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后宫甄嬛传 > 第95章

第95章



转头看见花架上攀着的凌霄花,他又被吸引,声音稚气而任性,叉腰指着小连子道:"你,替我去折那枝花来。"

我却柔和微笑:"母妃为你去折好不好?"我伸手折下,他满手夺去,把那橘黄的花朵比在自己衣带上,欢快地笑起来,一笑,露出带着黑点点的牙。

我命人打了水来,拭尽他的脸上的脏物,拍去他衣上的尘土,细心为他扶正衣冠。他嘻嘻笑:"母亲也是这样为我擦脸的。"

我一愣,很快回神,勉强笑:"是么?"

他认真地说:"是呀。可是母后说母亲病了,等她病好了我才能见她,和她住一起。我就又能跑出去抓蛐蛐儿了,母亲是不会说我的。"言及此,他的笑容得意而亲切。

伤感迅速席卷了我,我不敢告诉这只有六七岁的孩童,他的母亲在哪里。我只是愈发细心温柔为他整理。

他看着我,指了指自己:"我叫予漓。"

我点头:"我知道。"

他牵着我的衣角,笑容多了些亲近:"莞母妃可以叫我'漓儿'。"

我轻轻抱一抱他,柔声说:"好,漓儿。"

他其实并不像传闻只那样资质平庸,不过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的贪玩爱吃。或许是他的父皇对他的期许太高,所以才会这样失望吧。

槿汐在一旁提醒:"娘娘不如着人送皇子回去吧,只怕皇后宫中已经为了找皇子而天翻地覆了呢。"

我想了想也是。回头却见予漓有一丝胆怯的样子,不由心下一软,道:"我送你回宫,好不好?"

他的笑容瞬间松软,我亦微笑。

回到皇后宫中,果然那边已经在忙忙乱乱地找人。乳母见我送人来,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满嘴念着"阿弥陀佛"。皇后闻声从帐后匆匆出来,想来是午睡时被人惊醒了起来寻找予漓,因而只是在寝衣外加了一件外衣,头发亦是松松的。予漓一见她,飞快松了我的手,一头扑进皇后怀里,扭股糖耳似的在皇后裙上乱蹭。

皇后一喜,道:"我的儿,你去了哪里,倒叫母后好找。"

我微觉奇怪,孩子都认娘,皇后抚养予漓不过三五日的光景,从前因有生母在,嫡母自然是不会和皇子太亲近的,何以两人感情这样厚密?略想想也就撇开了,大约也是皇后为人和善的缘故吧。

然而皇后脸微微一肃,道:"怎的不好好午睡,一人跑去了哪里?"说话间不时拿眼瞧我。

予漓仿佛吓了一跳,又答不上来,忙乖乖儿站在地上,双手恭敬垂着。

我忙替他打圆场,"皇子说上午看过的《论语》有些忘了,又找不到师傅,就跑出来想找人问,谁知就遇上了臣妾,倒叫皇后担心了,是臣妾的不是。"

皇后听予漓这样好学,微微一笑,抚着予漓的头发道:"莞贵嫔学问好,你能问她是最好不过了。只是一样,好学是好,但身子也要休息好,没了好身子怎能求学呢。"

予漓规规矩矩答了"是",偷笑看了我一眼。

皇后更衣后再度出来,坐着慢慢抿了一盅茶,方对我说:"还好漓儿刚才是去了你那里,可把本宫吓了一跳。如今宫中频频出事,若漓儿再有什么不妥,本宫可真不知怎么好了。"

我陪笑道:"皇子福泽深厚,有万佛庇佑,自然事事顺利。"

皇后点头道:"你说得也是。可是为人父母的,哪里有个放心的时候呢。本宫自己的孩儿没有长成。如今皇上膝下只有漓儿一个皇子,本宫怎能不加倍当心。"皇后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继续说:"今年不同往常,也不知伤了什么阴鸷,时疫才清,淳嫔就无端失足溺死,恬嫔的孩子没有保住,悫妃也自缢死了。如今连太后也凤体违和。听皇上说宫外也旱灾连连,两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了,这可是关系到社稷农桑的大事啊。"

她说一句,我便仔细听着,天灾人祸,后宫与前朝都是这样动荡不安。

有一瞬间的走神,恍惚间外头明亮灼目的日光远远落在宫殿华丽的琉璃瓦上,耀目的金光如水四处流淌。这样晴好的天气,连续的死亡带来的阴霾之气并没有因为炎热而减少半分。

我见皇后头疼,忙递过袖中的天竺脑油递给她。皇后命侍女揉在额角,脸色好了许多,道:"皇上和本宫都有打算想至天坛祈雨,再去甘露寺小住几日为社稷和后宫祈福。"皇后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后宫的事会悉数交与皙华夫人打理,敬妃也会从旁协助。"

我自然明白皇后的意思,低头道:"臣妾会安居宫中养胎,无事不会出门。"

皇后微微点头:"这样最好。皙华夫人的性子你也知道,能忍就忍着,等皇上和本宫回来为你做主。"她略沉一沉,宽慰我道:"不过你有孕在身,她也不敢拿你怎样的,你且放宽心就是。皇上与本宫来去也不过十日左右,很快就会回宫。"

