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从春秋走向战国 > 第104章

第104章



张安涛指着卫星更新的地图耐心地诱导第二十七集团军指挥官们。

第二十七集团军军长恍然大悟,立刻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转入防御。张安涛又指示他们做出佯攻势态,把台北西北边的守军主力都吸引过来。

是夜,第十六集团军和陆战三师又不顾疲劳东进,在陆战第一、二、四师和独立第一、二旅配合下,把驻台日军主力十余万人都包围在双溪和大溪地区。这些部队在俞笑天的统一指挥下,不断压缩着包围圈。

第二十四数字化空突集团军则活跃在台北北部,某空突营使用8架武直─13直升机,对台湾空军在三芝乡竹子山顶第一作战管制中心的雷达站实施了空中奔袭,彻底控制了这个雷达站;解放军的6架武直─10忽然从低空出现在台北县的小镇关渡,朝台军的一座油料库刷刷打了一气火箭弹,将整个油库炸了个底朝天;某运输直升机部队使用数架武直─13运输型直升机,装载20名士兵和2辆载有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吉普车,于零时隐蔽着陆在石门和金山之间沿海岸的台二号省道上,并在公路桥上设置了炸药,在伏击地点前方埋设了地雷,当台军运输部队先头进至桥上时,解放军炸桥、破路,突然开火,台军车队猝不及防,遭受了重大损失……在整个台北北部,到处都是神出鬼没的解放军军武装直升机,把台军弄得心神不宁,非一个团以上兵力绝不出门。

在一片混乱中,贺学甫和孙有亮的“旋风部队”又开始混水摸鱼。他们从卫星情报得知8月15日下午台北有一支神秘车队驶向淡水,经过他们分析,判断很可能是谢浊水在转移指挥部。贺学甫和孙有亮立刻决心采取行动。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三十四章收复宝岛

谢浊水站在沪尾炮台上,呆滞的双眼直盯西方海面如血的残阳。他的最后一次反击也失败了,从台中刚传来解放军的南线部队已突破最后防线的消息便通讯中断。他几乎已经绝望了,失败就摆在面前,肯定不可避免了。在台北,他的安全已堪虞,不少人想拿他的脑袋向解放军输诚,待在那儿,他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看见明天的太阳。

淡水的驻军指挥官们多是他的家乡子弟,应该是可靠的。他所住的沪尾炮台由清军将领孙开华于1876年始建,但炮台未及完工即于1884年中法战争中摧毁。1886至1890年间刘铭传聘德国人重建新式炮台两座,其一为“北门锁钥”,即今日之沪尾炮台。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炮台为日军接管,成为日军炮兵射击演习场,光复之后则由国军接收。

沪尾炮台紧邻淡水高尔夫球场及忠烈祠,前拥观音山,后卫大屯山。炮台内的城墙,通道,练兵场等均以整修回复当年旧貌,通道内并有淡水历史珍贵照片展示。但全石结构的炮台,却配上一个现代化的铁门,显得有些不仑不类!

在山下的鱼人码头,谢浊水的亲信已偷偷准备了几条偷渡用的机帆船,为形势恶化后,逃离台湾所用。

此时,16架武直─13运输直升机载运着贺学甫和孙有亮“旋风部队”第一梯队的129名突击队员、武器装备及油料从基隆桶盘屿腾空而起,通过双溪、瑞芳、万里、金山和三芝等台北县的山区直趋淡水镇。

由于是临时行动,为抓住战机,详细的作战计划来不及拟定。贺学甫和孙有亮知道他们必将面临许多极其复杂的突发状况,不可掉以轻心。他们在直升机上从数据库中调出原先陆战队制定的淡水登陆计划,这份计划有陆战队侦察部队数年暗渡敌岛实地侦察的心血,对淡水地区守敌设于水际和滩头的水泥桩、铁网、钢签、堑沟、地雷、碉堡等七、八道障碍及兵力配置摸得一清二楚,而且对一年间潮汐、风向的变化都详细记录。借助这份计划,贺学甫和孙有亮很快修补了作战计划,并立刻用数据链下发各分队。8月16日临晨1点25分,他们又同第二十四数字化空突集团军侦察部队在三芝的6架武直─12直升机汇合。

1点45分,机载前方监视系统显示出大屯山的轮廓。“黄河、黄河,山鹰呼叫,山鹰呼叫,我们已经到达‘红海1号’,我们已经到达‘红海1号’。”贺学甫激动而略带沙哑的声音,瞬时通过运行在台湾海峡上空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传送到北京总参作战值班室,军委非常关注能否抓住谢浊水。

孙有亮和6架武直─12直升机一直注视着第一梯队在淡水高尔夫球场的陆,他们不停交叉着掠过高尔夫球场,压制着从炮台和观音山及大屯山混凝土防空阵地上射击的台军。尽管如此,机枪子弹还是追逐着滑跑中的直升机,打得飞机周围沙尘飞扬。

