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如果三国 > 第十一章 二皇纷争

第十一章 二皇纷争



终于坐上了这个位置,真的很舒服,世间最舒服最令人不想要起身的位置。

        董卓坐在龙椅上,不停扭动着他那肥大的身体,舒适的,而不是像上次在张让府上的那种难受,让他舍不得起身,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他真正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时候,他才能好好享受这个位置的舒适,而现在,他需要的是,换一个更好控制的人来坐这个位置,人选,他已经选好了。

        一想起这件事情他就觉得烦,因为,他的好女婿,第一谋士李儒已经多次因为此事来找他,总是说什么时候未到,阻力会很大,有可能导致天下人离心,但是,他已经等不急了!

        明天,明天他就会将这件事情告诉可爱的小皇帝,让他自己来决定,是乖乖退位享受以后的生活,还是和自己这个真正的权力掌握者斗一斗,当然,以他的禀性,是不可能选择后者的。

        太阳,很快的落山了……

        “皇上,最近因为十常侍的事情,民怨四起呀!这是最近报上来的卷宗,又有多个地方发生民变了,请皇上过目。”董卓将一部卷宗放在了正在闭目养神的皇帝身边。

        皇帝随意的瞟了一眼桌上的卷宗,却并没有伸手去拿,而是再次闭眼,同时说道:“这种事情朕不是早就吩咐过了吗?大乱刚过,为了使国家恢复正常,特减免全国税收四成以平民怨,还发放了大赦令,怎么,还有民变?”

        董卓眼种怒气一闪而过,这就是为什么他想要换君的原因,这个皇帝当政多年,虽然曾遭那十个太监蒙蔽,但却也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最重要的,他已经养成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心理,不会再受别人胁迫的。

        忍着气,董卓道:“是呀,皇上已经仁至义尽了,但是那些乱民还是到处闹事,所以,还是请皇上看过卷宗再行定夺吧。”

        皇帝无奈的起身拿起卷宗翻开第一页,忽然,愣住了。

        “董国相,你这是什么意思!”只看了几行,皇帝已经忍受不住,狠狠的将卷宗摔在地上,翻开的那一页上,赫然写着,“有关皇帝退位部分事宜”!

        董卓冷冷的道:“皇上,请您仔细看完这部卷宗,您就会明白什么意思了。”皇帝浑身颤抖的站了起来,指着董卓,竟因为气愤而说不出话来。

        “皇上,请保住龙体,至少,在下位仁君等位之前。对了,皇上,臣还有一事禀告,臣的十万关西铁骑正于城外整兵,等候皇上的检阅。”董卓上前将皇帝“扶”回龙椅,大笑着离殿而去。

        努力控制住心神,皇帝捡起地上的卷宗,看了起来,心中却思潮涌动:“怎么办?怎么办?董卓势大,又如此猖狂,谁能救朕?谁能救朕!”

        忽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身影来,一个虽然已经老去,但依旧挺拔的身影,这个身影后面,一个更加健壮高挺的身影站在那里,对,就是他们,只有他们,能够救朕!

        皇帝从龙椅上爬起,匆忙的跑到殿后,小声叫道:“小顺子,小顺子!”不一会,一个小巧的身影从侧门跑了进来,正是他唯一的心腹,太监小顺子。

        皇帝将小顺子叫到近前,小声的吩咐起来……

        看着小顺子远去的身影,皇帝心中期盼了起来:“如果我真的是天子,那便救救我吧!”

        满面春风的董卓走在一众上朝大臣的前面,大臣们都在猜测,这位国相今天到底遇上了什么喜事,如此高兴。

        随着司礼大太监的唱礼声,皇帝缓缓的走上了龙台,坐在了龙椅上,像往常一样,他环视一周,然后说道:“众位爱卿可有事要走,若没有,便退朝。”

        董卓一惊,他记的狠清楚,那部卷宗里说的明明白白,今天,皇帝将亲自宣布退位,但是,他却还没有动作,难道,他真的要反抗吗?

        眼看大臣中没有一人出来说话,皇帝站了起来,一挥手道:“退朝。”说罢,便要离去,董卓终于耐不住了,走出列来,大声道:“且慢,臣有事要奏!”

        皇帝停了下来,道:“不知国相所奏何事?”董卓大声道:“近来因为皇上屡次听信谗言,不修国力,导致民怨四起,已有无法控制之势,臣以为,此等情况,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平息民怨!”

