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拖麻拽布】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

【脱口而出】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脱口成章】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脱天漏网】谓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脱手弹丸】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暢。

【脱白挂绿】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脱胎换骨】道教谓修炼得道,脱去凡胎而成圣胎,换易凡骨而为仙骨。后指诗文等取法前人而化为己出,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脱袍退位】喻去职。

【脱壳金蝉】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脱颖而出】比喻有才能者的才能终能显露出来。

【脱颖囊锥】喻才能出众者。

【脱缰之马】脱掉缰绳的马。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事物。

【橐甲束兵】同“櫜甲束兵”。

【橐驼之技】指高明的栽培技艺。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妥首帖耳】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唾手可取】同“唾手可得”。

【唾手可得】比喻极易得到或成功。

【唾地成文】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唾面自乾】《尚书大传》卷三:“骂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

【唾壶敲缺】见“唾壶击缺”。

【唾壶击缺】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跅弛不羁】放荡不受拘束。《汉书》: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跅幪不羁】见“跅弛不羁”。

【跅弢不羁】见“跅弛不羁”。

                  

W  ~  X  

W  

【挖耳当招】见别人举手挖耳,误认为在招呼自己。比喻由期待过切而产生的误会。

【挖肉补疮】比喻只顾解决眼前问题而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挖空心思】费尽心机。

【瓦查尿溺】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东郭子不应”。

【瓦釜雷鸣】喻庸才显赫。

【瓦解冰泮】瓦器破碎,冰塊融解。比喻失败、崩溃或消失。

【瓦解冰消】见“瓦解冰泮”。

【瓦解冰销】见“瓦解冰泮”。

【瓦影鱼】喻求庇于人。

【瓦器蚌盘】泛指粗陋的食器。形容生活俭朴。

【歪八竖八】杂乱不整的样子。

【歪不横楞】歪斜不正的样子。

【歪心邪意】谓心术不正。

【歪打正着】比喻采用的方法本来不妥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

【歪风邪气】不良的风气。

【外方内员】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外巧内嫉】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外合里应】外面攻打,里边接应。

【外强中乾】见“外彊中乾”。

【外彊中乾】亦作“外强中乾”。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

【外强中瘠】外表上好象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外感内伤】①中医谓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外圆内方】外表随和,内心严正。

【外厉内荏】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

【外宽内忌】谓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外宽内明】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外宽内深】谓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外彊中乾】亦作“外强中乾”。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

【外简内明】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弯弓饮羽】《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李广)出猎,见草上容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后因以“弯弓饮羽”形勇猛善射。

【弯腰捧腹】形容大笑的样子。

【剜肉生疮】犹剜肉成疮。

【剜肉成疮】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剜肉做疮】犹剜肉成疮。

【剜肉补疮】亦作“剜肉医疮”。语本唐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穀。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剜肉补疮”或“剜肉医疮”比喻用有害的手段救眼前之急,不暇顾及后果。

【剜肉医疮】见“剜肉补疮”。

【刓方为圆】《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谮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

【完名全节】谓名节得以保全。

【完璧归赵】战国时,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换璧。蔺相如自愿奉璧出使秦国,并表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入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赵城,乃设法复取璧,派从者送回赵国。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遂用“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玩日愒时】犹言玩时愒日。

【玩火自焚】《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后以“玩火自焚”比喻冒险干坏事的人必将自食其恶果。

【玩世不恭】对现实社会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玩兵黩武】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玩物丧志】谓沉迷于所爱好的事物,而丧失远大的理想。

【玩故習常】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玩时贪日】见“玩时愒日”。

【玩时愒日】亦作“玩时贪日”。谓贪图安逸,旷废时日。

【玩岁愒日】谓贪图安逸,虚度岁月。语本《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玩岁而愒日”。颜师古注:“玩,爱也。愒,贪也。”

【玩岁愒月】同“玩岁愒日”。

【玩岁愒时】同“玩岁愒日”。

【顽父嚚母】《书·尧典》:“父顽,母嚚,象傲。”后因以“顽父嚚母”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顽石点头】语本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后因以“顽石点头”比喻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强,足以使人信服。《续传灯录·圆玑禅师》:“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算来多虚不如少实。”《野叟曝言》一一回:“文相公这一番议论,真可使顽石点头,胜如药饵百倍,了缘师之病,大约可以霍然矣。”

【顽皮贼骨】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顽皮赖肉】见“顽皮赖骨”。

【顽皮赖骨】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顽固不化】①昏昧保守,固执而不知变通。②指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顽梗不化】犹顽固不化。

【顽廉懦立】使贪婪者变得廉洁,使懦弱者能够自立。形容志节之士对社会的感化力量之大。顽,通“忨”。语本《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赵岐注:“顽贪之夫,更思廉絜;懦弱之人,更思有立义之志也。”

【晚节不终】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

【汪洋大海】①广阔无边的大海。亦比喻声势极其浩大。②比喻极多,极丰富。

【亡不旋跬】犹亡不旋踵。

【亡不旋踵】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亡矢遗镞】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谓走失了羊,趕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

【亡命之徒】本指脱离户籍的逃亡者。后泛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人。

【亡秦三户】《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亡国大夫】《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之音】①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