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后因以比喻凭空想象。

【向壁虚构】见“向壁虚造”。

【向声背实】向往虚名而不求实际;注重传闻而背离事实。

【向平之原】称子女婚嫁事为“向平之愿”,子女婚嫁事毕为“向平愿了”。

【巷议街谈】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项背相望】①谓前后相顾。②形容来往之人连续不断。

【项庄舞剑】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象牙之塔】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话。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

【象耕鸟耘】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恆水又东迳蓝莫塔,塔边有池……此中空荒无人,群象以鼻取水洒地,若苍梧、会稽象耕鸟耘矣。”宋无名氏《五色线·游仙记》:“忽到一处,约在瓯阑之间,乃古莽然之墟,象耕鸟耘,人甚知礼,既还复往,沓不可寻。”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象齿焚身】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谓象因有了珍贵的大牙而招致捕杀。后以“象齿焚身”比喻以财宝招祸。

【像心如意】顺心如意。

【像心像意】谓顺遂心愿,合乎心意。

【像心称意】称心满意。

【像心適意】随心所欲。

【像形夺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像煞有介事】谓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

【像模像样】①郑重;隆重。②合格。③体面好看。

【橡皮钉子】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橡茹藿歠】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橡饭菁羹】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枭心鹤貌】比喻心恶貌善。

【枭俊禽敌】犹言杀敌致胜。禽,同“擒”。

【枭首示众】斩首悬示于众。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枭视狼顾】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哓音瘏口】“哓”念xiāo;“瘏”念tú。犹言舌敝脣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

【枵腹从公】饿着肚子办理公事。

【枵腹终朝】谓终日饿着肚子。

【逍遥自在】见“逍遥自得”。

【逍遥自娱】谓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逍遥自得】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语本《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逍遥事外】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逍遥物外】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逍遥法外】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鸮心鸝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鸮鸟生翼】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鸮鸣鼠暴】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宵鱼垂化】《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於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闇行,若有严刑於旁。’”并见《淮南子·道应训》。后遂以“宵鱼垂化”为颂扬地方官善于教化之典。

【消息盈冲】见“消息盈虚”。

【消息盈虚】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

【消声匿迹】本作“消声灭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消声匿影】见“消声匿迹”。

【消声灭迹】见“消声匿迹”。

【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销神流志】消耗精神,丧失意志。

【销魂夺魄】犹言失魂落魄。形容心态、神态失常。

【销魂荡魄】见“销魂夺魄”。

【销声匿迹】见“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隐藏声音和踪迹,不公开露面。

【销声匿影】见“销声避影”。

【销声避影】犹言销声匿迹。

【销声敛迹】犹言销声匿迹。

【霄鱼垂化】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后因以“霄鱼垂化”来称赞官吏的德政。

【小小不言】犹微不足道。

【小手小脚】形容不敢放手做事。

【小心谨慎】谓说话、做事非常慎重。

【小心翼翼】①恭敬谨慎。②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小巧玲珑】形容物体小而精致灵巧。

【小肚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局。

【小枉大直】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小往大来】①指阴暗面逐渐消逝,光明面逐渐增长。②借喻商人以微本牟取暴利。

【小受大走】谓轻打就受,重打就逃开。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语本《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小屈大申】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小时了了】谓年幼时聪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后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人不能因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成就。

【小恩小惠】为了笼络人而给的小利。

【小家碧玉】《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碧玉歌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碧玉原为人名。后以“小家碧玉”称小户人家的美貌少女。

【小异大同】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小国寡民】谓国小民少。

【小鸟依人】唐太宗评论功臣,谓“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於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见《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后以“小鸟依人”喻小孩或年轻女子的娇稚可爱。

【小脚女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

【小道消息】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小试锋芒】稍微显示一下本领。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人的才干、技能。

【小廉曲谨】小事上的廉洁谨慎。意指拘于小节,不识大体,故言小、曲。

【小丑跳梁】指微不足道的坏人上窜下跳,兴风作浪。

【小题大作】见“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亦作“小题大作”。①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叫“小题”,以“五经”文句命题叫“大题”。“小题大作”本谓以五经文之法作四书文,后引申为拿小题目作大文章。②喻把小事渲染得很大,或当作大事来处理。有不值得、不恰当的意思。

【小黠大痴】好弄小聪明而实际上很愚笨。

【小惩大诫】①谓稍加惩罚,使接受教训,不至犯大错误。语出《易·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②小的或大的惩诫。

【晓行夜住】见“晓行夜宿”。

【晓行夜宿】亦作“晓行夜住”。白天趕路,晚上投宿。

【晓风残月】①谓晨风轻拂,残月在天,情景冷清。常借以抒写离情。②“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宋柳永《雨霖铃》词中名句,后用以指代词曲。③指婉约的诗词风格。

【孝子顺孙】对父母先人孝顺的兒孙后辈。

【孝子爱日】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孝子慈孙】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孙后辈。

【孝子贤孙】犹言孝子顺孙。

【校短推长】见“校短量长”。

【校短量长】亦作“校短推长”。谓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效犬马力】效劳的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