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负才任气】谓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负才使气】见“负才任气”。

【负才傲物】谓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负手之歌】《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后以“负手之歌”指临终前的咏歌。

【负老提幼】见“负老携幼”。

【负老携幼】犹言扶老携幼。

【负地矜才】谓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负芒披苇】犹言披荆斩棘。

【负任蒙劳】谓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负材任气】见“负才任气”。

【负材矜地】见“负地矜才”。

【负阻不宾】犹言负固不服。

【负固不服】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负固不宾】同“负固不服”。

【负屈含冤】见“负屈衔冤”。

【负屈衔冤】遭受冤屈。

【负屈衔冤】见“负屈衔冤”。

【负荆请罪】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背负荆条,谓愿受杖。后以“负荆请罪”为向人赔礼道歉之典。

【负荆谢罪】见“负荆请罪”。

【负重吞污】见“负重含汙”。

【负重含汙】犹言忍辱负重。

【负重致远】负载重物走远路。

【负重涉远】见“负重致远”。

【负俗之累】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负俗之讥】见“负俗之累”。

【负恩忘义】见“负恩背义”。

【负恩背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负气含灵】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负乘致寇】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於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於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於是竞欲夺之。”意思是卑贱者背着人家的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负乘斯夺】语出《易·系辞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负隅顽抗】凭恃险阻,顽固抵抗。

【负罪引慝】谓引咎自责。

【负诟忍尤】忍受指责和怨恨。

【负义忘恩】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负德孤恩】缺少恩义。

【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

【负险不臣】犹言负固不服。

【负险不宾】犹言负固不服。

【负薪救火】抱着柴草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负薪构堂】《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后以“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

【负衡据鼎】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负类反伦】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妇人之仁】谓施小惠而不识大体。

【妇人醇酒】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妇姑勃谿】亦作“妇姑勃谿”。谓婆媳争吵不和。

【妇姑勃谿】见“妇姑勃谿”。

【附下罔上】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附上罔下】谄附君上而欺压臣僚。

【附耳射声】谓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附炎趋热】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附庸风雅】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多含贬义)。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

【附势趋炎】谓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附会穿凿】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附凤攀龙】同“攀龙附凤”。

【附肤落毛】《太平御览》卷七四四引晋范亨《燕书》:“贾坚字世固,弯弓三石馀。烈祖以坚善射,故亲试之。乃取一牛置百步上,召坚使射,曰:‘能中之乎?’坚曰:‘少壮之时,能令不中;今已年老,正可中之。’恪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恪曰:‘复能中乎?’坚曰:‘所贵者以不中为奇,中之何难?’一发中之。坚时年六十馀,观者咸服其妙。”后以“附肤落毛”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附影附声】盲目附和。

【附赘县疣】附生在皮肤上的小瘤。比喻多馀无用之物。

【附赘悬肬】见“附赘县疣”。

【附声吠影】比喻盲目附和。

【附翼攀鳞】同“攀龙附凤”。

【附骥攀鳞】比喻追随于有名望地位的人左右,以使自己成名。

【傅粉何郎】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敢,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以“傅粉何郎”称美男子。②蝶的别名。

【傅粉施朱】搽粉抹红。谓打扮得很妖艳。语出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富可敌国】亦作“富堪敌国”。谓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足。

【富於春秋】谓年少,年轻。

【富面百城】见“坐拥百城”。

【富室大家】泛称广有资财的大户人家。

【富家大室】亦作“富家巨室”。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裕,人民生活安定。
【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富国强民】使国家富裕,民力强盛。

【富国强兵】见“富国彊兵”。

【富国彊兵】亦作“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

【富国强兵】见“富国彊兵”。

【富国彊兵】亦作“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

【富商大贾】亦作“富商巨贾”。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富商巨贾】见“富商大贾”。

【富商蓄贾】同“富商大贾”。

【富堪敌国】见“富可敌国”。

【富贵不能淫】①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②见“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淫】①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②见“富贵不能淫”。

【富贵利达】犹言功名利禄。

【富贵浮云】①《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后因以“富贵浮云”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②谓世事沧桑,变幻无定。

【富贵逼人来】①《北史·杨素传》:“常令为诏,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谓曰:‘善相自勉,勿忧不富贵。’素应声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后以“富贵逼人来”言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②谓富贵能使他人前来靠拢。

【富贵荣华】有财有势,荣耀显达。

【富贵显荣】财多位高,显赫荣耀。

【富丽堂皇】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富轹万古】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腹心之疾】生于要害部位的疾病。比喻严重的祸患。

【腹心之患】比喻严重的祸患。

【腹心相照】犹言肝胆相照。谓人与人之间以赤诚相待。

【腹有鳞甲】《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后因以“腹有鳞甲”比喻心怀险恶。

【腹背之毛】《韩诗外传》卷六:“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后以“腹背之毛”比喻无足轻重。

【腹背受敌】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腹载五车】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因以“腹载五车”喻读书甚多,学识极富。

【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

【腹热心煎】形容心中焦急。

【腹热肠荒】见“腹热肠慌”。

【腹热肠慌】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

                  

G  ~  H  

G  

【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改天换地】改变天地的原状。指从根本上改造大自然,改造社会。

【改玉改行】见“改步改玉”。

【改玉改步】见“改步改玉”。

【改而更张】同“改弦更张”。

【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上正路。

【改曲易调】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改行自新】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改行从善】见“改行为善”。

【改行为善】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改步改玉】亦作“改玉改行”。亦作“改玉改步”。《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