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纪晓岚全传 > 第20章

第20章





此后不久,纪晓岚便与戴震结成了莫逆之交,两人唱和不断,互相切磋,互相砥励,学识日进。这年冬天,纪晓岚出资,将戴震的一部《考工纪图》,付梓刊行。戴震后来成为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史学家,与当时纪晓岚、钱大昕、卢文弨、朱筠、王鸣盛、王昶等人的帮助和影响,是分不开的,这是后话,兹不赘述。

话说这年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圆明园中春光明媚,景色宜人,桃红柳绿,燕舞莺啼,是皇家园林中的最佳时季。

这天,乾隆皇帝传命纪晓岚伴御驾,到这里观赏春天美景。看到园中那到处依依飘荡的柳丝,娇妍盛开的桃花,乾隆皇帝一时兴起,口中吟道:风吹杨柳千枝动,雨打桃花万朵遥皇帝觉得两句对仗工整,摹景与意颇为佳绝,满意地回头问纪晓岚:"卿以为此联如何?"纪晓岚知道皇上好胜心强,喜欢高人一等,若说此联很好,皇上自然高兴,可是显露不出自己的才华;若说不好,又怕惹恼圣上,降罪下来吃不消啊!纪晓岚想到这里,有了主意,随即说道:"圣上之联,美则美矣,只是未尽善也。"乾隆听了这话,果然心中有些不太愉快,但不露声色,仍然用平静的语气问道:"何以言之?"“似有矫揉造作之嫌,为臣妄言,不知妥否。"纪晓岚小心翼翼地说道。

"卿详细说来,朕倒要听听。"乾隆面露不悦之色。

纪晓岚看在眼里,心想我必须让皇上高兴起来,便小心谨慎地答道:"臣以为失之粘滞,僵而不活,且'千''万'二字,概而言之则可,细推则不妥。若虽弱小之孤树,则无'千'‘万'之可言;若是丛林密株,则又不只'千枝''万朵',况且,风雨之中,谁也不去计数。"乾隆听着,觉得有道理,但又不肯罢休,又接着问道:"以卿之见呢?"“臣以为每句只动一字便妥。把'千枝''万朵',改为'枝枝''朵朵',这样就成了:风吹杨柳枝枝动,雨打桃花朵朵遥有多少枝,即多少枝动;有多少朵,即多少朵遥如此改动,则前弊尽除,且能尽陛下本意啊!"乾隆这回笑了,知道纪晓岚在玩弄文字游戏,但仔细推敲,确有道理,于是点头表示赞同。

几天过后,乾隆皇帝带纪晓岚等一帮臣子,到郊外踏青春游。只见在明媚的春光中,耕人遍野,牛羊满坡,村妇在门前纺纱,村姑在树旁挑绣。南来北往的行人络绎不绝,骑驴赶车的悠然而行,旷野上回荡着悠扬婉转的歌声。真是鱼游于池,燕翔天空,莺啼树梢,桃花含笑,柳枝绽翠,禾苗碧绿,草色青青,一幅太平景象,盛世风光。

在一帮大臣的簇拥下,乾隆皇帝看到如此美景,心中十分畅快。大臣们不停地颂扬圣天子仁明有道,故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乾隆皇帝听得有些飘飘然了。纪晓岚此时也不甘落后,和大臣们竟相显露事君媚上的本领。他看好一个机会说道:"陛下,宋人讲'万紫千红总是春',确实不虚啊!"乾隆兴致很浓,点头说道:"是啊,如此良辰美景,虚度了实在可惜。朕命卿作一首咏春诗,每句至少嵌上两个'春'字,卿以为如何?"纪晓岚欣然从命,略加思索,脱口吟道: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

春日临窗写春字,

春闺女子绣春罗。

"好!好!"纪晓岚吟诵刚罢,大臣们便齐声喝彩,乾隆皇帝也点头称善。大家都十分喜爱他敏捷的才思。

乾隆回味着纪晓岚的诗句,心中越想越喜爱这个年轻的翰林。自从那次在西暖阁让他对句以后,已经几个月了,乾隆几次命题,纪晓岚都是从容应答,还没有难住过他,这时皇上倒想出题难他一难。

乾隆君臣一行,越游兴趣越浓,吃过午饭,又转了几个山村,不觉间已是日薄西山,便拨转马头,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走着走着,乾隆从御辇中望见前面天空,有一只白鹤横空飞过。乾隆皇帝灵机一动,吩附传唤纪晓岚来到御辇旁边,对他说道:"爱卿才思敏捷,出口成诗,朕这次给你出上一题,你可否张口咏出一首诗来?"“臣愿遵旨,请圣上出题吧!"纪晓岚口中虽然这样奏道,但心里有些惊慌不安,暗暗思忖道:皇上这不是变着法地考我吗?我须小心侍候才是。

乾隆指着天空中远去的白鹤说道:

“就用天空的白鹤为题吧。"

纪晓岚不暇思索,立刻吟道:

