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梦醒覆雨 > 第6章

第6章



大胆推测,《边荒传说》中,与内九品第二位的桓玄(桓大司马),一起围杀外九品第二位的聂天环的魔门高手谯纵,也应该属于天莲宗。

主要代表人:谯纵、胖贾安隆、辅公佑。

6

真传道:这个派别应该就是道教的魔化。此派分为道祖真传与老君观两派,然则两派都体现了原始道教的特征,即对男女房事的重视与研究。所以被主流道家宁道奇等不容。

主要代表人:子午剑左游仙、云雨双修辟守玄、妖道辟尘荣凤祥,可风道人,荣姣姣

7

灭情道:由于席应属于刚出场就升天的人物,所以此道的资料不太了解。不过从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初步分析,此道居然有点仿佛男性化的“阴癸派”,自然不入正道法眼。

主要代表人:天君席应、韦公公、许留宗、尹祖文

8

魔相道:赵德言过于神秘,所以此道的资料不太了解。

主要代表人:魔帅赵德言、香玉山

注意:关于阴癸、花间、邪极三派,在早期创作的《破碎虚空》和《覆雨翻云》中的定义,与晚期创作的《大唐双龙传》和《边荒传说》中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

静斋

“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为自古以来守护中原文明的代表宗派,此二派除了框扶正义、导正世局之外、还着重上窥天道的修行。

静斋的创派祖师为汉朝的地尼,她和来自净念禅院的天僧共同著成了《慈航剑典》,并将剑典保存在静斋,使得剑典成为静斋的无上武功典籍,习得《剑典》中的“剑心通明”即可成为绝代剑客,并且有机会进入“死关”而达到进军天道的境界,历来达成此境界的只有地尼。而师妃暄和秦梦瑶都是以有破绽的“剑心通明”入世潜修的,都是假他人之力得窥大圆满极境的,先者借重徐子陵,后者得助于韩柏。

提出一点:静斋的“死关”应和魔门的“道心种魔大法”划等号,两者都是天人之道中修行的法则,一正一邪,殊途同归,只是魔种大成能进窥“破碎虚空”,而“死关”得破却是肉身成佛,灰飞烟灭。其实两者间的差距是:魔种大圆满是“生”,死关大圆满是“死”,前者能尽情享受“天人之道”大圆满“生”的喜悦,后者虽也登“天人之道”的大圆满,却“死”的不留痕迹,这也是慈航静斋千百年来未有一人能“破碎虚”的原因。纯粹从“佛”“道”的角度来说,“坐化”与“飞升”是同属一层次的圆满之境,但在黄易书中“破碎虚空”实是武学的最高层次,“死关”在书中被定意为“天人之道”的极境,它给修行者提供了进窥“破碎虚空”的机会和通道,“死关”的最终定论用四个字来形容比较恰当:“不死不悟”。但在“死才得悟”的情况下明显比“魔种”逊色一线。这是一“生”一“死”的对比,有“生”才能踏入黄易定下的极境“破碎虚空”,而有“死”肯定失去了这个机会。黄易明显偏重道家玄学,所以“飞升”被定为了武学的最高层次,在黄易的武侠世界中,追求极境“破碎虚空”成为了每个武者毕生的心愿和终极梦想。

静斋实是中国两大宗教结合而成的产物。它是出身于佛道而又坚持自己的方式向天道迈进,应该是中国的宗教的最有前途的法子。其实力绝比不上圣门全盛之时盛极而衰的根基。然而她们却有着莫大的支持力量,那就是在封建时代愚民至深的宗教。然其又根本不遵守宗教所戒,大使用“美人计”、“离间计”等等出家中人做不出的手段来成就她们的利益。

主要代表人:碧秀心、梵清惠、师妃暄、言静庵、靳冰云、秦梦瑶

最明显的表现:静斋选出的杰出弟子从《覆雨翻云》到《大唐双龙传》,派到江湖去厮混的传人都是绝世美女,而且这些人都不剃光头当尼姑,其动机就颇为暧昧。而这些美女在行走江湖时总会刻意接近有实力的人物,让这些人拜倒石榴裙下,这些人就成了“静斋党”的基层干部。例如,宋缺和解晖与梵清惠的相遇,对于宋缺来说,也许是“佛前500次的叩首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但是对于梵清惠,却是一次刻意的“佛特地指引我来度你”。不过当她看出宋缺虽对自己有兴趣,但自主性极强,就撇开宋缺与解晖眉来眼去,于是解晖就入了“静斋党”。寇仲,徐子陵和师妃暄就是这样的翻板。

