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成龙——风流本色 > 第65章

第65章





香港娱乐圈中,曾有几个当红女星被称为“冷美人”或者是“冰美人”,其实真正能够担当这一称号的,只有利智一个。

利智出生于中国内地的上海,1979年毕业于上海青锋中学。她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父亲利永锡早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时,和著名演员祝希娟、梁波罗曾是同学。但父母离异,童年的利智和继母的关系不很融洽,能得到的母爱极其有限。这也是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冰美人”的重要因果之一。另一原因是她自小就知道自己美丽过人,一直都会引起一些男孩子的遐想,甚至还会有一些主动的男孩子跑来纠缠她。

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导致了她的内向、倔强和好强,独立性非常之强,干什么事都有主见,不太喜欢依靠别人。

一般来说,美丽的女人不太聪明,但利智是一个例外,她不仅美丽,而且极端聪明伶俐,十分早熟。她似乎很早就知道,对于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来说,如果自己不能好好把握,美丽就可能成为自己一生的负担,成为毁灭自己的毒药。正因为如此,她很小就学会了给自己涂上了一层保护色,也学会了观察身边的男人,稍有风吹草动,她的第六感觉立即就会向她发出警报讯号。

高中毕业前夕,一因为她常常受到感情方面的困扰,或者说受到无端被人误会或者是无法排解无数追求者等等烦恼,也因为家里为出境的事而多方设法,大大地影响了她读书的兴趣,因此没有考上大学。毕业后,她在家里呆了短短的一段时间,然后父亲迁往香港的申请批下来了。于是,19岁的她随着父亲来到了香港,当时是1981年。

到了香港后,她仍然想着继续深造,但是,一来英语水平较差,二来又不太适合香港的水平,不得不暂时进了一家家俱店。

一边工作一边自修英语。工作两年后,她有了一点私人积蓄,同时也知道,这样边工作边自修,很难达到出国深造的水平,于是,她下定决心,辞了工作,返回内地,找了父亲的一位朋友辅导她的英语。1984年,刻苦终于有了回报,她终于顺利地通过了“托福”考试。随后进入美国旧金山的一所州立大学读书。

1986年4月,她回香港休假的时候,得知香港正在选“亚洲小姐”,当时有几个朋友怂恿她去参选,并且劝她说,像她这样的条件,即使在美国毕业,也不一定能够在那里找到好的工作,但在香港则不一样,香港娱乐圈绝对十分适合她。她被说动了心,也没有征求在新加坡做生意的父亲的意见,自作主张报了名。

初选开始,她从参选的2000名佳丽中脱颖而出,夺得“美态小姐”的称号。而决赛开始前,新闻界知道了她原来是个“大陆妹”,顿时态度大变,纷纷挖她的“料”,大肆爆炒,一时间,她成了舆论中心,各种捕风捉影的说词,一齐向她泼来。一时间,将她描写得污浊不堪。就连她学说白话中带有某种内地口音,也成了搞笑的素材。这样的经历,一定给利智留下了极其深刻而且不好的印象,所以,后来她一直与香港演艺圈不即不离,可能与此大有缘故。

新加坡的报纸也刊载了香港选美的新闻,她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成了新闻中心,十分惊讶,也十分气愤,放下自己的事业,特意从新加坡赶回香港,要阻止她参选。那段时间,确实是利智一生中最大的挑战,也是她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最后她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意志。她对父亲说,现在,她已经参选了,即使这步路走错了,也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想回头已经完全不可能。如果她这时候退出的话,香港的报纸还可能会认为她是真的心中有鬼。如此一来,那被没在她身上的脏水,是无论如何都洗不干净了。相反,她如果咬着牙,一直向前走,说不定还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她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

父亲被她的一番话说动了,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欣慰,女儿长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主见。既然她对一切都深思熟虑,当然应该支持她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个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十分明确的人,是没有理由不成功的。

比赛结果真可谓石破天惊,利智以她所独有的东方美姿美态,夺得了亚洲小姐桂冠,并以亚姐的身分,参加当年9月的“太平洋小姐”选美。这可是一次世界性的选美盛会,参加的佳丽来自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说亚视的选美会有什么内幕有什么不可告人目的的话,那么,这个“太平洋小姐”竞选,却是一场拚实力的硬战,所拚的实力,不仅仅只是美貌,还包括仪态、学识、风度等等。结果,利智在这次世界性选美大赛中是大出风头,一人独得“和平小姐”、“上镜小姐”和“最佳服装”三项大奖,顿时轰动整个亚洲。此时不仅仅是港台报刊电视大量报道,连一向对选美讳莫如深的内地传媒,也对她予以了足够重视。历年来的“香港小姐”“亚洲小姐”,从未有过一人像她这样红得如此之多,如此之广。

