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龙啸天下 > 第77章

第77章



他有意镇定了一下自己,问道:“大师在下还礼里,不知大师从那里来,寻问在下有何贵干?”

手持黑黝黝的扁担的昙曜双手合住,对雍正微微一笑,是问非所答道:“菩提树下,明镜台前,度有缘之人。”

哦!这个和尚莫非是来度化我?难道身上有什么奇怪的事要发生?雍正隐约猜出点苗头,不由默然的问和尚道:“菩提本无树,明镜既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哈哈,好个何处惹尘埃啊!看来施主佛缘深厚啊。”昙曜大笑了几声,方才又镇静的对道:“菩提无树立于身,明镜分合自清明。本来无物可追寻,尘埃落定自在心。”

昙曜明知他不是此世之人,但见其如此识佛认佛,灵台清明,确是佛家有缘之人,不由的动了渡化之心,希望他能以本身龙气来压制身上的妖气,修身立命在列仙班。当下,昙曜继续接着问道:“施主一片归尘之心,可见佛心真诚,当此时,施主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是修身养性,造人间之大造化,立万世之清平。这样施主就可回归本土,归尘回世。”

雍正见其不厌其烦的象是点化自己,心中虽是清明,但对此和尚话语的意图还是有些不明所以,当下略带疑惑的问道:“大师,手无屠刀,何来放下之说。弟子虽有心向佛,可实在不明大师此话所指之处。再说大师既知我来之于何处,可否请先明示弟子事情的始末,也好让弟子心中有数,从而自做定论。”

“哈哈!是品僧太急了,忘了施主目前正是应劫之人,不甚明白是是非非。也罢贫僧就带施主看清事情的始末,也好让施主灵台清明,从而能挺而强起,还万世一个清品.[奇`书`网`整.理.'提.供]昙曜见其说的有理,又一想他是应劫之人,而且事情已到了此地步那让其知道也未必是坏事.

如此,还望大师告知.雍正见此和尚有如此深厚的功力,能明了自己这么多东西,确是不简单.于是又放下高傲之心,虚心的请教道.

施主随贫僧来.昙曜不再多说什么,转头向来时的无尽黑暗走去.

雍正现下很是好奇,于是也不再多说,跟上前;随着老和尚走向前方未知的黑暗中去了.

第六章龙行梦境  第五节追溯

妖龙何说?

却原来自混同初辟,民物始生,天降精华,渐第孕育出伟岸之龙。这龙承得天地之精华,既能千变万化,又能呼风唤雨,握舞撩云,是这天地间万千的主宰。后经数百年,伟岸之龙建造大地,是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万物迅速生长,智慧的人类也逐渐壮大,随着人类本身的良莠不齐中的繁荣和昌盛,其副作用渐渐明显出来:贪婪,自私,渴求相继产生。每当人类自己追求又做不到时,就期盼那制造他们的天父伟岸之龙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麻烦。但天父神龙虽然伟大,但对多如牛毛的期盼还是应接不暇。为了满足人类各种欲望,天父龙神无奈下,就决定从人们自己中选拔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赐予他们神奇的力量,来管束他们的子民。在这种情况下,神就诞生了。天父龙神后来又担心它选拔的神们终归会有七情六欲,这样容易被贪得无厌的人所破坏,为了维持好这大地的次序。天父龙神凝聚自己本应不死的生命力,产下了九子来接替它管理那些神。于是在天父龙神的牺牲下,大地新的管理人诞生了,开始它们的职责,让一切繁荣和延续下去。

但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它们分别日:(    一曰霸下(龟蚨),形状像龟,喜好负重。驮载石碑的大龟就是其形象。

二曰螭吻(蚩吻、嘲风、好望、鳌鱼、鸱尾),看似剪尾的四脚蛇,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亦喜吞火。殿脊、殿角和屋顶上的走兽或兽头即其形象。

三曰蒲牢,形似龙而体形较小,喜欢鸣叫。生活在海边,却畏惧鲸鱼。祠堂、寺庙、铁钟上的兽纽就是是其形象。人们根据蒲牢害怕鲸鱼的特性,把撞钟的长木都雕成鲸鱼状,据说以其撞钟,声大且亮。

四曰狴犴(宪章),形状似虎,有威力,又好诉讼。监狱门上刻的或立于狱门的虎头即其形象。

五曰饕餮,其形似狼,极好饮食。鼎盖上雕的兽头即其形象。

六曰狻猊(金猊),形状似狮,喜好烟火,亦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雕的兽头即其形象。

七曰囚牛,好似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好音乐。胡琴上刻的兽头即其形象。

八曰睚眦,其形如豺,喜好杀戮。常可在刀柄、刀鞘见其形象。

九曰椒图,其形如螺蚌,好闭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门铺首上。)九子椒图记为无角亢龙。这九龙降临后,各负一职,克己敬业,工作成效立见分晓。其中这第九子——无角亢龙,开始时也是有角的。它起初的能力可以说比几个哥哥远远要强上几分,它所管理的大地在它的的睿智工作下,显的平安整洁,松快无比。但时隔不久,却应了一句俗话:人闲生事。待到所有的事情都走上了轨道后,这九子亢龙却有些不耐烦了,它无事可做,故到处游逛,想看看它所管理的人类到底是怎么样生活的。因而,它常常变化成人类,来到凡间,和平民一样,过着那平淡无奇的人类生活。

