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二战秘密档案 > 第36章

第36章



对他来说,东方的领土对德国殖民者来说首先是“生存空间”。德国领导人本来希望采用闪电战取得胜利,所以残酷地虐待俘虏。俘虏中250多万人没有活过1941~1942年的冬天。当然,苏联政府对此也负有责任。战争一开始,苏联就宣称准备遵守《日内瓦公约》中有关战俘的条款,但实际上并没有执行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条款:向国际红十字会提供对方战俘的名单;允许战俘去往第三国。为了报复,德国统帅部使苏联战俘处于饥饿之中,根本不考虑他们的死活。

尽管投敌者数量巨大,尤其是在战争的第一年里,更是人数众多,但是我们缺乏有关他们的详细资料。众所周知,1942年下半年,有61,000名红军战士投向德国人;1943年,投敌者的人数减少到24,000人,而在1944年的前3个月里,则只有2200人投敌;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这些人就更少了(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是,1945年3月在奥得(当时,希特勒的失败已经不容质疑)仍然有18名苏军战士投向德国人。

许多被俘的苏军高级将领一开始就没有拒绝与德国人合作。比如,根据德国人的资料,1941年12月,有些苏军高级将领就曾准备有条件地与德军合作,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作战,如,М.И.波塔波夫和П

Г.波涅杰林……维亚济马的英雄М.Ф.卢金中将曾指挥被围困的苏军坚守几乎两个星期,拖住了德军中央集群的步兵部队,也许由此拯救了莫斯科。12月12日,卢金将军和与他一起被囚禁的将军们向德国方面提出建议,要求建立俄罗斯反政府武装,以此向苏联人民和军队证明,他们完全可以向“可恶的布尔什维克制度”发起进攻,同时,他们也还是维护自己祖国利益的。当时,卢金对审讯他的德国军官说:“苏联人民面临着一个很特殊的形势:虽然俄罗斯人拥护所谓的‘敌人’,好像是投奔了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背叛了祖国,而是远离了那种制度……甚至许多著名的苏联政治家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领导人都是衷心维护共产主义制度的。”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卢金1970年去世时,被公认为是战斗英雄。但是仅仅过了14年,约阿希姆·霍夫曼在《弗拉索夫军队史》一书中,公布了卢金被审讯的记录中的一个片段。如果这些记录落到斯大林的特工手中的话,这位将军肯定会被枪毙。要知道,战后波涅杰林将军之所以被枪毙,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仅仅因为有人告密说,他似乎暴露出准备与敌人合作的企图。在随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如果宣读德军对卢金将军的审讯记录,那么卢金肯定会被撤销将军称号,而他的名字也会从卫国战争的历史中一笔勾销……

战争的最初几周,在苏联就已经开始有投敌者出现。成千上万的士兵为了避免牢狱之苦,平民们为了避免死于饥荒,便加入德军充当“志愿者”。他们被看做是德军士兵,但一般被用在后方部队,并且按规定无权携带武器。很快,许多“志愿者”逐渐被用作哨兵和警卫,开始使用轻型武器。到1941年底,“志愿者”已经有大约200,000人,其中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拉脱维亚人、鞑靼人……但是,我们根本无法确定各个时期的“志愿者”的人数。据有些资料估计,1943年春天,他们的人数超过100万人。连一些德国将军和军官们也承认说,在苏联,德军如果没有这些“志愿者”协助,根本无法解决复杂的交通和后勤难题。

从东线的战争有持久战倾向的那一刻起,德国统帅部开始寻找合适的机会,想在投敌者中建立一支作战部队。这一计划与其说是出于纯粹的军事目的,倒不如说是为了起到宣传作用。在组建俄军部队时,被俘的第2突击方面军司令兼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立下了汗马功劳。弗拉索夫190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最终成为一位显赫的将军。战争初期,他曾指挥西南方面军的第4机械化军团,随后,在基辅战役中领导第37方面军。在莫斯科会战中他成功地指挥了第20方面军。稍后,他指挥第2突击方面军的时候,部队陷入包围圈之中(但并非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当时,弗拉索夫率领部分战士试图突围,但在1942年7月11日被德军的巡逻队俘获。稍后,弗拉索夫在自己的《告红军指战员书》中,不止一次地证实,他是自觉地起来为了“新俄罗斯”而同布尔什维克进行斗争的。但是,他自己也承认说,实际上他是已经逐渐接受了苏维埃制度,却又不幸被德国人包围在沃尔霍夫的沼泽之中的。

