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相思野龙 > 第143章

第143章





我越发地惭愧了,只听他又道:“上一次老纳有要紧事找你,你却病入膏肓,没奈何,估摸着你此刻应该完全康复了,这才再次上洪山来。”

“其实大师只要吩咐一声,在下一定前往少林的,大师也不必劳行了。”

智仁却摆了摆手,略一顿,道:“少侠可知此事非同小可,不仅事关少侠的劫难,也关系到普天之下的苍生劫难。”

我怔住了,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他看了看我,道:“这件事只有你能去做。”

“不知何事?大师尽管吩咐就是了。”我答应着。

他却又摇了摇头,道:“只你一个人却也做不得的,将你的生死之交叫来,老纳与你说个因果。”

我再一次怔住了。

内室里除了我和智仁大师,我还唤来了灵儿、丁哥儿、东方太保与海妹。我的生死之交能有谁?灵儿与丁哥儿算是其中的,海妹也应该是的,至于东方太保,我却不敢肯定,但在这洪山之上,我只有这么几个亲密的人,若叫了别人而未叫东方太保,他一定会怀疑我对他不够真心。

“飞龙传人,只有飞龙传人才可以消此冤孽!”智仁喃喃地道。

所有的人都看向了我,丁哥儿有些急不可耐,忙问道:“你们都说我大哥是飞龙传人,可这飞龙传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智仁看了看我,仿佛是陷入了回忆之中,道:“六十余年前,老纳方二十余岁,是太行山上闻名的大盗,可以说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惊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一代高僧会有如此一个年青时代,也很奇怪他为何会讲出这些。只听他接着说着:“那时,老纳常蒙面作案,无人能识,人称之为:‘宁愿去见牛头马面,千万莫遇青纱罩脸’,但有一日,老纳遇见了个白衣少年,见他身带重物,便行不轨之心,在黑松林劫杀他,却被他施展‘幻影飞龙’拿住,若不是一位过路高僧相救,老纳哪还有今日。”

“那白衣少年定然就是飞龙传人。”丁哥儿肯定地道。智仁点了点头。这与老黑魔之父的遭遇何等得相似,不同得是那少年并未遭他毒手。我不由得问道:“那高僧又是谁?”

“他便是五台山的明月禅师。”智仁回答着道:“明月禅师恳请那少年放我一条生路,那少年答应了。老禅师却将老纳带回山去医治伤口,老纳便是从他那里学到了医术,深明了禅理,甘愿剃度在他的门下为僧,他却将老纳介绍给了当时的少林寺方丈了缘,于是,老纳便拜在了了缘方丈之下作了徒弟,诚心忏悔往日的罪过。”

“前辈可说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灵儿不由得赞道。

“阿弥陀佛”智仁颂了一声,苦笑着道:“老纳年青时犯得罪孽太多了,只有作个和尚日日为那些冤死的人超渡,方能心安。”

“后来呢?”东方太保问道。

“后来老纳与明月禅师结为了忘年之交,他在圆寂之前将老纳叫去,叙述了那个飞龙传人的来历。”

“到底是个怎样的来历?”丁哥儿似乎在嫌智仁方才太罗嗦了,迫不急待地问道。

“这来历非同一般,却要从上古时说起。”智仁娓娓地说了起来。我却听得太多了,并不以为意,而丁哥儿等人却是聚精会神

          第二十二章  道破前缘(六)

“上古时,天下水患,禹王为救苍生而奉命治水,令九州龙神齐聚会稽。有西川神龙驾车东行至巫山,遇一壮士求他劈山引四川水东流,神龙费了一日一夜方才完成,可是赶到会稽山时,会期已误,禹王大怒,不问原由,以剑斩之。神龙怨气直冲九霄,而其魂却进入了人间的轮回道,曾发下毒誓,要杀尽天下人。但他后来又大悟了。”

“那神龙转世之人便是飞龙传人啰?”众人恍然大悟,东方太保在问道。

智仁点了点头。

“哈,我说我大哥怎么如此厉害,原来他是神龙转世!”丁哥儿钦慕地看着我道。

“正因他是神龙转世,故而要经历一番比常人还要多的磨难。”智仁意味深长地道。

“此话怎讲?”灵儿忙问。

“因为神龙曾为一时之忿,杀了许多人,造下了大孽,世世短命,这且不说。却由于他的一个毒誓,祸患了千年,至今犹存,他只有将之消除,才可得解脱。”

“大师可知是何祸患?”我忙问。知道自己便是为了弥补过失而来,找得便是这个。

“这祸患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答道。我与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大师说得到底是何祸患?”灵儿忍不住首先发问。

智仁沉吟了片刻,方道:“三个月前,明月禅师托梦与老纳,便说今年天下必将大水,你们可知道这大水的来历?”

大家都愣住了。丁哥儿却在喃喃地道:“发大水就是发大水,难道还有原因的?”

