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25位商业领袖 > 第17章

第17章





管理是社会的器官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谈到这一点的时候,德鲁克会骄傲地说,一改他平时腼腆的神色。

德鲁克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出版了3本重要著作:1939年的《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42年的《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以及1945年的《公司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德鲁克首次提到“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而传统社会学根本没有“组织”的概念,因为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society)和社区(community),而“组织”既不是社会,也不是社区,却又兼有两者的成分。

德鲁克在他1942年出版的《工业人的未来》一书中提出:“工业社会需要一种取代传统社区和传统社会主要特征和功能的新器官(organ)。”正是因为德鲁克在该书中提出“器官”这一概念,1943年12月下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董事长唐纳森·布朗邀请他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内部研究,以便分析它的组织和管理。那时候,德鲁克最早的两本著作《经济人的末日》和《工业人的未来》已经为他在政治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必要的成功基础。美国政治学协会甚至选举他进入政治理论研究委员会。

但是,研究通用汽车公司这样一个企业与研究政治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项工作。本宁顿大学的校长路易斯·琼斯这样评价德鲁克研究通用汽车公司所冒的风险:“你将永远地毁了你的学术事业。你现在处于究竟是研究经济学还是研究政治学的十字路口。如果接受这个课题,你在这两门学科中都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因此,当德鲁克决定用两年时间从内部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研究时,他是冒着个人事业发展的风险的。但是,德鲁克却说:“我认定自己必须深入内部,从内部来真正研究一个大公司,把它作为一个人类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组织——作为一个统一的机制来研究。”

在谈到《公司的概念》这本书时,德鲁克说:“《公司的概念》并不只是一本关于企业的著作,它是一本有关组织、管理和工业社会的书。事实上,这是一本从‘组织角度’分析企业的著作;也是第一本审视‘企业社会结构’的书,而这个社会结构有能力集合众人之力来满足众人的经济需要;这本书同时也是第一个把‘管理’视为承担特定工作与责任、履行组织特定机能的著作。”

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年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诲人不倦

德鲁克的著作多达30余本,传播至130多个国家,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从未曾间断过,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多种刊物,对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做学问之人,生性淡泊,在本书里,德鲁克谈不上是什么亿万富豪,可是他的生活却显得更为惬意,他与夫人结婚多年,住在加州克莱蒙特,有4个孩子,膝头有6个小孙子围绕,享尽天伦。

大半个世纪以来,彼得·德鲁克一直在教育着企业领导们,将个人责任和企业责任灌输给他们。这就是他在2002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的原因,这是美国的最高公民荣誉。

德鲁克是1950年以来第一个赢得“管理学教授”称号的大学讲师。

第二部分第8节  领导,要冒着风险把对的事情完成

真诚领导家

1989年,当比尔·乔治由Honeywell航空航天业务部总裁职务转行到医疗行业的时候,他的那套全新的领导理论已经开始受人瞩目。

作为新总裁及CEO入主美敦利公司时,这个以生产心脏电极器、心脏节律器、血管扩张手术等医疗器械的大厂,当时的销售额已近7.55亿美元,人们都认为这已经是极限。而当比尔·乔治正式成为美敦利CEO时,美敦利的营业额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乔治所主张开发的新产品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两年之内开发的新品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从6年前的14%升至40%。

另一方面,作为有创造力和强烈责任心的乔治,他所撰写的最富盛名的管理学著作《真诚领导》,使得很多顶级的商业领袖都从中受益。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的前任CEO伊梅特就曾经多次向乔治请教管理和领导事宜,受益非浅。

乔治用他那富有人性的心境和敏锐的领导才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故事。

痛失亲人

比尔·乔治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1964年毕业于乔治亚工业学院,两年后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同年,他便意气风发地来到华盛顿,开始了梦想中美好的人生。

然而,生命中最严厉的两次考验,像魔鬼一样悄悄前来,事先毫无征兆。

一天,上班的时候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父亲悲伤地告诉他,他的母亲已经在当天清晨因为心脏病而去世。年仅24岁的乔治,成了年迈的父亲的惟一支柱,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成熟了。

紧接着,在他和恋爱中的女友决定结婚前的两周,女友突然出现了头疼的症状。做了几次脑部神经检查后,并未发现异常。可就在隔天,乔治下班回到家,发现阳光明媚,但家里的所有窗帘却都已落下,父亲和不久前那次不幸的时候一样流着泪告诉他,他的未来的妻子,因为恶性脑瘤去世了。

经过痛苦的沉沦、亲友的劝慰和宗教的协力,使得乔治从悲伤中摆脱出来,他写道:“悲剧开启我的心胸,让我体会人生更深刻的含义——我能在余生里,为他人做些什么。”

处在黑暗森林中

乔治在事业方面的最黑暗时期也是在他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到来的。每个领导人或许一生中都会遭遇这样的抉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汉威联合公司里努力奋斗着,一次大幅度的升迁使得他进入了全新的事业方向。1988年以前,他多次获得荣誉,每次都接下最有挑战性的工作,责任日益加重,当时他负责3个事业群、9个部门、18000位员工。

同事和上级都认为他能扭转乾坤,一切前景都很光明。

可是,在一个金叶飘飞的秋日午后,他忽然觉得命运之神在敲击他的心灵。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心并不纯粹。他不该一直躺在荣誉之中。表面上他在解决大量棘手的问题时受人尊敬,可是实际上他却是在贪图名利,留恋CEO这个金光闪闪的桂冠。

美敦利公司当时已经先后三次向他抛出合作意向,可是他拒绝了,潜意识里的真正原因是嫌弃美敦利不够大。现在他意识到,他已经越来越失去了现在工作的热诚,越来越在乎外表和穿着,他发现汉威公司,其实并不真正适合自己,它在使他改变,远离真正的自我,[奇书网|Qisuu.Com]处于诗人但丁笔下的“黑暗森林”之中。

当晚,乔治回家和妻子潘妮促膝长谈。两人都认识到,现在的这个工作不能实现自我,甚至已经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潘妮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她鼓励乔治再次慎重考虑美敦利。

乔治怀念起涉世之初的工作信条:“领导一家使命导向明确、重视价值理念的公司,对公司产品怀有高度热忱,对服务他人充满热情。”

难道还有一家公司比美敦利更符合这个青年时候的梦想么?

想到这里,他飞快地走进书房,拨通了美敦利执行长官的电话,重新开启了沟通的大门。

5个月后,他进入了美敦利,出任CEO。

人生中,当你处于迷茫的“黑暗森林”之时,机会来敲4次门的时候并不多。事实证明,这个决定使乔治得到了新生。

适得其所

和乔治所料想的一样,美敦利有着他所追寻的一切:价值理念、热忱以及那些为受病痛折磨之人所服务的机会。在美敦利公司,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从前所受到的严格历练,都成了他大展宏图的资本。

积极、自由的企业文化氛围被乔治充分利用,并且以他的“真诚领导”方式加以改进。

在他领导的12年间,公司的市值从11亿跃升为6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35%。

美敦利继续执行他所制定的多元化策略。美敦利不久收购了TUR(一家德国的起搏器公司)、CardioRhythm(一家诊断及治疗心律失常设备的制造公司)以及DLP(一家专门制造心脏外科手术插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