准备。

    始皇巡幸会稽途中经过吴城,就是在这个时候。

    在吴城看到始皇帝,是项羽一生的重大转机。

    他平常以自己的腕力自豪,常常和附近的年轻人较量;所以,一看到始皇帝的英姿,潜伏于体内的意识,立刻极大地震动了他。

    “我将取代他而拥有天下!”

    这是项羽脱口而出的叫声,也正是所有楚国人的心声。

    项羽突然变得严肃的眼神,就像下定决心要闯出一番事业一般,使得项梁第一次露出安慰和期待的微笑。

    第二年七月,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吴城。九月的一天,会稽郡守殷通悄悄地来找项梁,告诉他:

    “长江西北一带,都起兵叛秦。‘先发能制人,后发则制于人’,所以我也准备举兵反叛,并打算以你和桓楚二人为将军。”

    听到这话,项梁心想,如果让他领先,那么我处心积虑的计划就会成为泡影,于是答道:

    “听说桓楚逃亡,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我的侄子项羽可能知道这件事。”

    他用这句话搪塞后,很快地退席而去。项梁来找项羽,把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他,并订下计策,要项羽持剑等候于屋外。然后项梁再度出现在殷通面前:

    “请召唤我的侄子,他会带着阁下的命令去找桓楚。”

    殷通就叫项羽进来。项羽进入屋里后,项梁暗示他动手!

    项羽迅速拔剑,一刀斩下殷通的首级。

    项梁夺得官印,拎着殷通头颅出来。

    衙役见大事不妙,急急跑来,手持武器向二人进攻。但他们并非项羽的对手,转眼之间,尸横遍地。

    其余的人纷纷弃剑投降。

    于是,项梁集合衙门里所有的人,告诉他们殷通吃里扒外,早就该遭受天谴,现在他将代理会稽郡守的职位,并宣誓举兵攻打秦国。

    他命令属下平定会稽郡下诸县,收锺离昧、季布的精兵八千人。

    项梁授给吴城中的豪杰和属下一班年轻人不同等级的军衔。但其中有一人却未被任用。他向项梁提出异议,项梁却骂他:

    “上一次要你去帮忙办理某人的葬礼,你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大事?”

    听到这样严厉的叱责,吴中之人无一不佩服项梁的精明。

    项梁当会稽郡守,任命项羽为副将,平定了江南一带。

    这时,广陵(江苏省扬州)有个人名叫召平,他听说陈胜的军队想平定广陵,于是加入陈胜的阵容,但没想到陈军却连连失利,他便渡过长江,逃到吴地来。

    他谎称奉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楚的上柱国,亦即宰相,并要项梁立即率兵攻打秦都。

    项梁和项羽于是率领八千士兵,渡过长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远征之途。

    他们朝西一直到达东阳(安徽省天长西北)。有陈婴率数千兵卒加盟,其后,黥布又领数千精兵加入。

    黥布本名英布,是六城(安徽省六安)人。年轻时,有一过路人看到他,惊讶地对他说:

    “你的面相很奇特,你会遭受一次刑罚,但以后却能为王。”

    听到这些唐突荒谬的话,英布只是一笑置之。然而,这预言不久竟然成为事实。

    黥布壮年时,因犯罪而遭到刺青的刑罚,并被遣送到骊山陵做苦工。

    在骊山,他胆大且强悍,逐渐变成领头人物。后来,他乘机带领一班人逃到长江下游,以安徽省六安为根据地,落草为寇,使得附近的人一听黥布(因犯罪被刺青的英布)的名字就畏惧三分。

    他听说陈胜起兵抗秦,便率领数千名部下起来响应。又传闻项梁举旗,陈婴已经加入,并进军到淮水来了,他就带着属下投效在项梁的麾下。

    项梁、陈婴、黥布纠集各地的散兵游勇继续进军,到达下邳(江苏省邳县)时,军队总数已达六七万人,比刚开始时增加十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