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第345章

第345章



开展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争取伪军伪警。

1944年山东伪军发展到20万人,成为全国伪军人数最多的地区,因此争取伪军伪警对开展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准备大反攻具有重要的意义。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领导各级党组织和部队有关部门,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宣传和切实执行对伪军的三项保证(即对自动反正者不缴枪、不编散和帮助其抗日发展),经过大量艰苦而周密的工作,成功地争取了大量伪军反正。渤海军区在1944年夏季攻势中,7月争取伪灭共建国军第8团团长王道率部1600余人反正;滨海军区在1944年冬季攻势中的11月宫县战役中,争取伪宫县保安大队大队长莫正民率部3500余人反正;1945年春季攻势中,滨海军区争取伪诸城保安大队大队长张希贤率部1300余人反正;1945年夏季攻势中,鲁中军区争取伪鲁东和平建国军独立第10团团长韩寿臣率部1800余人反正。这4大股反正伪军共8500余人,先后分别编为山东军区独立第1、第2、第3、第4旅。此外从1944年7月至1945年7月一年间,还争取千人以下小股伪军将近150股、共7000余人反正,其中胶东之刘公岛、龙须岛反正的两股伪海军共600余人,编为胶东军区海防支队。

冀鲁豫军区于1944年3月在濮阳召开全区第二次日伪军工作会议,决定将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和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合并,成立冀鲁豫军区联络部,同时决定继续在几个地方设立敌工办事处。中共冀鲁豫分局于1945年1月作出《关于大城市工作的决定》,要求全区各地委、县委抓紧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大城市工作,提出将城市工作的重点放在伪军警及工人、苦力身上,并确定济南的城市工作归第1地委直接领导,徐州归第11地委、开封归第10地委、新乡归第9地委直接领导,边区周围其他大中城市亦规定有相应的地委直接领导开展工作,一般城镇的工作则由县委领导。在冀鲁豫边区,开展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的重要机构有豫鲁敌工办事处、徐州地下工作组等。

1944年7月,冀鲁豫分局、军区抽调党、政、军干部60余名(其中县团级以上20余名)建立豫鲁敌工办事处,李苏波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设于菏泽县大杨湖村(1945年6月迁陇海铁路以南水东地区太康县轩庄、杨集一带,改称豫东办事处,并增派第21专署副专员牛连文任副主任),任务主要是打入日伪军内部,对伪第4方面军张岚峰等部进行争取瓦解工作。经过长期细致的工作,日军投降前后,张部第56、第18、第55师等官兵共12000余人,相继起义。

中共太行区党委在收到中央和北方局指示后,在1944年10月前,主要在于部中进行思想动员,同时配备了城工干部:10月以后强调打入工作,年关经过总结,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有了进一步改观。中共太行区党委及各地委城市工作部向太原、石家庄、郑县、长治、焦作、新乡、安阳、邯郸、邢台、阳泉、榆次等大中小城市都派出城工人员,利用各种关系建立党组织,扩大联络网点,特别注意打入敌伪领导机关和机要部门,争取广大群众,争取伪军伪警。这一工作紧紧围绕准备里应外合解放城镇进行,对拔除马坊据点、围攻蟠龙镇、夺取磁县峰峰煤矿等均发挥了重大作用。1945年6月22日夜,中共大行区石门城市工作委员会发动伪“兴亚工作队”起义,在元(氏)获(鹿)独立营接应下,把这支80余人的部队拉出,进入太行抗日根据地。

太行区第4地委城工部派人打入石圪节煤矿,组织矿工地下军,在大反攻中,于1945年8月17日夜举行起义,获得胜利。

中共晋察冀分局于1944年5月1日发出《关于伪军工作的指示》,强调在地方性伪军中的方针,应当服从逼退点碉、扩大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总任务。对伪正规军的策略则是长期埋伏,以待将来战略反攻时的需要。根据这一指示,特别是中央、北方局关于加强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的指示,晋察冀边区瓦解伪军的工作发展为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城镇的新局面。在1944年,用里应外合的方式,成功地攻克和袭入了任丘、肃宁、深泽、定襄、武强等县城。

