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第298章

第298章



豫南会战前后,赣北的中国守军不断对日军进行袭扰,对南昌日军构成威胁。为巩固南昌外围据点,保证占领区安全,日军第11集团军决定打击南昌方面第9战区部队,扩大其赣北占领区。因此,豫南会战后,据守武昌、安义等地的日军,即加紧补充兵员,作进犯准备。2月中旬,日军又从长江下游调来独立混成第20旅及第3飞行团。

3月14日,日军利用夜暗分3路秘密集结。北路,第33师主力约1.5万人集结于干洲街附近;中路,第34师主力约2万人,集结于西山万寿宫附近;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8000余人,集结于厚田街附近。日军企图分进合击于上高一带,歼灭赣西方面中国守军主力。(见附图3)

早在1940年4月,第9战区制定的反击作战计划中规定:“敌如向高安、万载进犯时,则诱敌于分宜、上高、宜丰一带地区反击而歼灭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82页。]

据此,第9战区决心在日军向上高、万载进犯时,赣西各军应于市汉街(不含)沿锦江南岸亘祥符观、米岭、来堡、塘里之第一线阵地,及由仙姑岭亘老坑岭、龙团圩、华林寨、泉港之第二线阵地,运用诱敌歼灭战法,逐次予以打击后,诱敌于泉港街亘钩山岭、石头街、泗溪、棠浦、上高、九仙汤第三线阵地时,与敌决战,反击而歼灭之。部署是赣西方面第19集团军以第29军守备罗舍渡、梁家渡,跨抚河,亘叶子山、市汊街之线;第70军守备市汊街(不含)沿锦江南岸、石头岗、大城、赤田张、奉新、靖安之线;第74军位于英冈岭、泗溪、棠浦一带。赣北武宁方面第30集团军以第78军守备武宁及棺材山、大桥河;第72军以一部守备燕厦、横石潭、宝石关,主力机动控置于三都附近。

3月15日开始,日军先以第33师主力,由安义沿潦河向上高方向进攻,独立混成第20旅由河口夏渡江沿锦江南岸,向灰埠方向进攻。

16日,继以第34师由南昌西方西山万寿宫附近,沿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进攻。企图于高安、上高地区,与中国守军决战,其主要作战目标,在求消灭第19集团军主力第74军,并占领第1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上高。

中国守军第川军依照作战计划,于潦河两岸地区逐次抵抗日军第33师,尔后实行离心退却,引诱日军第33师北进。日军第33师于15日占领奉新后,继续西犯,尔后北进追击第70军。至18日,日军第33师进至上富、苦竹坳附近后,认为在即将于4月上旬调往华北前,协助第34师作战的任务已经完成,遂于19日沿潦河向安义返转。日军第34师于3月18日占领高安后,在右翼失去掩护的情况下,继续西进。中国守军第74军于棠浦、泗溪一线既设阵地,顽强阻击,第49军主力由赣江以东西渡赣江,追截向灰埠进攻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此时,第9战区命令赣北第30集团军之第72军由三都南移至甘坊附近,增援第19集团军。

20日,日军第34师向守军第74军官桥街、泗溪阵地猛烈攻击,独立混成第20旅在占领灰埠后北渡锦江,与其第34师会合,一部留置锦江南岸。

21日,锦江北岸日军进展至上漆家附近。守军第74军固守上漆家、石洪桥之线阵地,确保上高。锦江南岸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一部,被守军第49军及第74军第51师击破,亦退向江北。第49军遂渡江向北,攻击日军第34师左侧背,锦江以北守军第70军主力,在日军第33师撤退后,即向南袭击日军第34师右侧背。

22~24日,日军猛攻上高以东第74军阵地,并以飞机数十架支援,战斗惨烈,双方伤亡甚重。此时,第70军主力已南下至杨公圩、官桥街之线,第72军己进至水口圩附近,与由锦江南岸北上之第49军对日军形成包围,井逐渐压缩包围圈,进行围攻。

3月24日,日军第11集团军为接应其第34师突围,命令退向奉新的第33师再次出动。25日,又令退至高安的独立混成第20旅向龙潭街西进,掩护后撤,进行收容。日军第33师以一部再行西进,至棠浦附近与被围的第34师会合。26日夜,日军主力由包围间隙突围向高安退却。

26日,第74军克复泗溪。第19集团军乘势追击、截击,右路向高安方向追击,左路向奉新方向追击,在官桥街、杨公圩、龙潭街等地各截歼日军一部。至4月2日,先后收复高安、奉新、西山万寿宫及安义外围要点,恢复了会战前的态势。

