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侠空梦 > 第39章

第39章



于飞龙乘兴又跟他聊起了巴蜀的民生。

店铺老板苦笑一声,道:“现今的年月真是不好说,我也活在这世上四十多年啦!总之没见到过什么好光景,唐末那会儿剑门节度使王建父子当权,每年都他娘的收税,连生火做饭也得给官府交钱,害的我们这些小老百姓都跑到山上躲了起来,白天在山上躲,到了夜里才敢回家,日子都没法过,粮价一天一个价,每天能吃顿半饱的饭就烧高香喽!有钱的爷们倒是每天也能吃上肉,不过是人肉。”

于飞龙闻听不觉打个哆嗦,问道:“人肉是从哪里来的。”

“卖儿买女的父母到处都是,您说人肉是从哪儿来的呢?饥饿之人只要刚死,就会被周围的饥民给分食了,生吃熟食都有,人嘛!饿极了比牲口还牲口,官府只知收钱,对平民百姓的生死连管也不管,亲儿食亲娘的肉,老子把儿子杀死煮了吃的事常有,亏我是个生意人靠这小店做买卖挣点钱还能维持,刚才收客爷那么多银子,请您别见怪,我也是为了生计,家里还有十好几口人让我养活呢!”铁匠铺老板说此事时,一脸的无奈,言语中带有几分麻木。

于飞龙又问道:“巴蜀百姓就没有造反的吗?”

“有,当然有,成都剑阁这一带,每年都得闹百十起民变,可造反又怎样?普天之下顺民还是多的,自家个扫门前雪,谁管他人瓦上霜。闹一起民变官府就要不分青红皂白杀一大片,官军杀闹事得饥民时,手中的钢刀是咔嚓的快,手起刀落就是一条小命玩完,您说官军那么狗狂,民变能闹大吗?我就当了几十年顺民。”

店铺老板吐了口唾沫续道:“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形势比早二年好点,北边河东的李大王(李存瑁)派了两位大将军孟知祥与郭崇韬率兵打进成都,把狗养的王家灭了,王建的儿子王洐也宰了,真替我们巴蜀百姓出了口恶气,孟将军自进城以来对百姓秋毫无犯,河东兵对我们老百姓也挺客气,以前王家在巴蜀所立的屁税全废了,今年我们这儿大旱粮食绝收,孟将军又从中原带来了几十万担粮食给没粮的农民分了,他真是个好人。”

老板说着面上还带有喜庆之色,于飞龙闻听心中道:难道孟知祥还是个好官?如此说来他就是真反了,我也不能替皇上办他,不然良心不安。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店伙计已将宝刀给整好了,于飞龙接过刀看了一下刀背,上面的字果然没了,可是刀身上却多了六个字上面铸着“大爷金刀无敌”。这是伙计特意加上的字,他看后很满意,临走时又扔给店老板一定银子全当是赏钱。

于飞龙向路人打听到了孟知祥的住所,知道就在城中以前王建的大蜀国皇宫中。

他本想直接找孟知祥,当面向他质问为何要要向户部索要钱粮之事,后又觉此举不妥,因为他是明宗皇帝密派来办事的,如果直接去找未免太招摇。于是便在午夜时分,约二更天时夜创皇宫秘访孟知祥。

成都城的皇宫没有洛阳的雄伟,宫墙也没洛阳的高,于飞龙仗着自己会轻功,轻松的越过宫墙来到宫内,在皇宫的屋顶上,于飞龙小心谨慎的寻找孟知祥的住所,他寻到皇宫的大殿时,发现这里灯火通明。

于飞龙窜到房顶拔开上面的瓦块向下偷看,就见下面一位已过不惑之年中年人,正坐在一把椅子上看书,旁边是一位身着挥袍手持拂尘,年纪在七十岁上下的道士,正在跟他讲什么事。

他看了那道士一眼,差点没叫出声,他认得这道士,此人便是青城派的掌门何昌。于飞龙心想:何道爷是江湖中人,怎么会与官军有勾搭。便俯下耳朵偷听他们说话。

只听何昌道:“孟将军如此苦学我道家之学,令贫道真是感动,都二更天了还不知休息。”

中年人道:“道长有所不知,,我孟知祥从小就是穷小子,没读过几天书无学问,只知打打杀杀,此次入川闻听何道爷在巴蜀学问最深,便将您从青城山请来教我学问,今日偶读您送我的‘道德经’颇感受益匪浅,没想到道家居然还有如此深奥的书籍。”

何昌道:“将军仁者之人,领兵来我巴蜀后,爱民如子实是百年来未有,这部‘道德经’是我道家祖师老子过函谷关时所做,讲的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放眼天下像将军您这样的人物,实在不多。”

“道长过谦啦!我是贫家出身,自知穷人家的苦处,此次领兵入川,只是做了几件是人做的事,实是应该,不然就对不起老天给咱的这张人皮。”孟知祥道。

于飞龙听了心中便觉孟知祥是个好官,忽然就见房内进来一名士兵对孟知祥道:“报将军,朝中任圜任大人有信来到。”

孟知祥接过信后命士兵退下,自己打开信件一看,便摇头苦笑叹气。何昌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便问道:“将军因何叹气?”