智仁微微一笑,这才缓缓地道:“禹王冤杀神龙,那龙之魂堕入人道,其怨气却冲上九霄,直下九河,将那九河之堤撞出一个缺口,大水从天而降,顷刻间淹没了湘汉两川,直与巫山齐顶,大地汪洋,水愈发得高涨,亏得女祸以五色石补之,那九河之堤方保无虞。禹王循着神龙旧路,导江入海,大水方退。但那道怨气已凝成乌云,收集起九河漏水,滂沱而下,幸得巫山神女托起巫山,将之镇于山下,从此,巫山终年云雾缭绕,不能散去。而那怨气虽困于山中,并不安份,有时冲出一丝,江汉便要大水成灾,如果那怨气全部冲将出来,只怕又似当年一样要天下洪涛了。今年这场大水不是没有来由的,只怕那怨气经历了数千年的围困,终于要冲出来了。这场大水只是个征兆,老纳若没有说错,无人收拾残局,那怨气一旦冲出牢笼,只怕还有更大的水患,到时这九州之地尽数变成海洋,世上再无中国了。”

“哦?”所有的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若非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我只怕要笑话于他了。此刻我却是深信不疑,无怪那五台山的老和尚让我此来化解冤孽。冤孽,冤孽,竟然是这一场大水。

“那又该如何收拾呢?”灵儿也是将信将疑,忙问道。

智仁叹了口气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谁的怨气还需谁去收。”

“大师是说要秋大哥来消这场灾难啰?”东方太保问。

智仁点了点头。

“否则呢?”灵儿却问。

“否则等那怨气冲出,少侠只有以死谢罪,以血洗怨,不过,那那时,你将万古不复,灰飞烟灭了。”

大家一时间心情沉重起来,默默无语。

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强自镇定了半天,才哑声问道:“不知该如何来收拾呢?”

“少侠可听说过这样的歌谣:‘凤凰翎,麒麟角,武林劫,洪水涛,七星灭,破七宝,禹王一出天下了!’”

“这不是预言七星宫与七宝宫的歌谣吗?”我几乎是叫出声来的。

“不错,许多人都如此认为。”智仁点了点头,却又道:“其实非也,此歌谣是说等到七星灭,破七宝的时候,禹王便会出现。禹王出世后,这天下就会太平了。”

大家都怔住了。

“大师,那禹王到底是何物?”我又问道。

“禹王者,剑也!”他告诉我:“当年禹王以此剑号令群龙,便也是以此剑斩了神龙。大禹治水之后,深知那神龙留下了祸患,故而将剑遗在人间,只有飞龙传人才可得之,再以此剑去斩断怨气,化解罪孽。”

原来这禹王指得是一把剑,亏得那七星盟的老头子胡猜乱测,硬说是个人。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好笑起来。

“大师是说让我家相公去得了这把禹王剑,来救万民吗?”灵儿恍然大悟。

智仁点了点头。

“那么,这剑又在何处?”

智仁却摇了摇头,道:“此剑藏在何处,几千年来无人能知,但明月禅师却知道线索。”

“哦?什么线索?”

“只要得到两样东西,那剑自然会找到。”

“哪两样东西?”

“一张图,一把钥匙。”

“这图与钥匙又在何处?”

“一个在七星宫,一个在七宝宫。”

大家再一次愣住了。

  “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以来,这世上万物繁荣,和和美美,但不久,人有了私欲,便有了邪念,上天怪罪下来,于是有了三百年一次小劫,五百年一次大劫。五百年前,一个叫张道陵的天师化解了一场劫难,便发现了禹王神剑,知道日后定要用上,于是将之藏匿,生怕为人损坏。”智仁慢慢地说着这些陈年往事,我们都是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张天师藏好剑后,留下了一张图,一把钥匙,他又怕为人同时得去,依旧找到神剑,便令门下两名弟子分别掌管。这两名弟子虽然同出一师,却是格格不入,互不相容。等天师仙去之后,两人为争权夺利,厮杀起来,却又旗鼓相当,不分胜负,都生怕对方将先师遗于自己手中的宝物夺去,于是一个修了七星宫,一个建了七宝宫,分藏宝物,两个人的门下也就一个入了白道,一个入了黑道,从此天下武林有了黑白之分,各说各有理。后来七星宫的人建立了七星盟,而七宝宫的人建立了七杀门。随着几百年过去,江湖中只知道这七星盟与七杀门抗衡,却不知事情的源由。”

“原来七星盟和七杀门是这样来的。”众人如梦方醒。

“七星盟自然以七星宫为圣地,而七杀门也自然以七宝宫为圣地,不是内部的人,谁也靠近不得。据说这两座宫都是由七座宫殿组成的,都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成为其中某个宫殿的主人,在那个宫殿里,他就会有无穷的功力,可以战胜任何一个胆敢侵犯的人或者是妖魔鬼怪。几十年前有一个叫连江海的大魔头,修成了绝世之功,在江湖上已经没有人能够匹敌,但他就是在侵入七星宫后销声匿迹了,连尸体也没有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