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鬼医仁心 > 第19章

第19章



又过一阵,药汁变浓,小川便用小碟盛了,对那小媳妇说:“这位姐姐,请过来吧。“于是那小媳妇坐过去,两个鬼鬼相向而坐,小川便用那支狼毫蘸了浓汁抬手去点那颗痣。小桃和玉珠儿齐齐凑过去看小川如何下笔,但见小川的手抖啊抖,就是点不下去。小桃在一旁也不由得替他着急:“小川哥哥,你倒是快点啊,只管抖什么抖?”小川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抬眼道:“你们这样虎狼一般瞅着我,我点不下去啊。拜托两位姐姐回避一下。”

小桃便嘻嘻笑着拉了玉珠儿到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再回去时,见那小媳妇嘴角的痣已点去,小川正嘱咐她:“三日内颜面不得沾水。”那小媳妇取出一面小铜镜举到眼前,细细地瞧了足有半盏茶的工夫,方点点头,交了钱,千恩万谢地去了。小川这才把小惠早上来说的消息学给小桃她们听。两个鬼鬼得了消息自去回柳五儿等不提。茶楼这边小惠刚出门,孟婆婆也收拾齐整,径直往宫里去寻韩公公。

孟婆婆乘一驾马车,穿街过巷出了城,来到一条河边,这条河名为三途河。河边如火如荼地开着一片片浓艳得近乎红黑色的花朵,这种花名叫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但此花香气缥缈,很难闻到。每年花开的季节都有想寻回前世记忆的鬼鬼来这里碰运气。但大多失望而归。此时时节未到,花事不盛,河边已有三三两两的鬼鬼在赏花。再过几日,立秋以后,花事鼎盛,到时三途河两岸齐放曼珠沙华,水青似碧,花艳如血,景色蔚为壮观。河边赏花的鬼鬼会越来越多。

三途河上是奈河桥,是城区通往阎王殿的必经之路。桥上不时有伤心鬼在那里徘徊。孟婆婆顾不得欣赏两岸风景,一路催着马车过了桥,再行两里地,一座白墙碧瓦的高大宫殿就出现在面前,阎王殿到了。[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孟婆婆远远地就下了车,行至大殿侧门,递上特许通行的腰牌。因为做着孟婆汤这桩独一无二的买卖,和宫里过从甚密,因此孟婆婆有这特许的腰牌。不必在门口苦候。守卫的差鬼个个平常模样,并没有传说中的狰狞怪异,且都和她熟得很。随便看两眼腰牌就摆手放行。一个年纪轻轻,青白面色的鬼太监跑来问:“还是找韩公公吗?”孟婆婆点点头,于是那小太监也不多言,埋头看路,一路小心翼翼地领她往杂事房去。孟婆婆紧随其后。

宫里的道路颇为奇怪,遍布大大小小或明或暗的坑,坑里还都灌满了水。来来往往办差的宫女,太监,侍卫等个个神情严肃,提着裙褂,小心探路,一不时跳过一个个水坑。生怕一个不小心跌进坑里。这情形初次进宫的鬼鬼会觉得怪异,孟婆婆却是见惯不怪,熟练地跟着那个鬼太监左躲右闪,一蹦一跳到了杂事房,孟婆婆便在那里候着,鬼太监往里面去回韩公公。韩公公在宫里地位颇为特殊,因为他在宫里时间最长,前世就是大明朝开国皇帝宫里的太监。上来阴间见阎王爷的时候说了一番话:“做惯了太监,不会别的,投胎转世还不知是男是女,是贫是富,不如就在阴间驾轻就熟地伺候阎王爷,还稳当些。”

阎王爷听了这一番话,自然高兴,便许他留在宫里当差。比他先来后到的太监们都轮回转世好几回了,只得他还留在宫里,天长日久地做他的鬼公公。韩公公做太监时日久远,心得颇多,高兴时爱和其它鬼鬼们说道说道自己的体验。由于他甚是贪婪,凡事经他的手都会被盘剥一层,宫中上下颇有微词。韩公公自己也有所耳闻,但却不以为意。公然放话:“我这样的公公还嫌不好?天底下哪里还有好的?你们这些猴崽子不必见我赚几个钱眼热。我明告诉你们说,象我这样做公公的,其实是亏大了,我是什么时候入的行?太祖元年!我们那时候,做公公那就是一个’做’,没别的,敛财,不敢,怕被剥皮抽筋。更别提弄权,想都不敢想。现在下面那些做公公的是什么德性?那不叫‘做’,叫‘弄’,弄钱,弄权,做的是太上皇。比较起来,我这样的一门心思做奴才,间或找几个小钱花花,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大大的好公公了,你们还背地里嚼我,真真不知好歹。你们不服气的话,只管试试,若缺了我,保管叫这宫里头明天就乱了套。”

鬼娘  第二十八章

这番话鬼公公们听得多了,都不以为然。唯独最后一句话鬼鬼们是信的。宫里出了棘手的事,总归是要韩公公来了才能摆得平。一大早,便有小公公来回:有孟婆汤茶楼当家的求见。韩公公暗暗一笑,知道孟婆婆急着找他必定是为交不出药来求他通融,少不得又要进些银子。这样想着,心里格外畅快,提一提衣领子,准备去见孟婆婆。不过他并不知孟婆婆的药不是私自卖了,而是被盗走了。忽然又有个小宫女来报:“回韩公公,大事不好了。”韩公公眼皮儿也不抬一下,问:“多大的事?”