好长一段时间,这九子亢龙和它的子民一样,经历着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荡和袭击过着朝不保夕,时有饥恶的日子。它看到自己的子民常被无情的生活所折磨着,要经过生老病死;要遭遇无情水火的吞袭;要经理残酷的各种苦难。这九子亢龙的善良之心再也忍不住了。它动了恻隐之心,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子民来摆脱这些祸害的缠绕。它利用它的无上的法力,赐予子民永久的生命。赐予他们火种,使他们不再生吃食物;赐予他们光明,使他们不在生活在黑暗;赐予他们药物,使他们不再担心病痛的困饶;。。。。。当这些种种的恩赐降临人间时,它所管理的人类欢跃无比,感恩戴德,对它无比的拥戴。可是,这种种的一切却使天上的众神愤怒了,他们认为亢龙篡夺了他们的权利。超越了它的职责范围,使人民心目中再没有神的概念了。只有亢龙的影子。他们指责亢龙用法力改变了这个大地,改变了天使众神创造的那个平民生活的法则。九子亢龙听了这些责骂毫不理睬,一无所惧,仍然我行我素。于是天上的众神发怒了,联合其它的几个神龙来株杀这九子亢龙。无奈,九子亢龙奋起反抗。于是,战争爆发了,一场旷久的龙于神的战争经久不息的演练起来。

双方的战争进行了五千多年,亢龙以它无上的智慧和浩瀚的法力与众甚对抗了五千多年。终于一日,亢龙被它所管理的人类出卖了,它被众神偷袭,围困在一处山凹里,整整狂都了十日十夜,最终被众神打败,被活捉归案。它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被拔去角,夺其神,去其形,最后被打入一条蛇腹之中,让其变为一条小蛇,永受大自然的苦寒箭熬。当亢龙被拔去角,夺去形的那一刻时,它的怨恨产生了。它那双含有愤怒之火的双眼随之流下的不甘的眼泪,也流下了无尽的怨恨。它的心中发誓,必有一天会来报仇,也不会放了那些背叛自己的人类。

时光延续到五胡乱华时代,这一天,在北方的平城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下,一条小蛇顺着山凹的一条小路游了出来。这条小蛇生的奇异,金眼黄口,赭身锦鳞,体如珊瑚之状,腮下有绿毛。其蛇长有尺余,如瘦竹之行。这条蛇就是无角亢龙。它自从被打入蛇腹中,不久,从母亲中产下,当它一睁眼发现自己变为一条小蛇后,心里的痛楚简直是难以拟了,它悲愤之下,待稍长大一些时,毅然离开了母亲,顺着山凹爬了出来。它决定要找到一个平安的地方,从新修炼。

小蛇游啊游,渐渐快游到一个小山村附近,看到有两个小孩在村边玩耍,于是,就慢慢向他们爬了过去。

“啊!蛇!”两个小孩一个一声惊叫,其中另一个捡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就向小蛇砸去。小蛇说啥也没想到人类的小孩是这么的可恶,忙急速游窜,躲避着石头的袭击。

“拓拔硅,不要打,小蛇怪可怜的!”先前喊叫的那个小孩劝阻另一个孩子。

“刘啸,这还轮不到你管我那,快把那跟竹仗仍给我,要么我再也不和你一起玩耍了”另一个小孩不听劝阻,反而恶狠狠的说。

小蛇本是无角亢龙之身,自然能听的懂这两个小孩的对话,它对那个劝阻的小孩还是感激的,而对那个仍拿竹仗追打自己的小孩狠知入骨,心中暗暗狠到:你敢如此欺辱我,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那小孩拿着一跟竹仗死劲的追打着小蛇,小蛇一边慌忙的四处拼命游窜,一边用愤怒的眼光死盯着这个小孩看,它要死死的记住着个孩子的面孔,一旦有机会,它要报仇,要让它以终身的代价来偿还。

渐渐,小蛇已挨了几竹仗,身上已渗出鲜血。它无力在游动了,缓缓的在地上蠕动着。那小孩上前用竹仗将小蛇高高挑起,看着自己胜利的杰作,高兴的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走过一个年青的货郎,他正用一跟黑黑的铁扁担,担者一担货从村里卖货出来,看到那个小孩的举止,忙放下货郎担走上前去。他见小蛇尚有游气,慌忙止住那个小孩:“我于你铜钱百文,你不要再打小蛇了,可将它卖与我。”

这个叫拓拔硅的小孩见是百文铜钱,极是高兴,欣然听命,立即用竹仗把小蛇挑与货郎,捧着百文铜钱,拉着另一个叫刘啸的小孩飞奔回村了。

货郎把小蛇接过来,见小蛇睁着眼用乞求的目光看着自己,于是微微一笑,对小蛇说:“你放心,我是不会伤害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