我宁和微笑,保持应有的谦卑:"多谢皇后关怀,臣妾一定好生保重自己。"

皇后含笑注目我面颊上曾被松子抓破的伤痕,道:"你脸上的伤似乎好了许多。"

我轻轻伸手抚摩,道:"安妹妹赠给臣妾一种舒痕胶,臣妾用到如今,果然好了不少。"

皇后双眸微睐,含笑道:"既然是好东西,就继续用着吧。伤口要全好了才好,别留下什么疤,那就太可惜了。"皇后似有感触:"咱们宫里的女人啊,有一张好脸蛋儿比什么都重要。"

我恭谨听过,方才告退。

《后宫:甄嬛传3》第一部分

五十六、语惊心(1)

九月的凉风,浓了桂子香,红了枫叶霜,亦吹散了些许我浓烈的思子的哀伤,身子也渐渐好了些许。有时候空闲着,想想或许也该去见玄凌,毕竟失去了孩子,他的心里也是不高兴的。何况眼下得宠的那一位,终究也是我的姐妹。

于是遣了流朱去探玄凌是否在仪元殿中,流朱回来却道:“李公公说皇上在御书房看奏章呢。奴婢已经让小厨房准备好了点心,小姐也和从前一样去给皇上送些吃食去吧。”

不知为何,流朱才要开口答我时,心里忽然有些紧张,只盼望着流朱说玄凌不能见我,似乎是有了近乡情怯之感,倒不愿见了。如今听流朱这样亲口说了出来,反而松了口气。想着若这样去了,若是见面尴尬,或在他殿中嗅到了或是见到了属于别的女子的私物与气味。该是如何的情何以堪。若真如此,还是不见罢了。

于是道:“准备了点心也好。让晶清送去给眉庄小主吧。”

流朱急道:“小姐不去看望皇上了吗?”

我淡淡道:“皇上忙于国事,我怎好去打扰。”

流朱道:“可是从前……小姐是可以出入御书房的呀……”

心下微微凄涩,截断她的话头道:“如今可还是从前么?”

流朱一愣,神色也随我黯淡了,遂不再言语。

抬头见窗外秋光晴好,于是携了槿汐一同去散心。初秋的上林苑中,太液池上往往凝结着迷离不散的淡薄水雾,霜后一叠羽扇枫林鲜红如泣血,只残留了一点些微的青色。上林苑百花凋落,仿佛是为了驱散这秋的清冷萧条。满苑中堆满了开得正盛的清秋菊花,金芍药、黄鹤翎、玉玲珑、一团雪、胭脂香、锦荔枝、西施粉、玉楼春,锦绣盛开,色色都是极名贵的佳品,如此艳态,大有一种不似春光而又胜似春光美丽。

我微微一笑,宫中培植的菊花,再名贵,再艳丽,到底是失了陶渊明所植菊花的清冷傲骨。而菊花之美,更在于其气韵而非颜色。所谓好菊,白菊最佳,黄菊次之,红紫一流终究是失了风骨的。

沿着太液池一路行走,贪看那美好秋色,渐渐走得远了。四周草木萧疏,很是冷清,更有无名秋虫唧唧作声,令人倍觉秋意渐浓。只见孤零零一座宫苑,远离了太液池畔宠妃们居住的殿宇,但红墙金脊,疏桐槐影,亦是十分高大,并非普通嫔妃可以居住。不由心下好奇,问槿汐道:“这是什么地方?”

槿汐道:“那是端妃娘娘所居的披香殿。”

我默然颔首。我与端妃虽然私下有些往来,却从未踏足她的宫室拜访,一为避嫌,而来她也不喜欢。

我有身孕时她也十分热络,甚至不顾病体强自挣扎着为我未出世的孩子制了两双小鞋。我甚是感激她的心意,端妃却不喜欢我去拜访。我小产之前,她又病倒了,听闻病得不轻,然而病中仍不忘嘱咐我好生养息。再后来我遇上种种繁难,也顾不得她了。

现在这样经过,加之她又病着,自然不能过门而不入的。遂向槿汐道:“你去扣门吧。”虽是午间,宫门却深闭不开,更有些斑驳的样子。扣了良久的铜锁,方听得“吱嘎”一声,门重重开启。出来的是吉祥,见是我,也有几分惊讶,道:“娘娘金安。”

我心下有些狐疑。吉祥、如意是端妃身边的贴身宫女,很有体面,又是寸步不离的,怎么会是她来开门。于是问道:“你们娘娘呢?”

吉祥眼圈儿一红,含泪道:“娘娘来了就好。”

我心中一惊,匆匆跟着吉祥往里头寝殿走。殿宇开阔,却冷冷清清的,没见到一个伏侍的宫人的身影。不由问:“人都去哪里了?”

吉祥答非所问:“自从几年前咱们娘娘病了,皇后娘娘为了让娘娘静心养病,就把同住着的几位小主迁了出去。所以没有人在。”

我看住她:“那么伏侍的宫人呢,也一同迁了出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