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爱。

【情急智生】情况紧急时忽然想出了应变的办法。

【情真意切】谓情意十分真切。  

【情逐事迁】见“情随事迁”。

【情恕理遣】以情相恕,以理排遣。谓待人接物宽厚和平。语出《晋书·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情理难容】于情于理都不能容忍。

【情深一往】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情深意重】情意深重。

【情深义重】情义深重。

【情凄意切】谓心境十分悲伤。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情窦初开】谓少年男女刚懂得爱情。

【晴天霹雳】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事情或灾祸。

【擎天架海】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请先入甕】谓请先受审认罪。

【请自隗始】《战国策·燕策一》载:燕昭王即位后,欲招揽贤才,谋于郭隗。郭隗曰:“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於隗者乎?”后遂以“请自隗始”为自荐之辞。

【请君入甕】见“请君入甕”。

【请君入甕】《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唐秋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甕。’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甕”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甕。’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甕”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请将不如激将】谓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鲁庄公弟。庄公去世,子般即位。庆父使圉人杀子般立闵公,后又杀闵公而奔莒。时齐大夫仲孙湫吊鲁回来,对人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庆父喻祸根,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  

【穷不失义】虽穷,礼义不失。《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大失居】谓多而不适用。《易·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

【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穷极思变】指在穷困艰难之时,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极无聊】原指光景穷困,精神无所寄托。现也形容无事可做,无聊至极。宋·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穷寇勿追】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穷困潦倒】生活贫困,失意颓丧。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破了房县,又有一些~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  

【穷理尽性】穷究事理。《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然务为~之学,真知文知精意。”

【穷年累月】谓接连不断,历时久远。《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那都是坐在自己的书斋里,查群籍,翻类书,~,这才脱稿的,然而仍然有‘未详’,有错误。”

【穷鸟入怀】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  

【穷泉朽壤】指埋身之地。晋·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穷山恶水】谓自然条件极差。孙犁《山地回忆》:“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穷奢极侈】荒淫腐化,挥霍无度。《后汉书·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穷奢极欲】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汉书·谷永传》:“穷奢极侈,湛湎荒淫。”严复《道学外传》:“且~,衰将及之。”

【穷鼠啮狸】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汉·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又参见“穷寇勿追”。  

【穷途末路】无路可走。

【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身处绝境而发哀伤。《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穷乡僻壤】荒远偏僻之地。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  

【穷巷陋室】僻陋狭小的住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庄公不能与争名矣。”

【穷形尽相】刻画细致生动,丑态纤微毕现。晋·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清·陶宗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其所以爱之之故无他道焉,不外~,引人入胜而已。”

【穷凶极恶】谓极端残暴凶恶。《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曲波《林海雪原》二八:“最后侯殿坤~,提起嗓子宣布:‘谁也不准埋,谁埋与共产党同罪。’”

【穷阎漏屋】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穷猿奔林】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寻找栖身之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穷猿投林】见“穷猿奔林”。

【穷源竟委】彻底弄清楚事情的始末。《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穷源朔流】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穷则思变】见“穷极思变”。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单影只,无所依靠。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琼厨金穴】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故东京谓郭家琼厨金穴。”

【琼浆玉液】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琼岛春云】即琼华岛。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积水潭》:“海子东浒有琼华岛,亦永乐间赐名。岛之阳为广寒殿,乔松古桧,烟云缭绕。京师八景有‘琼岛春云’,谓此。”明王洪《北京八咏》有《琼岛春云》诗。亦谓北京十景之一。明李东阳《京都十景》诗之一有《琼岛春云》。参见“琼华岛”。  

【琼林玉树】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唐·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琼楼玉宇】①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②华丽的建筑物。③披雪的楼宇。晋·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宋·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

【琼枝玉叶】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琼楼金阙】犹琼楼玉宇。  

【跫然足音】见“空谷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