“公主她一早起来发脾气,到这会子都不肯用膳,盘子,碗的摔了一地,求公公过去劝劝吧。”宫女回道。韩公公知道宫女所说的公主就是阎王爷的宝贝女儿一容公主。这样的“大事”每天宫里头不知上演多少次。所以韩公公一点也不急:“这回又是为什么?”“还能为什么?还不就是昨晚上挖的坑到现在还没有一个鬼鬼掉进去,公主不干了。”原来这一容公主有个嗜好:最喜欢挖坑看鬼鬼们掉进去。宫里的大道小道都被挖了个遍。大大小小的鬼鬼无一不曾掉进她的坑里。连阎王爷也摔过两回,跌得鼻青脸肿。其余大小鬼鬼也有崴了脚的,也有折了胳膊的,至于弄湿衣服鞋袜的,那是家常便饭。

韩公公听宫女这样说便道:“蠢材,蠢材。教了多少遍也教不会!既然公主她喜欢你们掉进去,你们就掉进去让她高兴不就得了吗?我去又能怎样?还不是再摔一次给她看。”那小宫女委屈地说:“我们也何尝不是这样想?昨儿个和今早小石子和小环儿都特意摔进去过了。可公主说摔得不真,不算数!还是得公公您亲自出马才行啊。”原来这韩公公有一手绝活,就是掉坑里的时候回回摔得真,摔得痛,公主最爱看他掉坑里。别的小太监想有样学样讨公主的欢心。可总也学不象。韩公公很是得意:“你们以为伺候皇上,公主,阎王爷这样的容易啊。要你和他下盘棋,输是一定要输的,可不能让他看出你是故意输的。难就难在这里。这掉坑里,也是一样道理,掉是一定要掉的,可不能让公主看出你是故意摔给她看的。这道理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都做了多少年的公公,我才得出这点心得,小子们,慢慢儿学吧。”

所以小宫女来报,韩公公便对先头来回的那小太监说:“你去让孟大当家的先等等,我先办完这头的事再去会她。”说罢,同了那小宫女,极熟练地穿坑过道,往一容宫去了。

一容宫建在一处高台之上,是宫中地势最高的地方。韩公公知道公主此刻一定在寝宫的露台上用早膳,顺带守着她那新挖的宝贝坑。于是掐好时间,到差不多时候,方才还辗转腾挪行动得十分自如的韩公公忽然间变得笨拙起来,走得跌跌撞撞,险象环生,好几次都几乎要掉进身边的坑里,走在一旁的小宫女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此时已进入一容公主的视线。

一容公主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肌肤胜雪,眉目如画,着淡紫色罗衫,戴紫金冠,冠上饰以鸽蛋大的南海珍珠。脚上穿金缕鞋,同样饰以硕大的珍珠。此时她果真就在露台上站着,蛾眉不展,茶饭不思,只是眼巴巴瞅着她的坑,身旁站一群束手无策的太监宫女。忽然一个小太监伸手一指:“看韩公公来了!”一容公主闻声,精神一振,急忙奔到护栏前面一看,果然是韩公公同一个小宫女疾步往一容宫而来。也不知是走得急了,还是真的没留意,前面路中间赫然一个铜盆大小的水坑竟然没有看见,一步就踩了进去,结结实实摔了个“狗啃泥”。

韩公公这一下摔得着实不轻,趴在地上好一阵爬不起来。好容易爬起来一看,只见衣服鞋袜无一幸免,全沾上泥水,膝盖处也摔破了,嘴角也擦破了皮,状极狼狈。韩公公深知自己越是狼狈不堪,公主就越是高兴,因此上特意不管不顾地,连滚带爬直奔寝宫而去。一容公主见韩公公摔了,而且摔得这样结实,这样狼狈,顿时高兴得拍起手掌来,嘴里念叨:“哎呀!总算摔了一个进去!不枉我辛苦一夜挖的宝贝坑!”站在一旁的一班鬼鬼们心道:“弄得跟真的似的。你何尝动过一根手指头,还不都是我们的事!”

心里这样想嘴上还得附和:“是啊,这回可比上次摔得惨多了,连鼻子都歪了!”公主闻言,越发高兴。高兴一阵儿又冒出个主意:“回头若是不下雨的话就再挖一个!下雨的话就再多挖两个!!对了,今儿个是百官上朝的日子,就挖在殿前的空地上,下朝的时候他们必定要经过的,到时候摔几个判官老爷什么的进去就好玩了。不然成日的就只你们这些奴才摔来摔去,怪没意思的。”正说得高兴,一抬眼,见韩公公一瘸一拐到了跟前。忙掩嘴笑问:“哟,这是怎么话说的?”

那韩公公见了公主即刻扑倒在地,涕泪交加:“主子,老奴听奴才们说主子今儿个早起还未进水米,老奴心里这个担心啊,飞也似的地就赶来了。一不留神成了这般模样,还请主子恕奴才的不敬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