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25位商业领袖 > 第3章

第3章





据苏珊回忆,当她初次应聘格罗夫的秘书职务时,看见他办公室墙上挂着十几张图表,用不同颜色的笔填满数字与曲线,虽然复杂却井然有序。尽管办公室昏暗、狭小,但桌面上与地面异常整洁,各项文件档案分门别类。

这第一印象并没吓跑苏珊,她钦佩地说:“格罗夫要求他的部属必须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工作,他把每个人都逼得很紧,但是,他永远以身作则、逼自己更紧。”

格罗夫那严谨的科学训练背景,使得他相信运用标准化的方式,就可以使工厂以最低成本运作,既然当时半导体生产苦于无法提高效率,那么,尽可能降低成本便能为公司带来最大利益。格罗夫将此概念化,成为他称之为“英特尔汉堡”(Mc  Intel)的行动方案。格罗夫鼓励员工撰写工作手册,将所有原材料、工厂设备、操作步骤都写进去,就像在世界各地麦当劳分店可以买到相同口味的汉堡一样,格罗夫希望英特尔各个工厂的产品亦能一致化。

英特尔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开放自由的文化,人人可以公开讨论任何困难或成就,提出问题的人并不会因此受到责难。这种做法的确能够刺激团队深入问题,并寻求解答。

格罗夫自己从未享有特权。虽然身为最高主管,他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样在7平方米的隔间内上班,每天一样在停车场里为找车位而兜圈子。

“疼痛是健康的,它警告你的身体有问题了;恐惧也是健康的,它让你脱离安逸,勇于面对挑战。”在战胜了癌症以后,又一次受到命运之神青睐的格罗夫这样说道。

不寻常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把安迪·格罗夫带到了适当的行业。沃顿评选组评论其为:正确的心态。现代计算机不能没有微处理器,英特尔也不能离开格罗夫的领导。格罗夫在匈牙利斯大林式的孩童时期形成的坚强的天性,使他在少年的时候逃到纽约。那段经历给了他在选择中成功的决心和动力,英特尔就是他的选择。他并没有选择传统的芯片制造。这有创造性的一击来自格罗夫,在芯片上,有“Intel  Inside”的品牌标志。这个品牌运用在世界上80%的计算机中。“Intel  Inside”成为本产业的黄金标准。格罗夫的一生没有选择失败的路。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有一章被他称为“让混乱统治:走出旧的惯例,带来新的视野”。

第一部分第2节  在需要之前改变

全球第一CEO

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是全世界薪水最高的首席执行官,被誉为全球第一CEO。

从1981年入主通用电气起,在短短20年时间里,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提升到第2位。

他所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

同时这位锐意改革的管理奇才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和操作系统,该系统依靠一种扁平的、“无边界”的管理模式,一种对人的热情关注以及一种非正式的、平等交流的风格,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成熟企业的痼疾——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走上灵活主动、不拘一格的道路,他本人也成为世界上最令人仰慕的商界领袖,CEO们争相效仿的偶像人物。

作为通用电气的领导者,他在20年间所做的工作就是发现有想法并有能力实现想法的人,并且建立起有利于培养人们产生新奇想法的制度。

21世纪的商业传奇

1935年11月

韦尔奇生于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

1957年

获得马萨诸塞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

获得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韦尔奇进入通用电气公司后,随即发展了一个新的部门——塑胶事业部,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正当他的努力已经换来不错的回报时,他却决定离开通用公司,因为他自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多。

此时,一位高级经理已经发现了年轻的杰克·韦尔奇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给了他一个较高的职位并盛情挽留,韦尔奇因此留了下来,并很快被任命为一个新工厂的总经理而进入了通用公司的行政部门。

1968年

他所领导的通用塑胶事业部实现了1年2  600万美元的盈利。

1971年

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他勇敢地接受了“一年4个亿的销售额”这个挑战,而且赢得了这场挑战的胜利。

1973年

通用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在他促成一个投资商业的战略计划后,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0亿美元。