孟知祥道:“道长也不是外人,我就告诉您吧!信上说朝中有人说我聚兵意图谋反,想割据蜀地为己有,不多日前当朝宰相安重悔上书朝廷,说我向户部索要钱粮并以此为证告我,真是什么东西,今年巴蜀大旱,我是从户部要了银子与粮食,可那是赈济灾民用的,是为皇上挣民心安定局势,不然又得让老百姓饿肚皮。”

“呵呵,这是常有之事,功臣良将遭人嫉呀!”何昌摸着胡子道。

于飞龙在房顶听了真切,心想:孟知祥算来却是个贤良,能与何道长这个专杀贪官之人交往的官,心眼绝对不坏,看来我还是  尽快离开这儿,免得让人发现行踪。

于飞龙顺着原路出了皇宫,当夜便直返洛阳。

五日后他回到京城,不及休息,就直接进入皇宫面见皇帝,将所见所闻报与他听,明宗皇帝听后点头道:“很好,看来孟知祥却无反意,不过我还是要防范点,派个监军去监视他。”

于飞龙听后,心中骂道:老小子真毒,孟知祥为你尽力守家产,你还不信任他,要是把孟知祥真逼的造反了,看谁负责任。

明宗续道:“儿呀!此次你去巴蜀刺探孟知祥有功,我该赏你什么呢?”

于飞龙心想:还没见过皇帝微服出巡是什么样,倒不如让他到民间去了解民间疾苦得了。就说道:“皇上您就赏我一次陪你出宫散心的机会吧!看看花花绿绿的世界放松一下心情。”

“这注意不错,朕准,说实在的,当了这么多天鸟皇帝,也真烦透了,出门看看我子民的生活也是蛮不错的,三日后就出发。”

“谢皇上恩典。”

“你小子少给我来这套。。。套。。。”说着明宗忽然眼一黑栽倒在地晕了过去。

于飞龙当场吓得大呼:“太医,快叫太医,皇上昏倒了。”

第二十二节  皇帝的脑子

皇宫中的冬暖阁内,一张宽大的龙床上明宗皇帝趟在那里,他半睡半醒双眼微闭,于飞龙站在傍边伺候着。

闻听明宗病倒的消息后,文武百官都来到宫中探望,李从珂、安重悔等人都来了,众人在冬暖阁内候着,百十双眼睛盯着明宗皇帝,每个人的脸上表情都异样的严肃,里面还夹杂着几分恐慌,仿佛天要塌下来似的。

宫中的太医手中拿着跟绳子,栓在明宗的手臂上,说是给他把脉,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悬丝诊脉”。太医一边用左手拭去脸上流下的汗水,(他是怕的)一边做作样子的口中阵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此刻太医的心中想到:当皇上的太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自古以来凡与皇帝瞧病都是提着脑袋行医,病看好了没事,病要是看不好就得人头落地,此次皇上犯病给他把脉,太监不让搭,非说龙体不是凡人所能摸,硬是让我拿绳子把脉,妈啦把的,这此皇上的病我看好了,就回家辞官种地去,真不知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干这破差使,妈的。。。。。。

太医向明宗询问了这几天吃了什么东西,明宗说吃了油炸之物,太医听后长出一口气道:“皇帝此次乃小病,无大碍,不用吃药只需静养几日便可。”

百官听闻皇上无恙,便齐声跪下,道:“吾皇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宗摆手道:“众卿都别放空屁啦!皇上也是常人,只要是人就要生老病死,什么万岁不万岁的,只有王八乌龟才活一万岁,朕要能活到七十就烧高香了。”

明宗让众人起身后,强打精神坐了起来,道:“众卿都回去吧!朕没事了。”

宰相冯道跪下奏道:“皇上此次臣来还有一事要奏。”

“讲。”

“陛下如今年已六旬,该是立太子的时候了,往昔朱梁便是因皇位而闹的分崩图列,卿皇上早做定夺。”

此言一出,屋中百官也都跪下道:“请皇上早做定夺。”

这次连安重悔都没有反对,他也站在众朝臣一边。

明宗听后登时便两行浊泪留下,哭道:“你们这次来难道是要逼宫不成?当初你们立朕作皇帝时可没说要我立太子呀!现今你们逼着朕立太子用意何在?莫不是闲我李嗣源老了不成?”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众臣都跪了下来。

明宗沉思一会道:“你们说让我立谁为太子?”

“秦王李从荣。”

“对,是秦王殿下。”

“他娘。。。。。。”明宗听后差点没骂出声,当时就怒火中烧,其实明宗心中早有人选,此人就是潞王李从珂,因为李从珂是他几个儿子中年岁最大的,与他感情最深,数十年来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几次救自己于危难,连他登皇位时李从珂也有功,虽不是他的亲生子,可却是他一手带大的,而且李从珂的母亲魏氏还是他的一个嫔妃。

秦王李从荣是他的嫡长子,一生下来便有奶妈抚养长大,不会领兵打仗,只知吃喝玩女人,人称“小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