到1942年秋天,弗拉索夫答应与德国人全力合作之后,他成了投敌者军队中最有威信的苏军将领。至于卢金,由于其试图建立俄罗斯独立军和独立政府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德国领导人的同意,他深信,几百万名身陷囹圄的战俘必将死于德国人的残暴。于是,卢金对于合作之事心灰意懒。而且,他还请德国人永远不要把他的建议公诸于世,因为他很为自己留在国内的家人担心。弗拉索夫最终被德国人选中,因为他的名字肯定可以起到最好的宣传作用。

1942年12月27日,在斯摩棱斯克公布了俄罗斯委员会《告红军指战员书》,签署人为委员会主席А.А.弗拉索夫中将和秘书В.Ф.马雷什金少将(他曾任第19方面军参谋长)。在这份宣告中,布尔什维克被宣布为“俄罗斯人民的敌人”和战争的罪魁祸首。我们这里来看一下该宣告的部分内容:“我国历史从没有遭受过这样的失败,这场战争中红军必将是死路一条。尽管指战员们有自我牺牲精神,尽管俄罗斯人民英勇顽强,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战争。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斯大林以及他的总参谋部的懦弱无能。”“斯大林的盟国”--英国和美国的“资本家们”,也应该受到谴责,正是他们“背叛了俄罗斯人民”,因为“德国人发动战争并不是为了反对俄罗斯人民和他们的祖国,而只是为了反对布尔什维主义”。俄罗斯委员会还号召全体人民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和资本家”的“新俄罗斯”而斗争。在“新俄罗斯”国家里,强迫劳动现象应该被消灭,而且工人们的“真正的”劳动权利和真正的信仰、言论和集会自由都将得到保障……弗拉索夫和马雷什金号召大家起来消灭“恐怖和强权的制度”。宣告中专门条款还规定了“保障社会的公平并保护劳动人民不受任何剥削者的压迫”。同时打算消灭集体农庄,并把土地归农民们个人所有。此外,还许诺释放全部政治犯。这个宣告看上去十分诱人。

但是,在这份宣告中,被俄罗斯委员会宣布为人民敌人的不仅包括“斯大林和他的匪徒们”,而且也包括“所有自愿到布尔什维克的秘密监督机关(即特种部队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等部队)服役的人”,甚至还包括“那些破坏俄罗斯人民财产的人”。该宣告还声明,[奇*书*网-整*理*提*供]对于人民的敌人应该毫不手软地消灭。不难发现,这个范围包括了数百万人,甚至包括一些普通红军战士,因为他们在撤退时遵照指挥部的命令破坏了桥梁、道路和建筑物。如果德军取得了胜利,真的让弗拉索夫和他的战友们上台的话,他们无疑也会实行恐怖手段。从而让俄国于1917到1920年期间的红色恐怖相形见绌(当时,根据某些资料估计,竟然有约200万人被处决)。并且,如果再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建立“新俄罗斯”的宣言竟是根据德国纳粹的纲领性文件复制出来的,这些文件包含着向俄国布尔什维克和西方财阀政治开战的口号。顺便说一句,俄罗斯委员会在谈到民族问题时惜墨如金,只是允诺“保证民族自由”,同时又强调俄罗斯民族的特殊作用。要知道,俄罗斯委员会的成员们过去在苏联都是一些身居高位的将军,难怪毫不费力地接受了极权主义思想--纳粹思想。纳粹意识形态在很多方面与布尔什维主义不谋而合。有趣的是,在弗拉索夫司令部工作的人中,有一个名叫М.Ф.济科夫的少校,他是Н.И.布哈林的追随者,曾与布哈林一起在《消息报》工作过。他坐过牢,在战争爆发前刚被释放,后来又被德国人俘获。济科夫试图在弗拉索夫运动的范围里实现“布哈林的抉择”。1944年夏天,他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弗拉索夫司令部和法西斯德国军队中的人们都相信,肯定是盖世太保的间谍们发现了济科夫的“犹太人”身世(虽然可能根本没有确凿证据)和“共产党员”身份(这是毫无疑问的),劫持并杀害了他。但是,据盖世太保证实,济科夫是被苏联间谍杀害的。

1942~1943年,德国人挑选俄罗斯族战俘组成了一些警卫营和步兵营,编制上划归弗拉索夫率领的俄罗斯解放军。有时,他们在军事行动中的编制变为团。比如,阻击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前红军上校С.К.布尼亚琴科就率领其中的一个团,后来他成了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的师长(因诺曼底的战功而得到德国人的奖励)。1942年年底,根据希特勒的指示,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穆斯林和其他从苏联投奔来的人所组成的部队从东线调到西线,然后又调到意大利(俄罗斯的“志愿者”甚至参加了北非的隆美尔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