        “噢?是何办法,说来听听。”虽然已经明白了董卓要说什么,但皇帝还是要忍住气去问他。

        董卓道:“臣的办法极为简单,就是,皇上退位让贤!”

        整个大殿都轰动了,任谁也没有想到,董卓竟然当殿逼宫!“什么!这……这怎么成,这不合祖宗礼法呀!”“对呀,臣子怎么如此对皇上无礼呢,国相大人,快快给皇上赔罪!”

        “什么祖宗礼法,将国家治理成如此模样,早便该退位了!”

        ……

        一时间,殿上议论声四起,其中赞同的声音竟然占了大半!董卓有些得意的笑了,这殿上的大臣中,超过一半的人都已经被他收买了,而且如今这种情势下,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董卓没有收买他们,他们也会赞同董卓这一要求的。

        皇帝怒斥道:“好董卓,竟然某图皇位,此乃死罪,你还不伏首就戮!侍卫何在,给朕将董卓擒了!”话出,却没有人应。

        眼见形势已成,董卓哪还管那么多,大叫道:“来人呀!请新皇来此,即可举行换位大典!华雄,将皇帝请下皇位!”

        一声雄壮的声音从殿外暴起,一个雄伟健壮的身影昂然走了进来,正是关西猛将——华雄!

        华雄向皇帝一拱手,道:“禀告皇上,您的侍卫都在外面睡着了,现在,就请您自己下来吧,最好不要让我请您!”

        皇帝惊的后退两步,跌回龙椅内,慌忙四顾,想要寻找那个人,但是,他失望了,周围如此多的人中,却没有他想找的那个。

        董卓哈哈狂笑,道:“华雄,还不将皇上请下来!”华雄微一点头,缓缓向龙台走去,忽然双脚猛一用力,在殿中一个香炉上一踩,整个人立时飞到了空中,像一头凶猛的老鹰一般对着皇帝扑了下去。

        蓦然,他感到背后气劲大做,有一物迅捷无伦的向他后背击到,不得已下腰腹发力,身体在空中一扭,以毫厘之差躲过了这一击,抬头看时,却原来是一杆十分普通的长枪,那枪去势甚强,竟然硬生生插了半个枪身到大殿墙上去,将一个墙壁震的满是裂纹。

        华雄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这一枪击中他,肯定一击毙命,但他随即反应过来,向面前的皇帝抓去,他虽然是武将,但并代表他是个笨蛋,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下,只要控制住皇帝,便等于控制了一切,但是……

        眼前一花,已经有一个人站在了皇帝身边,轻轻将皇帝抱起,径直往殿外走去。华雄已经完全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有人能达到这么快的速度。

        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人已经走下了龙台,他忙想要拦截,大吼一声,巨大的拳头带起凄厉的破风声,威势十足的向那人后背打去。

        那人忽然转身,微笑道:“你,不是我的对手。”然后华雄只感到眼前再次一花,那人已经失去了踪影,他的拳头却因为收势不住,而狠狠的砸在了一个香炉上,刹那间,香炉被打的四分五裂!

        再抬头看时,那人竟然已经出现在了殿门口处,他的前面,还站着一个须发皆白,面容和蔼的老人,而他的右边,一个中等个头,面貌普通的中年人正手拿一跟长枪冷冷看着他,他又是一惊,回头看去,果然,他本来深深陷进墙里面的长枪此时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洞空和满墙裂纹。

        华雄不自觉的后退两步,正如那人说的,他确实不是那人的对手,甚至边上那掷枪的人,他也未必打的过,这三人到底是谁!

        “丁原!”董卓的惊叫让董卓明白过来,那老者原来是丁原,那他身后的两人,就是他手下的两员大将——素有汉室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吕奉先和有儒将之称的张辽张文远!

        丁原冷冷看着董卓,道:“你这奸臣,竟然敢逼宫!所有官员听着,自今日起,皇上迁都至长安,而董卓,则为汉室叛贼,谁能得他头来见,赏黄金万两,封万户侯!”

        说罢,三人转身就走,殿外全是董卓带来的关西精兵,却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拦阻他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

        长安!董卓惊呆了,因为长安正是他的大本营,看丁原如此肯定,莫非已经攻下了长安!

        “禅位大典继续进行,新主为陈留王!”勉强镇定下来,董卓发了命令,所有人只得照做,而董卓自己,则匆匆赶往宫外,他,要找他的好女婿李儒商量商量,现在的情况,完全的出呼了他的意料。

        就这样,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皇帝,汉朝,注定要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