突然,一梭高射机枪子弹命中贺学甫和孙有亮座机的左发动机,特级驾驶员小阎果断进行强行着陆。这架武直─13有些不受控制地冲入正鱼贯降落的第一梯队机群中,朝另一架减速旋停的武直─13冲去。如果这两架武直─13直升机交叉相撞,不但高尔夫球场不能被后续大型运输机使用,而且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们也挂了。幸亏没有受伤的武直─13迅速加速,闪过了笨重的贺学甫和孙有亮座机,但无法使直升机停下来,猛地撞在斜坡上。接着小阎开始迫降,此刻密集的火力将右发动机也打坏了,排气管喷出白色的油烟。在悬崖前草地消失几米的地方,他收油门,柔和地后拉驾驶杆,随后接地。此处已脱离了台军机枪火力范围,贺学甫拍拍小阎的肩膀说:“张司令真没推荐错人,没有你,老子这回肯定报销了!”

既然偷袭的目的没达到,贺学甫和孙有亮决定硬干了,在总部的薛皓简立刻批准,除了通知张安涛派出预备队外,还命令总参掌握的战略值班部队第十五数字化空突集团军驰援。6架武直─12直升机立刻放开手脚进行轰炸,并召集附近第二十四数字化空突集团军的夥伴,数架J─11F战斗轰炸机也赶来支援。

乘着台军火力被压制的间歇,16架武直─13运输直升机全部在空旷的高尔夫球场上降落。机组人员正在检修飞机,突击队队员们身穿肩部缝有五星国旗的黑色战地夹克衫、紧身裤、战靴,在银白色月光的映照下,忙碌地从飞机上往下搬东西,另一队人在贺学甫的率领下,马上就向沪尾炮台进发。

沪尾炮台为二重方形城堡,面积约1。5公顷,外围城墙以泥土堆积三丈余高,围绕四周成方型;内墙系以三合土筑成,并有甬道相通为营房。突击队员带钩的折叠梯越过外墙,再用60磅炸药把内墙炸开一道口子,然后冲了进去。等冲进院里时,贺学甫才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头。只有台军几名士兵爬了起来,拿起武器冲着外面扫射了一阵。这时一名战士投出1枚手雷,击中了建筑物,立刻燃起大火,台军的机枪也成了哑巴。队员搜索了每一个房间,没有谢浊水的踪影。

贺学甫终于发现了差错,急忙召唤直升机,并同孙有亮协商,决定两人分头进攻附近的红毛城和有小白宫之称的埔顶洋楼──卫星情报显示那里分别有支防弹车队。借着熊大火,贺学甫清点着自己的突击队员,在确定全体队员到齐之后,急忙下令起飞向埔顶洋楼冲去。这时袭击已开始了8分钟,淡水镇里的台军哇哇叫着,冲出了营门,也向埔顶洋楼奔去,但立即遭到解放军空中支援分队的拦阻,一排密集的枪弹封锁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与此同时,孙有亮和小阎换乘另一架武直─13运输直升机向山下的红毛城进发,楼顶高约12米的巨型旗杆成了醒目的地标。

红毛城原名圣多明哥城,西班牙人为军事需求于1629年建造,外墙厚1。9米,主楼墙高约9米。荷兰人在于1642年打败西班牙人占领此城,时人称荷兰人为红毛,因称此城为红毛城。公元1661年,郑成功驱走荷兰人收复台湾中,此城受到炮火毁坏,后又在1681年重修,并派有驻军,却不能抗拒两年后台湾入清版图的命运。1724年清朝再次重修已倾圯的红毛城,让清军驻扎在此。

英国在1867年强迫清廷订立红毛城永久租约,次年英国迁领事馆于红毛城,并且开始彻底整修此城。加盖了红砖造的门廊及角楼、屋顶的雉堞、地牢内砖墙及二楼内部隔间,并且把主楼外墙涂成红色。所以红毛城全区又分为红毛城主楼及领事馆两部分。

出乎孙有亮的意外,他们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小阎直接把直升机顺利地降落在清水红砖墙围着的两层式洋楼前院中,并小心地避免气浪掀起屋顶的闽南红瓦。突击队员们迅速搜索了所以房间仍一无所获,他们又检查了停在城下嘉庆18年铸造古炮前的车队,也没有丝毫线索。那边贺学甫也是两手空空,于是众人又回到沪尾炮台,此刻这里已成为淡水行动的临时指挥部。“旋风部队”第二、三梯队也已赶到,控制了观音山和大屯山,而且抽出人员在高尔夫球场赶建简易的野战机场。第二十四数字化空突集团军的几支直升机部队也闻风而至,正沿着中正路向东突击,阻滞西援的台军。

几架武直─12直升机从淡水河绕道河畔的捷运公园,用导弹和火箭把淡水捷运变为一片废墟。

薛皓简通过卫星电话听完贺学甫和孙有亮的汇报,冷静地分析道:“从车队还在的情况来看,谢浊水不大可能重回台北……”说话间,李恒拿着最新卫星分析报告匆匆走了进来,兴奋地说:“卫星发现有几艘小船6分钟前离开鱼人码头,很可能是谢浊水要开溜,我超视距雷达和预警飞机已开始连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