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132章

第132章



秋田博士熟练将车子驶入预留给他的停车位,让所有蜷伏在后座,他独自走到门口。

这座研究所外松内紧,戒备森严。入口处站着一名身材高大的保安,他的身后是一间“中心警备室”。

秋田博士向保安打了招呼。他报以微笑,伸手去接秋田博士递出的通行证。突然秋田博士假装笨拙地让通行证掉落。当保安弯身去捡时,但从此便不再能站起。俄制PSS型7.62毫米口径无声手枪的扣击是他最后感觉到的东西,颈项上一阵刺骨灼热和凉意之后,这名保安便如烂泥般摊倒在地。秋田博士吃力地抬起尸体,重重地将他放回到“中心警备室”的桌前,就像这位值班人员睡着在自己岗位上一样。然后他挥手指挥他的下属进入建筑物。

为了增强日本核能利用和核武器开发的力度,日本政府投入更多的预算进行尖端核技术的研究,日本政府在2005年将原来的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与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合并,成立了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主要从事核能的基础研究开发,量子发射技术、核燃料循环利用以及核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整个机构共有员工4386人,其中700多人拥有博士学位。而秋田正治正是其中之一,曾几何时他和所有人一样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着自信和自豪。而这种自信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因为他们的高薪待遇。但当他发现他的研究所正日益蜕变为一所核武器的制造工厂时,他的心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和大多数日本人一样,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接受了有关核武器的教育。日本人是原子弹面世以来唯一的受害者,对原子弹的恐惧是外国人无法想象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能是我今天成为核能工作者的主要原因。”

秋田正治一直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事们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和平利用核能,防止日本走向核武化。

进去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整齐低矮的灰色房子。这些灰色房子的旁边,很多工地正在紧张施工,据研究人员永宫正治博士介绍说,他们正在修建世界上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所有对外宣传都表明—这里正在修建世界上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但实际上这一系列工程只是为了没瞒天过海—掩护日本第一座地下秘密核工厂。

即便拥有了核装料、具备了投送手段,并不等于核武器就能造出,更关键的是要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即核弹头小型化技术。这个技术可以把一个巨大的核装置变成实用的核航弹或者核导弹。

而这段时间内,位于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地下的秘密核工厂,数枚核弹头的成品正在紧张的组装过程之中。

“是时候了阻止日本的疯狂了。”

秋田博士打开从死于的保安身上找出武器橱柜的钥匙,将橱柜内库存的日本产89式自动步枪和弹药递给他身边那些身材高大的战友……。

2008年1月13日凌晨3点50分,湛蓝而宁静的东京湾在冬夜的一弯冷月下尤如一块流光溢彩的宝石,对于大部分生活在东京的普通市民来说,此刻他们正沉浸在各自的梦境之中。早早出发的日本的渔民们在寒夜中擦亮了桅杆拉满了帆,疲倦的眼里充溢着蓝色憧憬。

但今夜的北风却有些异样。大多数的日本人根本不曾想到:这刺骨的北风之中也夹杂着一股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灾变之潮……最先发现这一异常情况的是位于日本东京都练马区的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卫生队。这支部队所装备的AN/UDR-13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突然发现基地周围空气中的核辐射量正在急剧地上升。

AN/UDR-13是美国陆军陆军支援单位所广泛使用的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体积只有香烟盒大小,取代了老式的笔式放射性计量仪,

这种仪器从1997年开始装备美军部队,在驻日美军全面撤出日本后,出口日本陆上自卫队。而美军所装备的其它放射性测定装置如:AN/PDR-75、AN/PDR-77和AN/VDR-2也在日本自卫队防化队的装备系列之中

而当这些系统具有对放射性辐射进行定量测定后的放射性数值清晰地显示出来,证明了东京地区的核辐射水平已高出正常值六倍时,一时间东京都练马区军营内的气氛骤然间紧张起来。

  2008年1月13日凌晨的夜空,像是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感应似的,原先阴霾的天空更罩上了一层浓密的铅云。整个日本关东地区天色阴沉:北部的山林中飘扬起了抖颤的雪花,而南部濒临太平洋的城镇里也地落下了黑色的阵雨。

2个小时之后,在距离东京以西350公里的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所属的福井县美滨核电站内突然响起了警报。