对日军在这次战役中的狼狈处境,日本方面有如下记载,“27日,第34师带着数百名伤病员好不容易全部渡过泗溪。按兵团司令部、行李、独立山炮队、伤病员输送队、野战医院、后卫部队的行军序列,开始向土地王庙东进。如前所述,土地王庙在5日前已成为待命的敌第9师中枢阵地。另外,在侧背还有重庆军6个师并列尾随追击。入夜,雷电伴随着大雨,各部队在严密戒备下渡过黑暗的一夜。28日凌晨2时,负责野战医院警卫的炮兵第8连,终于在土地王庙西端遭到优势的重庆军攻击,致使该连在处理火炮后全体壮烈阵亡。野炮兵第2营营长六角少校曾将该连编入自己的指挥下,在采取增援措施的同时,向步兵旅报告请求派兵,但得到了答复是:‘因情况紧急,部队可放弃第8连,迅速向旅司令部前进。’”[〔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3),朝云新闻社,1983年版,第360~361页。]

这次作战,日军以北、中,南三路分进合击第9战区主力部队,但是遭到了有力抵抗,南、北两路受阻,未能形成合击。中路孤军深入,侧背暴露,于上高附近决战时,又遭到包围而陷于苦战,不得不在后援部队接应下仓皇撤退。日军在这次作战中伤亡1.5万余人。第19集团军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抓住战机,在上高附近实施反击,予日军重创,迫使日军撤退,取得了后期作战的胜利。

三、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中国第9战区仍与日军第11集团军隔新墙呵对峙于湘北地区。至1941年9月前,第9战区所辖兵力为11个军共30个师,作战地境:左与第6战区(1940年增设)为石门桥(常德南方15公里)、连山湖南岸、大通湖北岸、洞庭湖北岸亘长江至武昌之线;右与第3战区为抚河、鄱阳湖口之线。

4月,原陆军部次官阿南惟畿中将接替园部和一郎就任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此后,第11集团军即就1941年夏秋之际发动对长沙方面的进攻作战进行了研究和准备。但是,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苏德战争爆发,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秘密从事对苏武力准备,不惜对英美开战,已无力再投入更多的机动兵力,不得不缩小战役规模。其最后确定的作战目的是:予第9战区敌军一次沉重打击。

自8月中旬开始,日军第11集团军即在湘北集结兵力,秘密抽调第3、第4师,第13师早渊支队,独立混成第14旅平野支队、江藤支队,第33师(主力已调华北)荒本支队,坦克第13团、独立炮兵第14团、独立工兵3个团等部队,连同原驻鄂南之第40师、原驻湘北之第6师,先后向岳阳、临湘以甫青冈驿、桃林一带地区集结。并以第1、第3飞行团和海军第1分遣舰队协同作战。此次日军接受第一次长沙会战时兵力分散的教训,将主力“并列于狭窄的正面上,以期进行纵深突破。”[〔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香港·长沙作战》,朝云新闻社,1983年版,第380页。]

中国第9战区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总结的基础上,于1941年3月制定了《第9战区反击作战计划》,确定的作战方针是:“在赣北、鄂南方面,对非主攻方面之敌,力求夹击于崇仁、新涂以北、宜春、万载、铜鼓、修水以东地区,及修水、长寿街、梅仙以北地区,予以各个击破;在湘北方向,则诱敌主力于汨罗江以南金井、福临铺、三姐桥以北地区,反击而歼灭之。”[蒋纬国:《抗日御侮》第7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80页。]

至9月上旬,第9战区兵力部署如下:第99军担任汉寿、青山一带湖防及湘阴、营田、归义间湘江、汨罗江守备。第27集团军以第4军守备鹿角至公田间新墙河南岸阵地,第58军守备黄岸市、九岭之线阵地;第20军守备通城、铁柱港及杨芳林各线阵地。第30集团军以第78军守备观音阁、潭埠之线阵地;第72军以一部守备东坑岭、留咀桥之线阵地,主力集结于三都南北地区。第19集团军担任赣北守备。第37军集结于长乐街、瓮江铺间地区。

军事委员会直辖之第26军集结于浏阳、普迹市一带地区;第10军集结于衡山、渌口附近。

1941年9月7日,日军第6师为掩护其第11集团军主力于岳阳、临湘地区集结,向中国守军第4军大云山阵地攻击,次日占领该地,后被守军收复。17日,日军第3、第4、第6、第40师展开于新墙河北岸之线。18日凌晨,日军主力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分由新墙、潼溪街、四六方、港口各附近强渡新墙河,突破南岸守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