万里长空一鹤飞,

朱砂为顶雪为衣。

纪晓岚正要接着往下吟来,乾隆突然开口说道:"卿说错了,你看,那不明明是只黑鹤吗?怎么说成白的?"纪晓岚看天空的白鹤已远去,在暮色中看去,只是一个灰点了。于是赶快转口,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

乾隆立刻高兴地说道:"爱卿才思敏如闪电,真是天下奇才啊!"纪晓岚听了这话,一颗悬着的心,才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心想以后要少在皇帝面前卖弄才学,否则不知那天让皇上难住,下不了场事小,弄不好得个罪名可就吃消不弃啦。

人怕出名猪怕壮,纪晓岚在这时想有所收敛也来不及了,不但皇上有和他唱和的兴趣,就是京城百官也都听说纪才子文思敏捷,从来没有被人难住过,个个兴趣盎然,争相为他出题,请他题诗,成为一时乐事。皇上本是个喜欢显示才学的性格,更是兴致勃勃,常想出个题难倒他,以表明天子的高明。

这天,乾隆皇帝把纪晓岚召进宫中,看着他含笑不语,一时间让纪晓岚摸不清原由。

纪晓岚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向皇上请奏:"微臣纪晓岚,斗胆叩请圣上,圣心为何这般喜悦?"乾隆笑道:"朕今天十分高兴,是因新得一喜,特召你进宫来吟诗志喜。"早在上朝的路上,纪晓岚就心里琢磨着,可能是圣上闲来无事,又召他进宫吟诗取乐,没想到是新得了皇子,在这种时候,一定得小心侍候。他脱口吟出一句:  "我主今日降真龙,"皇上听了一笑,说道:"爱卿猜错了,不是皇子,是位公主。"纪晓岚听了这话,心里有些吃惊,心想自己太急切了,没有问明情况就急着说话,于是赶忙转了弯:  "月里嫦娥降九重。"乾隆双眉一皱,做出似很伤心的样子说道:"可惜没有成人啊!"晓岚赶忙顺水推舟:  "想必人间留不祝"乾隆想他下一句就要说上天宫了,颇与他为难,说道:"掉进井里淹死啦。"纪晓岚这下恍然大悟:刚生下来的公主,怎么会掉进井里?这不是圣上又和我开玩笑吗!于是随口吟道:  "翻身跳进水晶宫。"乾隆笑了起来:"爱卿真会随机应变啊!赐汝起身。"纪晓岚看皇帝高兴了,自己也更加高兴,站起身来恭请圣上有何面谕。


"朕宣你进宫,代朕撰一副科场匾文,要将朕垂爱贤才,考官为国选拔贤能,并且鼓励举子读书上进的三重命意,一并蕴涵其中。"纪晓岚当即应诺,随口拟出几句,皇上听了摇摇头,都不满意。这下可好,纪晓岚在皇上面前急出了一身汗。他又接着搜肠刮肚地思索,想来想去,没有自己满意的,若说出来,岂不更让皇上驳回,于是汗珠从额上滚落下来。

皇上看一向对答如流的河间才子,今日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坐在那里窃笑不已,故作怒色说道:"好吧,你先回去,朕命你思考一日,明日复旨,若不堪任用,朕要将你削官为民。"这可把这位名冠当时、恃才放狂的才子惊呆了。他唯唯诺诺地退出朝来,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一头扎进书房,搬书查典,一古脑开列几十条匾词。但仔细审视,却没有一条满意的,向来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一条好语,他急得连茶饭也不进口了。

子夜已过,他仍在书房忙碌。马夫人见他夜餐未进,定有什么忧愁之事,心里惦记着,几次打发丫环过来探望,回说老爷愁容满面,焦躁异常。马月芳猜测定有非常之事,便让丫环备了饭菜,亲自到书房探望,询问丈夫缘由。

纪晓岚哀叹一声,将今天的事情告诉夫人,马夫人听完,咯咯咯笑起来,随即说道:"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现成之语,为何不用呢?"纪晓岚茫然不解,赶快请教夫人。

马月芳说:"'天子重英豪'啊,岂不恰切无比?"“咳--"纪晓岚喜出望外,在自己头上轻轻一拍,"我尚且不如一位女裙衩!”

夫妇俩相视而笑,这时他的肚子也觉得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下五斤熟牛肉,躺到床上,一觉酣睡到天明。

纪晓岚上朝,信心十足地将"天子重英豪"一句,献与皇上,乾隆果然喜欢。原来这是人们熟知的一首诗中的句子,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用了这头一句,下面这三句之意,自然就联想起来。皇上所限之意,也尽在其中,乾隆皇上问道:"爱卿向以文思敏捷,应对从容而名满朝野。昨日不能撰词,朕想一定是被难住了。今日回奏上来,确实很好。这其中有些什么缘故吗?"纪晓岚便将昨日着急,越着急越思想不出的感受,以及昨晚夫人提醒他的情况,回明皇上。皇上听着有趣,便接着说道:"爱卿学识超群,全在你勤学好问,得益于众多师友,朕早已知晓。只是今日方才晓得,爱卿还是夫人马氏一门生啊!

呵呵呵--"

纪晓岚的脸,一下红到颈项,自我解嘲说:"古人云: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