成名之后的利智,成了各大影视公司以及广告商争夺的目标。她先后在亚视历史剧《貂蝉》中演女主角貂蝉,后来又演了《金屋藏娇》、《老虎出更》、《龙虎智多星》、《群营乱舞》、《魔鬼与天使》、《特赦令》等影片。同她联袂演出的大牌红星周润发等人,都称赞她是一个非常有潜质的演员。有人评论说,自香港有选美以来,在娱乐圈走红之快,影响之大,无人可与之相比。

其实,利智尚没有出名之前,她就已经预感到,一旦自己走红,便会有许多的脏水污水泼向自己。只是她并没有预料到泼向她的胶水会如此之多,如此之猛。正因为有了选美时的经历,成名后的她十分的谨言慎行,出席社交活动,她通常都不会多说话,即使是与男性交往,她也一定要保证有第三者在场,任何单独的邀约,她通常都会委婉的拒绝。因此,人行几年,虽然也有几个同性朋友,但异性朋友几乎是没有。

她自己事后说,尽管如此,传媒仍然没有放过她,许多的流言蜚语很快就向她席卷而来。她为此气愤难平,也为此伤心落泪。她说,她以为只要自己小心,不给人留下把柄,就不会有事。但没料到,即使她再小心,还是逃不过这一关。她真的不知该怎样做,同时也对演艺圈以及香港传媒真是好失望好失望。

据笔者所知,最初一段时间,利智树大招风雨,常常成为传媒攻击的焦点。并非因为她真的做了什么,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有做。

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好理解,传媒所爆炒的,正是有关她的绯闻,既然她什么都没有做,又哪来的绯闻可传?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理解,那就太不了解香港传媒以及香港娱乐圈了。

我们先说娱乐圈。像利智这样的一颗超级红星从香港升了起来,该有多少双目光在密切地注视着她?不仅仅只是香港娱乐圈那些大伦级人物,其中还有商界那些“星迷们”,这些人谁又不想能有机会“一亲芳泽”?试问,当红女星之中,有多少在事前或者事后没有给他们这种“一亲芳泽”的机会?这些人有钱有权有名有势力,总之他们什么都有,如果你不肯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想办法踩你。如果你给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这样的机会,那么好说,获得机会的人自然会将一切替你“罩住”。即使有人不服想踩,也必须“不看憎面看佛面”了。现在,没有人出来“罩”她,谁想踩就可以踩上一脚,她利智纵有三头六臂,又哪里逃脱得了?不被踩得鼻青脸肿,浑身是伤才怪。

再看传媒。传媒原本是被一些大财团所控制,虽然说他们常常都要顾及读者观众。但同时还得看一些大人物的脸色,否则,谁肯送广告费给他们?所以,有人一丁点小事都可以闹得满城风雨,也有人真有大事,却也可以被传媒放一马。这且不说,再说那些娱记们,他们靠谁吃饭?当然是一些大牌明星,一些将这帮娱记招待得好的明星,即使有什么事,通常也都能够事先得到知会。而利智却摆出一副大牌明星的架子,对他们是爱理不理,爱睬不睬,想想他们的感受。一旦有人要踩她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出一口恶气呢?其实,他们又哪里知道,利智并非真的对他们摆架子,而是明知惹不起他们,一味地在躲着他们。

正因为如此,利智选美扬名之后,拍了一系列的影片,然后,又沉寂了下来。

■成龙有了大吃豆腐的机会

九十年代初期,成龙觉得追利智的机会来了。

香港电影导演协会为了建一幢办公室楼,准备拍一部影片,筹得建楼款。当时。这一提议得到了一些知名的导演、艺员的积极响应,成龙也是其中之一。

自从南斯拉夫出事之后,成龙确实有很大的改变,其中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喜欢做善事了。平时,他在金钱方面十分的悭吝,引得手下人怨声沸沸,但在做善事方面,他确实是不遗余力。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只出力不出钱的缘故。不管如何,他确实是一个大慈善家。此次香港导演协会筹款建楼,他自然是积极的赞成者和参与者。

当时,大家商量之后,决定先拿出一个剧本,然后找一些最大牌的明星参拍,并且约定,参拍明星都不拿片酬,影片上映后,所以的票房收人,全部归导演协会所有。

事过没多久,导演协会真的弄出了一个剧本,并且想请成龙出来演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