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兵道 > 第十三章(1)

第十三章(1)



        蒋禹尧属于新时期的军官,与老军官最大的区别是他有一张军事院校的毕业证书,符合“四有新人”的标准。但蒋禹尧努力减小这个区别,想尽办法融入老军官的圈子中去。老军官们大都对文化人天生有一种尊敬,只要你不迂腐不咬文嚼字不自命清高,很容易打入他们的圈子。蒋禹尧做得很成功,短时间内他就说话不干不净有了带口语,也学会讲个荤笑话。军官们说,这个学生兵不错,是文化人里的粗人。有文凭再有了群众基础,蒋禹尧接任侦察科副科长就顺理成章了。就在旅司令部给侦察分队下达正式编制命令改称侦察连的当月,蒋禹尧接任侦察科副科长,副营职待遇成了梁伟军的顶头上司。

        从此蒋禹尧去侦察连的次数就多起来,每周都要去上一两趟。看训练、看内务、看卫生、看菜地、看伙食,但只看不说既不批评也不表扬。侦察连刺儿头多,有时忍不住犯个小错误被他撞上,有时一笑了之,有时发上一支烟善意地批评几句。战士们觉得蒋禹尧平易近人,根本不怕他,有些什么不满意的事儿私下里也敢对他说说。

        梁伟军正忙着制订下一步的训练计划,每天忙得脚后跟踢后脑勺,恨不得睡觉也能抓着笔写东西。碰上蒋禹尧在营区里转悠,打个招呼擦肩而过各忙各的,从没多想。偶尔,蒋禹尧留在侦察连吃饭,梁伟军还会嘱咐炊事班加个菜,两人之间相处得很融洽。但周鹏飞觉得不对劲,提醒说:“小心有人‘摘桃子’。”梁伟军笑着问:“摘你你去吗?”周鹏飞说:“连长,战士们对蒋参谋挺热乎,他在走群众路线。我私下认为,你对我有知遇之恩,但战士们对换个领导并不在意,尤其是这个领导平易近人。”梁伟军拉下脸批评说:“你小子哪来的这些花花肠子,把心思用到训练上去。”周鹏飞说,“连长,我周鹏飞自认不是奸盗之辈,在你手下能体现我的价值,如果你走了估计我不会再被欣赏,话搁在这儿供你参考,觉得没用你就当我放了没滋没味的屁。”

        周鹏飞为人清高,对拍马溜须之类的言行很是反感。他能说出这些话必定有感而发。蒋禹尧再来侦察连,梁伟军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果然发现他和战士们打成一片,甚至有些战士犯了原则性的错误,他也不批评。梁伟军挠挠头,心想蒋禹尧从来没带过兵可能没有经验,又想军官平易近人没什么错,自己也讨厌装腔作势的军官,也就一笑了之。

        星期天,梁伟军命令肖路带着射击没有达到优秀标准的战士出小操,命令大瓢去给班长们讲硬气功,干部们集中听周鹏飞上军事理论课。他去炊事班转了一圈,把班长叫出来问:“今天早上怎么只有咸菜没有鸡蛋?”

        班长撩起围裙擦着湿淋淋的双手说:“连长,咱连的实际情况你也清楚,猪圈里是猪崽,菜地里刚秧上苗,要啥没啥,战士们的伙食有标准,每天就那么俩钱,实在没办法啊!”

        “司务长知道吗?”

        班长说:“知道,我们商量了半天也没个主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买菜买肉都要钱啊!不瞒你说,这个月咱们已经超支了。”

        梁伟军摆摆手说:“行了,不用发牢骚,钱的事我来解决,中午先见点儿荤腥,训练量这么大战士们身体受不了。”

        梁伟军回到连部,翻遍身上所有口袋加上存折上的钱,才凑了不到二百块钱,这点钱勉强能支撑全连两三天的副食供应。还有一个星期才到月底,剩下的那四五天怎么办?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才发现钱真是个好东西!”梁伟军和连值班员打了声招呼,出了连部直奔旅部家属院,找已经是后勤部部长的李常贵想办法。

        李常贵正在院子里侍弄他那两畦蒜苗,看到梁伟军走进小院,扶着锄把说:“你要是来看老连长,我欢迎!如果来要钱,免谈!”

        梁伟军苦笑着说:“老连长,你莫非会神机妙算,你怎么知道我会来要钱?”

        “看看,让我说中了不是!坐吧!”李常贵放下锄头,洗了手,坐到葡萄架下的小桌边拿起茶壶给梁伟军倒了杯茶说:“你们基层连队的干部找我还能有什么事儿,一是要物二是要钱,除了这两件事,你们谁还能想起我来?”

        梁伟军脸上一红说:“老连长,我这不是来看您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