在这座多次发生蒸气泄漏和火灾事件的核电站内工作的人员对警报当然是非常敏感的。在核电站内进行检测工作的木内测量公司值班的安全人员立即对这个核电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结果发现是一名上早班的工人在经过站内一个要保障高度安全的区域时,引发了启动警报器。经过对这名工人进行严格检测,发现他穿的蓝色鞋套上有核辐射尘埃。同时在刚来上班的其他工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情况,整个美滨核电站到处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面对着1976年投入使用,早已严重老化,接近使用寿命极限的核反应堆,木内测量公司安全人员第一反应开始怀疑是自己工厂的核反应堆出了问题,并立即动员了40多名专业维修人员对核反应堆进行了彻底检测,但结果表明反应堆并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只是在核电厂外部发现核辐射量高出正常水平的4.5倍,其原因却不得而知。

而与此几乎同时,遍布日本全国的放射性物质自动监测站也都记录了各地核辐射水平不同程度上升的异常情况。

第三十三章:以战之名(一)

日本东京黎明,早起的市民们惊异的发现,在呼啸的北风中一队队身着着防化服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士兵在各式怪异的轮式装甲车出现在了街头。这些来自陆上自卫队直属第101防化队的士兵无情的把好奇的民众赶回各自的家中,在街道上拉起了令人恐怖的警戒线。

而从美国进口的M93A1“狐”式车载式三防侦察系统,则缓慢的驶过刚刚下过小雪的街道。检测着可能出现的核辐射污染物。

这种车载核生化侦察系统包括一套增强型核生化传感器,传感器数据通过一个双用途中央处理器连接到通信和导航子系统。该处理器能自动完成核生化报警和报告功能,并向乘员提供“狐”式核生化侦察系统的核生化传感器、通信导航子系统的状态,自动对战剂沾染区进行准确的定位报告。

而在东京国会大厦的西南侧,被号称为日本的“白宫”和“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此刻也已经戒备森严。在这幢四壁由全部玻璃镶嵌的全新5层大楼,内,刚刚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冈田进三此刻只能躲在具有防恐怖和防核攻击功能地下危机管理中心内,聆听防卫厅关于茨城县东海村地下核工厂发生核爆炸的相关报告。

“虽然有迹象表明这是一起敌国针对日本核武装计划的特种攻击行动,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日本防卫厅厅长中谷章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

“行动?!如何行动,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国际和国内的舆论。日本一直以来都宣称自己是一个无核国家,现在却发生了这样大规模的地下核爆炸。刚刚俄罗斯方面已经对我国提出正式的外交照会,要我方解释在茨城县东海村地下所发生的是否是日本的地下核试验。如果不妥善应对的话,恐怕日本将面临世界原子能机构的全面核查。”

从防卫厅赶到首相官邸的外相町村原显然明白这是中国对香港的“百鬼夜行”的报复。但是此刻日本所需要作的首先是稳住自己的阵脚。现在还是黎明时分,他可以想象在过1~2个小时,自己将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何等压力。国内的媒体还在其次,要知道日本的周遍邻国,对日本的核武装是何等的敏感。一旦被这些国家抓住把柄,很难保证日本不会受到全面的制裁。

“先对外宣布是‘文殊’中子增殖反应堆发生严重的操作失误,导致剧烈爆炸,好在这一反应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泄露事故之后已经被移入地下了。”

冈田进三沉吟了许久之后,不得不作出这样的答复。没有别的办法,对于日本来说核武装实在是个太过沉重的禁忌。

日本拥有增殖反应堆技术,该技术一直是核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建造增殖反应堆的技术之复杂、投资之巨大远远超过发展核武器,它曾经使一些发达国家被迫中止建造计划。但日本穷10年之功夫,不惜耗费60亿美元的投资,建成“文殊”中子增殖反应堆,但此刻日本却不得不宣布它永远的被令行禁止了。

与寒冷的日本列岛相比,南中国海的早晨则是充满了温暖和躁动。遭受印度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打击的香港,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到处可见警察和消防队员的身影。隶属于广州军区的中国陆军第42集团军第124机械化师由罗湖、文錦渡、皇岗三个口岸全面开进香港新界地区以维持当地的治安。

中国政府随即宣布:这是一次由印度单方面发动的针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军事行动。中国军队将奋起反击,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