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有风有化】谓有教育意义。

【有恃毋恐】见“有恃无恐”。

【有恃无恐】有了依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语本《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义方。”

【有勇无谋】只有勇气而无谋略。

【有耻且格】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

【有根有底】犹言有根有据。

【有气没力】见“有气无力”。

【有气无力】形容委顿虚弱或无精打采。

【有气无烟】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语出《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传:“紊,乱也。”

【有条有理】整齐有序,层次清楚。

【有案可查】谓有文件可查考。形容证据确凿,无可否认。

【有案可稽】同“有案可查”。

【有教无类】不论贵贱贤愚都给以教育。

【有眼无珠】比喻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有眼无瞳】同“有眼无珠”。

【有过之无不及】谓相比起来,只有超过而没有趕不上的。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有脚阳春】亦作“有脚阳春”。对官吏施行德政的颂词。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有脚阳春】见“有脚阳春”。

【有朝一日】谓将来有一天。

【有棱有角】①喻为人有锋芒,有主见。②形容表情严峻。

【有无相通】互通有无,互相接济。

【有备无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灾祸。

【有隙可乘】亦作“有蠙可乘”。谓事情有漏洞可以利用。

【有损无益】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化产生不良的影响。多用于指摘男女关系不正常。

【有脚阳春】见“有脚阳春”。

【有蠙可乘】见“有隙可乘”。

【有闻必录】把听到的都记下来。

【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有机可乘】谓有机会可以利用。

【有头有尾】①有开头,有结尾。形容连贯完整,清楚明白。②犹言有始有终。

【有头有脑】喻有头绪,有条理。

【有头有脸】有脸面,有身份。

【有头没脑】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

【有头无尾】①有开头,无结尾。指不连贯,不完整。②喻做事有始无终。

【有头无脑】形容蠢人。

【有嘴没心】见“有嘴无心”。

【有嘴没舌】形容不善言辞。

【有嘴无心】犹言有口无心。

【有钱有势】谓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有声有色】①形容叙述、描绘或其他表现生动、精采。②谓丰富多采。

【有声没气】见“有声无气”。

【有声无气】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有声无实】犹言有名无实。

【牖中窥日】由窗内看日,所见昭著。喻学识简要则易清通明白。

【又生一秦】谓又造成一个强敌。

【又作别论】见“又当别论”。

【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又弱一个】又丧亡一个。旧多用为悼人去世之语。

【又当别论】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右军習气】谓作书一味摹仿而无创造。

【右翦左屠】谓歼灭净尽。

【诱秦诓楚】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诱掖奖劝】引导扶持,奖励劝勉。

【诱敌深入】引诱敌军深深地进入已方地区以利围歼。

【狖轭鼯轩】“狖”念yòu。形容极其灵巧的车马。

【褎然举首】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

【褎如充耳】褎yòu: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迂谈阔论】犹言高谈阔论。

【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战国策·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详见“居安思危”。

【于今为烈】谓所谈之事古已有之,不过如今更为厉害。

【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予齿去角】谓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予取予求】①从我处取求。②引申为任意索取。③犹言随心所欲。

【予取予夺】见“予取予携”。

【予取予携】从我处掠取。

【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余杯冷炙】指吃剩下来的酒食。

【余波未平】指某一事件虽已结束,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余风遗文】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

【余膏剩馥】见“残膏剩馥”。

【余烬复燃】见“死灰复燃”。

【余妙绕梁】见“余音绕梁”。

【余声三日】语出《列子·汤问》:“(韩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后因以“余声三日”形容乐声余韵无穷,不绝于耳。

【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厌嫌之物。《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余桃啖君】《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口:‘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向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以“余挑啖君”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余味无穷】诗文、歌曲或食物耐人回味。

【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亦作“余霞散绮”。

【余霞散绮】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堪赏,圆月摇金,余霞散绮,五云多处易昏黄。”亦常用来评论文章结尾有不尽之意。详见“余霞成绮”。

【余响绕梁】见“余音绕梁”。

【余腥残秽】指吃剩的食物。

【余业遗烈】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余音绕梁】①《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后因以“余音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②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余音缭绕】见“余音绕梁”。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余勇可贾】《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买也。言己勇有余,欲卖之。”又《隋书·宇文庆传》:“从武帝攻河阴……中石■坠,绝而后苏。帝劳之曰:‘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后因以“余勇可贾”谓尚有未用尽的勇力可以使出来。

【余韵流风】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余子碌碌】余子:其他的人。谓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后汉书·称衡传》:“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明·袁宏道《瓶花斋集之九·尺椟·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足观者。”

【盂方水方】水因器而成形,盂器方,水也方。比喻上行下效。《苟子·君道》:“君者槃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韩非子·外储说上》:“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鱼水和谐】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鱼水相投】犹言鱼水和谐。

【鱼水相懽】犹言鱼水和谐。

【鱼升龙门】同“鱼化龙”。

【鱼目混珍】见“鱼目混珠”。

【鱼目混珎】见“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

【鱼目间珠】见“鱼目混珠”。

【鱼生空釜】同“鱼釜尘甑”。

【鱼死网破】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

【鱼米之地】见“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地方。

【鱼沉雁杳】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鱼沉雁渺】同“鱼沉雁杳”。

【鱼沉雁静】同“鱼沉雁杳”。

【鱼沉雁杳】见“鱼沉雁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