哎,这也难怪。静斋与魔门相争,在双方都掌握了足够强大的实力面前,又还有多少人还能保持自我不被迷失。更何况乱世本就是用实力说话的世界,为了达成目的,物尽其用才是成王之道。天下是他们相争的棋盘,而其他争夺世俗权利的众人,不过他们手中的旗子。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信念和对方的信念对与错而已。而渐渐偏离了他们的本来宗旨。

这时,静斋在小说中代表着早已经制定好的世俗规矩,而魔门就是那些潜于暗流的边缘观念了。其实单单以慈航静斋创建的初衷而言,本是一心抱持良愿,怎奈何后世误解,这个慈航静斋与当今世界上众多的礼教一样在渐行渐远中走进了保守与固步自封的死胡同。

既出世,又入世,掌握两极归一的方法,把这两者统合在一起,也就能自然而然的掌握天地之至理。这就可以解释静斋的行为为何有出世入世的矛盾。

选择李世民没有错,错在方法和手段。静斋本没有必要事事亲力亲为,李世民的江山有多少是靠师妃暄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过来的?大唐的天下到底是李世民还是师妃暄的?

师妃暄并没有把握到两极归一的方法,入世重而出世轻。因此也造成了李家江山并非铁板一块,证据就是明空。

但是,到了言静庵时代的静斋,又是真正把握到了两极归一的方法吗?

(p.s.跋锋寒曾说:慈航静斋每逢乱世就会出来为天下选个救世主——莫非她们有个功能叫“皇帝MADEIN慈航静斋”?那么除开李小二,在唐朝以前,还有谁是她们制造的呢?也许我太笨了,说不出几个,大家不妨来猜猜吧。)

第一集  似梦非梦  章一  梦有所思

师梵若坐在奥迪A8的后坐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自己的司机达叔聊着天,不时摇摇自己不是很清醒的脑袋,心里不停的浮现出梦里的画面,自从懂事以来,这个烦人的梦就一直没停过,隔三差五的出现在自己的梦里,难道是公司事情太多导致自己睡眠质量不好?最后暗自下定决心要找个时间去看看心理医生,不然精神会崩溃的。

我们的主角师梵若是一个CS市年轻的企业家,和很多公子哥一样,含着金汤匙出生在CS市一个大家族师家,由于是唯一的男丁,从小就被内定培养成家族接班人,在美国接受精英贵族教育,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自然是不必说了,而且还受到了不少CS市的领导的关注。说来也怪,师梵若虽然是在西方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却对祖国的文化充满了兴趣,书法、国画、诸子学术、佛家经典、道家典籍、琴棋书画,他都极有涉猎,甚或比自己在美国主修的国际金融管理花费的时间还要多。这一现象当然是其父母所不希望看到的,师梵若的老爸就曾经狠狠的训斥过他,最后是看到其在主修科目成绩相当优异的情况下才放过了他。

师梵若学成回国后就从老爸的手里接过了公司的管理权,这个做法在家族曾经有过很大的争议,不过师梵若用了两年的时间把公司由地方企业做到了跨省的区域型企业,让不服气的人都闭上了嘴。

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年轻企业家有个做梦的习惯,可能会有人说了,做梦谁不会做?可奇就奇在师梵若做梦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每个礼拜的周三都会做梦,而且是同一个梦,更加令他想不通的是梦竟然是连续的!好像是一个人一辈子记忆被重新回放一样,虽然每次的画面都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清楚的知道那是在一个古代,一度让颇为精擅佛道文化的他认为是自己上一辈子的记忆,最后还是自己学了二十几年的科学知识让他说服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即便是自己想通了,梦也是照常做,一旦到了周三,一晚上的梦就会让他觉得精神恍惚,荤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梦中,到底两个世界谁才是真实,谁才是梦境。

下了车走进公司,习惯性的微笑着面对员工们的问好,师梵若踏上了直上15楼的电梯,把一干思春少女们的媚眼抛在了身后。年少多金的公子哥儿永远都是莺莺燕燕追逐的目标,追师梵若的也不是没有条件匹配的美女,不论背景是高官达人还是一方贵贾,性格内向异或开朗的,就是家里长辈都做了无数次的介绍,就是没看到师梵若动心。

看着挂在自己办公桌后面墙壁上的那幅画轴,师梵若轻轻的叹了口气,由于自己对古学的热爱,直接导致自己对现在很多倒贴的美女充满了反感,相亲的时候由于很多的原因,见自己的女孩都表现得很主动,在相处的时候更是热情得让自己受不了;而有些高官的女儿又傲气得不得了,好像自己是倒插门进了他们家一样;更有甚的一个飘逸得象个出尘的仙人,在其身上自己竟然感受不到一丝人气,相亲分手的时候看着飘然离去的背影,师梵若还以为自己做了一白日梦,正如徐志摩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师梵若苦笑了一下,要是自己讨个这样的美女回来,恐怕搞不好自己马上就会有出家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