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常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

【饥駈叩门】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驱”。语本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来形容长途跋涉。饥,通“饥”。

【饥馑荐臻】见“饥馑荐臻”。

【饥馑荐臻】谓灾荒接连到来。

【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饥附饱飏】《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飏,遇风尘之会,必有陵霄之志。”后遂以“饥附饱飏”谓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飡渴饮】见“饥餐渴饮”。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至】同“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贫困已极。

【饥寒交凑】同“饥寒交迫”。

【饥肠辘辘】饥饿时腹中辘辘作声,形容饥饿之甚。

【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以形容长途跋涉。

【机不可失】谓时机不可错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

【机不旋踵】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机心械肠】机巧诈变的心计。

【机杼一家】《魏书·祖莹传》:“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后以“机杼一家”谓文章自成一派。参见“机杼”。

【机事不密】谓泄漏机密。

【机难轻失】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机关用尽】犹言费尽心机。

【机关算尽】见“机关用尽”。

【机变如神】机智权变,神妙莫测。

【肌劈理解】比喻立论精辟,析义翔实。

【赍志以没】见“赍志而殁”。

【赍志以殁】见“赍志而殁”。

【赍志而殁】谓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不已。”

【齑身粉骨】犹言粉身碎骨。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阁”。

【汲汲顾影】①惶惶然自顾其影。形容孤苦失望的样子。②指频频地自顾其影。形容洋洋得意的样子。

【汲深绠短】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绠短”喻力不胜任。

【鸡犬不安】见“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谓斩尽杀绝。

【鸡犬不宁】语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譁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鸡犬升天】比喻依附于有权势的家人、亲友而得势。语出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亦作“鸡犬昇天”、“鸡犬升天。”

【鸡犬昇天】见“鸡犬升天”。

【鸡犬相闻】谓人烟稠密。语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桑麻】鸡鸣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农村生活安定。

【鸡犬无惊】见“鸡犬不惊”。

【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之物。

【鸡皮鹤发】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鸡争鹅斗】比喻争吵。

【鸡骨支床】谓瘦骨嶙峋,衰弱之至。

【鸡飞狗叫】犹言鸡飞狗走。

【鸡飞狗走】鸡吓得飞起来,狗吓得逃跑。形容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鸡飞狗跳】同“鸡飞狗走”。

【鸡飞蛋打】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豚之息】比喻微小的收益。

【鸡零狗碎】谓事物零零碎碎,不完整。

【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鸡鸣犬吠】见“鸡鸣狗吠”。

【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狗吠】亦作“鸡鸣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乐业。语出《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焦循正义:“此必时俗语。故《老子》亦云:‘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②形容战乱,变乱。

【鸡鸣狗盗】见“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亦作“鸡鸣狗盗”。①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鸡鸣候旦】见“鸡鸣戒旦”。

【鸡鸣馌耕】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鸡肤鹤发】见“鸡皮鹤发”。

【鸡蟲得失】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蟲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蟲鸡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蟲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改变原意,以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

【鸡蟲得丧】同“鸡蟲得失”。

【屐齿之折】《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兒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后常以“屐齿之折”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跻峰造极】犹言登峰造极。谓登上山峰绝顶。

【鹡鸰在原】《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激贪厉俗】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激扬清浊】见“激浊扬清”。

【激薄停浇】谓遏制浇薄的社会风气。

【激浊扬清】语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

【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

【及时行乐】谓抓紧时机寻欢作乐。语本《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及宾有鱼】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语本《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於义不可及宾也。”

【及锋而试】①《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②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吉人天相】《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后因以“吉人天相”谓天佑善人。相,帮助,保佑。

【吉人自有天相】同“吉人天相”。

【吉日良辰】亦作“吉日良时”。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

【吉日良时】见“吉日良辰”。

【吉光片羽】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毛。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吉光片裘】同“吉光片羽”。

【吉光凤羽】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吉星高照】吉祥之星高照。旧时以为是万事顺遂之兆。亦用于比喻交好运。

【吉祥如意】谓诸事吉利顺遂。

【吉网罗钳】唐天宝初,李林甫为相,任酷吏吉温、罗希奭为御史。吉罗承李旨意,诬陷异己,制造冤狱,时称“罗钳吉网”。事见《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后因以“吉网罗钳”比喻酷吏朋比为奸,陷害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