1979年8月

韦尔奇成为通用公司副董事长。此时,通用电气的前任CEO即将卸任,对于下任CEO人选有7个人,韦尔奇在他们之中年龄最小,资历也是不足以和其他人相比的。但他是一匹有超强实力的黑马,他以独特的领导气质、不知疲倦的努力以及他的坚强和自信享有崇高的声誉。

1981年4月

年仅45岁的韦尔奇成为美国最大而且最著名的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

此时的通用电气还保持着2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的利润,市场价值在全美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0。作为拥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公司,通用电气是全美企业界的典范,其领导层的管理方法,还作为一个经典实例被收录于全美各大经济院校试用的各种畅销的管理教材中。

但是这时美国的制造业利润已经日益下降,而通用电气却依靠其传统的电机和电子制造业获得总利润的80%,这意味着通用的前途已经出现危机,想要继续发展将困难重重,甚至是如果仅仅延续通用的传统,要保持现状都成为不可能的事。

悠久的历史同样也造就了庞大臃肿的人员和机构,形成保守而效率低下的官僚体制,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通用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正走下坡路。

通用公司经营着350家事业部,却只有照明、电力系统、电力发动机等少数几家在同类市场上居于领导地位,更多的事业部只是通用沉重的包袱。

杰克·韦尔奇此时入主通用电气,他和他的通用电气公司面临的都是一次抉择。

他再次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经过20年的努力,如今已有12个事业部在其各自的市场上独占魁首,如果单独排名,通用电气有9个事业部能入选《财富》500强。

在韦尔奇的领导下,公司一路迅跑,并因此连续4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美最受推崇公司”。

创新与变革

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制造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其创始人是著名的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他于1878年创立了爱迪生电灯公司。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

从1981年以来,在韦尔奇的领导下,对公司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和重新定义。公司的主要战略观点由韦尔奇在上任后的几个星期内清楚地表述出来。这些观点包括:公司成员在其从事的所有行业中成为最好的一个或两个之一;在公司内分享技术和专业秘密;通过文化改变以及打破官僚主义,释放出员工的能量。

“成为最好的一个或两个之一”是一个简单的原则,它要求通用公司的所有成员要么成为其所在领域的领先者,要么退出。自从80年代以来这条标准的执行导致了公司成员的很大变化。通用公司在医疗设备、金融服务、照明和广播等领域内独自建立合资公司而成为领先者。例如,1993年,通用公司的航空业务与Martin  Marietta合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电子公司;和总部在爱尔兰的GPA的合作使通用公司成为世界航空租赁业的领导者。

放弃的业务包括“犹他州国际”所从事的自然资源开采业,和消费电子行业。通过对这些公司的调整,通用公司在几乎它所从事的所有行业中成为领先者,并通过母公司的管理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韦尔奇坚信达尔文主义是市场竞争中亘古不灭的真理:种群中只有最强壮的角马才能躲过猎豹的捕杀;市场中只有最强壮的企业才能生存。如果某项业务不能做到数一数二(Number  OneNumber  Two),那么对不起,关闭它或卖掉它。

根据其著名的“感冒理论”,韦尔奇认为,如果市场中数一数二的企业出现了“感冒”的症状,那么排在第4、第5位的企业将会得癌症。为此,他不断地关闭或卖掉那些“爷爷辈”的、甚至是标志性的业务和部门——仅仅是因为它们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又买入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企业——干什么不重要,要紧的是能够做到数一数二。

韦尔奇是重视结果的,这样才有了今天通用电气的数一数二,才有了“美国最受倾慕的公司”、“世纪公司”和“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分别为《财富》、《时代》和《金融时报》溢美之辞)。对于他来说,如何将通用公司带入一个能稳步前进的上升轨道比实现巨额的利润重要得多,尽管后者是实现前者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能够将通用电气调整到这样的轨道上,他实施了一系列的“革命”——人们称之为“大爆炸”(虽然最近人们对这个词有些过敏,但仔细想想,已没有更恰当的形容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