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笑一颦】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一笑了事】见“一笑了之”。

【一笑千金】一笑价值千金。极言美人一笑之难得。

【一笑百媚】形容美人的笑态。

【一笑置之】轻蔑地一笑,把它搁在一边。表示不予理会。语出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一倡一和】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倡三叹】《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一倡百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极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一息尚存】还有一口气。意谓还活着,生命尚未终止。  

【一息奄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

【一射之地】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一般见识】谓同样浅薄或缺少修养。元·关汉卿《鲁斋郎》一折:“若知是我,怎么敢骂我不和你一般见识。”《水浒传》一四回:“小人也知那厮胡为,不与他一般见识。又劳保正远出。”《红楼梦》六O回:“姨奶奶不必和他小孩于一般见识,等我们说他。”,

【一般无二】完全相同,毫无两样。《西游记》七一回:“跷蹊!跷蹊!他的铃儿怎么与我的铃儿一般无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仔细一想,却与摘珠一般无二,心下想道:‘家里打了两年没头官司,他却在此。’”

【一针一缐】比喻细微的东西。缐,亦作“线”。

【一针见血】①比喻言辞直截简明,切中要害。②比喻行动迅速果断,能立见功效。

【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一脉同气】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脉相承】见“一脉相传”。

【一脉相通】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一脉相传】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脉香烟】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一高二低】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一席之地】铺一张坐席的地方。后多指一点点地方或一个位置。

【一病不起】谓卧病后日见沉重,终至死亡。不起,用作死的婉辞。

【一家一火】谓所有家当什物。

【一家一计】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一家之作】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辞】同“一家之言”。

【一家老小】谓全家人。

【一家眷属】本指一家人,后以喻同一格局。

【一家无二】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一纸千金】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一纸空文】一张空头文书。指只是写在纸面上而不能兑现的条约、规定、计划等。

【一现昙华】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一接如旧】犹言一见如故。

【一而光】见“一扫而空”。

【一扫而空】一举扫除净尽。

【一乾二净】①犹言罄尽。形容一点不剩。②形容整洁干净。

【一厢情原】见“一相情原”。

【一晦一明】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一败如水】形容军队大败,犹水洩地不可复收。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机回广东去了。”

【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一唱一和】见“一倡一和”。

【一唱三叹】见“一倡三叹”。

【一唱百和】见“一倡百和”。

【一国三公】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一偏之见】偏于一面的见解。

【一偏之论】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得之功】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一点见解。常用作谦辞。

【一得之愚】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一贫如洗】穷得一无所有。形容贫困之极。

【一脚不移】借喻坚定不移。

【一毫千里】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氂,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毫不苟】犹一丝不苟。

【一毫不差】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毫不染】犹一尘不染。

【一望而知】一看便知。形容显而易见。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十分辽阔。

【一望无边】见“一望无际”。

【一清二白】①谓非常清白。②见“一清二楚”。

【一清二楚】非常清楚。

【一清如水】①喻廉洁。②喻空荡荡无人。

【一视同仁】原指对百姓一例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不分厚薄,同样待遇。

【一张一弛】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古时常以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紧有松,劳逸结合。

【一阶半级】指低微的官职。

【一阶半职】同“一阶半级”。

【一隅三反】《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一隅之见】片面的见解。

【一隅之说】片面的说法;偏见。

【一琴一鹤】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一场春梦】本喻世事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

【一壸千金】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一搭一档】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一搭两用】一物二用。

【一挥九制】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一挥而成】同“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报秋】同“一叶知秋”。

【一落千丈】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

【一朝千里】犹一日千里。

【一朝之忿】一时激发的愤恨。

【一朝之患】突然发生的祸患。

【一栖两雄】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一跌不振】同“一蹶不振”。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

【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一无所能】一点本领也没有。

【一笔不苟】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一笔勾消】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一笔勾销】见“一笔勾消”。

【一笔勾断】同“一笔勾消”。

【一笔抹杀】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摋】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煞】一笔全部抹掉。常喻轻率地全部否定。

【一傅众咻】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一饭千金】汉韩信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

【一饭之德】喻微小的恩德。

【一饮一啄】《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谓鸟类饮食随心。后亦泛指人的饮食。

【一劳久逸】见“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亦作“一劳久逸”。谓劳苦一次,可望永安。语本汉扬雄《谏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蹔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而不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