晋绥区、太岳区,也都加强了敌工机构,以铁路沿线城镇为重点,多方面地开展争取瓦解日伪军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4年8月26日发出《关于开展城市与交通要道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须切实讨论和深刻研究中央关于城市工作指示,要在全党全军干部与同志中普遍进行思想教育与政治动员;强调指出华中敌后大城市特别多,因此认真布置华中敌后各大城市与交通要道的工作,对将来粉碎敌伪的抵抗与驱逐日寇出华中和全中国都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指示“各区党委、地委须立即成立城市工作部,并根据中央指示原则,研究办法,配备训练干部,总结各地城市工作与沦陷区工作的经验。各根据地除将中小城市与次要交通线分别委托所属地委、县委切实进行工作外,至于各边区主要大城市与重要水陆交通要道,应由区党委直接负责布置和督促,务求在最短期内,收到确切成绩”,1944年8月3日,毛泽东、刘少奇等致电华中局,指示华中局应研究如何开展上海、杭州两城工作和京沪路、沪杭路工作,如何组织沿海、吴淞口到沙市的长江及长江两侧各小河的水手,以便将来配合夺取大城市。为此,8月29日,华中局专门发出《关于开展沪宁杭鄞大城市与交通要道工作的指示》,“特下令苏中、浙东、苏南、淮南4个区党委,来特别担任这伟大而光荣的任务”,规定:上海由苏中区党委主要负责;南京、浦口及南京至镇江一段长江和铁路,由淮南区党委负责;宁波及从吴松到宁波沿海与浦东沿海、杭甬铁路(杭州至宁波铁路)一带,由浙东区党委负责;苏南区党委除加强南京城内与近郊工作外,应设法开展上海城内与近郊工作,派遣精干武装部队,向苏、嘉、沪、杭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鄂豫边区党委、新四军第5师方面,1944年8月,边区党委建立了中共平汉铁路工委,苏星任书记,统一领导郑县以南平汉铁路工人的斗争,并做伪铁路保安大队的争取工作。

上述这些有关开展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为解放区军民实施大反攻,争取更多的伪军伪组织人员起义、反正,解放城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整训部队和民兵

1944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指出;全军目前47万,民兵210万,欲以此在大反攻时夺取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最后驱逐日寇出中国,是不够用的,“非有一倍至数倍于现有的军事力量,不能胜任”。根据目前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目前除若干条件“优越地区外,一般地不可能与不应该采取扩大军队的政策”,因此中央决定“在一年内,主要是今年秋冬两季,在不妨碍战斗与生产条件下..轮番整训部队”,同时对民兵、自卫队进行整训,以准备将来使八路军、新四军发展一倍至数倍的条件。[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61~267页。]

遵照中共中央这一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利用作战和生产间隙,从1944年10月开始,陆续展开了以改进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提高军事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冬季大练兵运动。在政治整训中,部队深入学习和贯彻古田会议决议和1944年4月11日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上的报告——《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反对军阀主义,改善官兵关系,增强内部团结,广泛开展尊干爱兵和拥政爱民运动,并总结模范连队的建设经验和奖励英雄模范人物。在政治整训中,还发动广大干部战士开展要不要练兵,怎样练兵的讨论,进行自我教育。经过讨论研究教育,干部战士端正了思想认识。

通过政治整训,改进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也为整个整训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在军事整训中,部队执行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学用一致的方针,苦练射击、投弹、刺杀三大技术和爆破、土工作业等技术以及近战、夜战、攻坚战等战术。在方法上,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即开展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互教互学活动,使广大指战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军事训练中,涌现下一批特等射手、特等投弹手、特等刺杀手,他们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八路军经过政治、军事整训,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和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了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技术战术水平,为尔后军队的大发展与实行大反攻作了切实而有效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分为主力军、地方军、自卫军三大类。

自卫军是不脱离生产的抗日人民自卫武装组织,主要担任保卫自己家乡的任务。民兵是自卫军中的骨干,一般包括青年抗敌先锋队(16~23岁自卫队员组成)和模范自卫队(24~35岁的自卫队员组成)。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各村还在民兵中选择精悍分子组成游击小组(一般三五人至十余人),它是党支部直接领导下的战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