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官运 > 《官运》第八章(12)

《官运》第八章(12)



皮副局长瞟一眼毕云天,壮着胆说:“这几年毕市长分管教育,您也是知道的,我在教育局做了十二年副局长了,其他几个副局长没一个有我这么久的。”毕云天说:“我知道。”皮副局长说:“我一直主管教学,临紫市近几年高考比例,全省排名都在前五名。”毕云天说:“我知道。”皮副局长说:“我大学本科毕业,还在临紫一中当过近二十年老师。”毕云天说:“我知道。”皮副局长说:“我的论文上过中央级刊物,我评过省先进工作者。”毕云天还是说:“我知道。”

        就这样,毕云天不知说了多少个我知道,皮副局长才把话题绕到他要说的主题上。他说:“邓局长下去了,常委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我了?”毕云天说:“你说完没有?”皮副局长不知毕云天的意思如何,望他一眼,怯怯地说:“说完了。”毕云天说:“说完了就好。我跟你说啊,邓局长还没下去呢。”皮副局长说:“他问题那么多,还不下?”毕云天说:“他问题多,你们做副局长的就没问题?”

        皮副局长的脸就红了一下,不知说什么好了。毕云天说:“再说邓局长的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得开常委会集体研究。”皮副局长说:“今天下午不是要开常委会么?”毕云天说:“你怎么知道的?你要参加?”皮副局长嘿嘿笑道:“我哪有资格,我至今还是个副处级。毕市长取笑我了。”

        皮副局长走后,董小萍就责怪毕云天说:“你对皮副局长的态度是不是也太那个了点?人家可是银秘书长的亲表兄。”毕云天说:“银秘书长的亲表兄,我就要把他当爹当妈?我知道他就是看着姓银的是市委常委,才这么肆无忌惮来跟我摊牌。”董小萍说:“你不要忘了在县里时和银秘书长之间的过节,这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毕云天有些不耐烦,说:“今天你是怎么了?”董小萍说:“我看他也是一片苦心,这两天已经上门找过你三次了。”毕云天说:“你知道吗?这是典型的跑官要官,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这些人搞坏的。”董小萍说:“你的调门别这么高好不好?你却没跑过要过?”

        毕云天忍不住笑了,说:“那倒也是。”董小萍说:“小官小跑,大官大跑,不跑别人还会主动把乌纱帽送到你手上来?”

        说着,董小萍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到了桌上。毕云天一看,是一个扎了红绸的精装纸型书壳,上面印着《灯下文钞》和皮副局长的大名。毕云天说:“这是干什么?”董小萍说:“这是皮副局长昨天第一次来我家里时留下的,说是他最近出版的专著,请你毕大市长批评指正。”毕云天笑道:“他的著作谁敢批评指正?何况我忙得团团转,连电视里的新闻都没时间看,哪有闲心翻他的大著?”随手扔到桌上,不去理会它。

        到卫生间洗了把脸,又喝了口水,毕云天准备出门去参加常委会。一眼瞥见桌上的书壳,心上又犯了嘀咕:这个姓皮的不是想当教育局长么?那他干嘛不送金不送银,送这谁的胃口也吊不起的所谓著作管什么用?毕云天就拿过书壳,解开红绸,把它打开了,倒要看看皮作属于那种类型的经典名著。

        毕云天立即笑了,对董小萍说:“小萍你来一下,皮副局长的著作写得真不错,你可要好好学习学习。”董小萍过来一看,便呀了一声。

        这哪是什么著作,原来是一盒崭新的百元钞票。

        毕云天说:“怎么样?这可比任何世界名著都要精彩吧?”说着把书壳重新合上,扎上那根红绸,提到手上掂了掂。董小萍说:“你要干什么?”毕云天说:“下午不是开常委会吗?开完会我就去找皮副局长,请他教我怎么学习他的著作。”

        到了市委大院,一下车,那些跟毕云天熟悉的人,见他手上提了一册精装书壳,就笑问道:“毕市长您今天上学去?”毕云天说:“是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到得常委会议室,常委们没到齐,毕云天把那个精装书壳塞到桌下,不声不响坐了下来。

        没几分钟,常委们就陆续进了会议室。这天的会议专题研究教育问题,先由毕云天汇报在紫云中学实行民办公助试点的改革方案。毕云天先通报了几个与教育有关的数字,然后说道:“市本级教育经费包括教师人头费在内,占去了市本级可用财力的三分之二,而且还不能满足教师人数猛增,教育设施扩建更新的需求,因而导致教师工资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老师罢课上访现象的不断发生。”

        听到这里,高志强插话道:“过去大家都不想当教师,教师只想离开学校,现在科教兴国,教育最保险,大家都往学校跑,学校已经严重超编,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再快,也没人跑得快。”

        毕云天点着头,继续说道:“高书记说的完全是实话。大家清楚,现在一方面一般的角色,特别是那些有关系的人争着往学校里挤,另一方面为数不多的名师和有水平的年轻教师则纷纷往外跑,学生中优生不断外流,差生不想读书也不读书,这种恶性循环已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三十多个老师带三十多个学生的萧条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校不得已向学生集资,以维持运转,结果愤怒的家长将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最后学校只好退款了事。”

        说到这里,毕云天苦笑笑,放低了声音说:“面对这样不堪重负的学校和囊中羞涩的政府,我思考了许久,也单独向高书记和雷市长提出过我的一些设想。我总想,维持这种低水平运转的办学有没有意义?没有教育资金和教学质量保证的学校究竟该怎么办?能不能通过向民间力量转让部分学校,来重新探寻办学机制?其他资本比如国有资产国有土地可以推向市场,教育难道永远是禁区?这个禁区能不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