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206章

第206章





夜色逐渐散去,美丽的千岛之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黎明。在泗水喧闹的华人集聚区原子市场,早起的商贩们仍在谈论着昨天意外出现在这里的杨全中将,经过了一个晚上的资料收集,大家的谈资显然比昨天丰富多了,从杨全的出生地到家境,从他的字体到目前单身无一不是街谈巷议的话题。早早起来打开自己茶楼的大门,沐浴着清晨阳光的赵伊伊突然发现自己店门口之下竟意外的塞进一个薄薄的信封。

“快来看新闻!杨全将军突然宣布辞去国防部长一职了!”按惯例打开电视的茶楼伙计突然大声惊叫道。在茶楼大厅内的电视机屏幕上,无数的记者正在摄影机镜头前围堵在印尼总统府和国防部的门口,等待着林光昭内阁发出有关这一重大新闻的最新消息。看着眼前一片纷乱的画面,赵伊伊的书突然一松,手中的信封宛如洁白的羽毛一样缓缓的飘落下去。

“真是太突然了,内务部现在已经动用了所有的人力去寻找杨全中将的下落了。最后的线索显示他是在今天凌晨时分离开泗水的前线指挥中心的,在他的卫队的保护下去了港口。”昨天晚上刚刚将自己在中央情报局的同僚—穆扎迪拉送去地狱的韩坚今天早上一回到办公室就得到了杨全突然向林光昭递交辞职报告的消息,紧接着泗水方面又传来了他失踪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变数令一向沉稳老练的韩坚都有些手足无措。

而来自总统办公室的电话里更传来了林光昭的质询,自从杨全从苏门答腊前线归来之后,林光昭对这位自己一度欲除之而后快的军中将星的态度竟出现了一个180度的转换,韩坚甚至隐约可以感到林光昭在此刻对杨全的信任和依赖更超越了艰苦的内战时期,而对一向视为心腹的自己则逐渐有些疏远了。“内务部不用费心了,杨全中将只是暂时离开而已,在联邦需要他的时候,他会再度出现的!”电话那头正当韩坚竭力想向林光昭表达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时候,电话那头却传来对方释然的叹息。

“虽然早就知道他会选择这一条寂寞的长路,但当他真的离我而去时,我竟还是那么的伤感,想要尽力去挽留这位难得的朋友。”放下电话,林光昭长长的叹息着对着身边的妻子—刘如佳说道。“还想演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吗?可杨全真的回来了,你又能放心吗?如果作为一名政客,论经邦济国杨全可能不如你,但是作为一名领袖,不可否认他的人格魅力远在你之上。”看着唏嘘不已的丈夫,刘如佳微微一笑,爱怜的轻抚着林光昭额头上日渐加深的皱纹。

“如果杨全是一个印尼土生土长的华人,我将总统的位置让给他,全力辅佐他治国又何妨?但你也知道要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客将执掌印尼那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林光昭张开双臂抱住因为妊娠反应而微微发胖的妻子,将头依在刘如佳的肩头柔声说道。

“真是因为如此,杨全才看到了你和他之间不可并存的悲剧。这不单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心节,更是印尼华商和新组建的军队之间长远的利益冲突,他不走这场冲突便永不会结束,相反会被无所不在的野心家所利用,不断的推波助澜,直至将联邦逼上毁灭。”刘如佳扬起美丽的脸庞对着初升的朝阳,望着那显现出万道红霞的东方,在心中默默的祝福自己的朋友一路顺风。

与此同时,在泗水以北的海面上一艘老旧的渔船正在荡漾的波涛之中扬帆起航。数十名来精壮的男子正簇拥着一个有些瘦削的汉子站在船头,了望着自己那未知的前途。“你们几位是从中国大陆来‘淘金’的吧!”船老大一边在船舷上忙碌着,一边好奇的和这些突如其来的神秘客人攀谈着。自从印尼民主联邦成立以来,来自大陆的外来华人就不断的出现在印尼的每一个角落,毕竟兵荒马乱、百费待兴的印尼各地都是适合好男儿开创一面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算是吧!”领头的瘦削汉子笑着回答道。“那也别去婆罗洲啊!那里现在还是烽火连天。到处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激进穆斯林。”看着眼前这个男子亲切的笑容,船老大仗义的提醒道。

婆罗洲,也是印尼民主联邦的加里曼丹岛,婆罗洲是它的旧称。这座岛屿的总面积为73.4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格陵兰和伊里安岛的世界第三大岛,更是东南亚最大岛屿。其中约2/3地区属印度尼西亚,北部则为马来西亚的东部领土和文莱。这座巨大的岛屿拥有近1200万的人口,主要为马来人。但是谁也不曾想到这里曾是东南亚华人最初的圣地。

加里曼丹岛并不是一座适合人类定居的地方。这里的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中部全都为山地盘踞,南部多低地、沼泽。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热带森林广布,约占全岛85%,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主要木材产地。全岛开发较晚,直到18世纪,分属于二十多个酋长式部落王国的马来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直到在1740年前后,首批华人矿工二十多人才应南吧哇(Mampawa)土王之邀,从北部的渤泥(Brunei)到南吧哇境内的百演武(SoengeiDoeri)地区开发金矿,结果辛勤的华人取得了马来人难以想象的成功。这一经验刺激了婆罗洲岛上其他马来首领竟相仿效,招徕华人到各自境内开矿,以牟取高额地租与税金。

在中国国内,南洋开金山的消息不径而走,十八世纪中期,大批粤东移民随着南航的三板船,前来婆罗洲西海岸,大约每年二、三月有1500-2000人到达,而在六、七月有数百致富者带着钱袋回中国。在华人的努力之下,这座千年以来一直为蛮荒所统治的岛屿的沿海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区被开垦成了良田,种植水稻、橡胶、椰子等。

而在罗芳伯等华人领袖的努力之下,当地华人更在未经流血冲突建立起对婆罗洲西部二十多个马来王国的相安无事的公司制度。这也就是西方殖民者认为不可思意的所谓“华人区共和国”。正是这种公司制度使婆罗洲金矿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使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为人类增添了数以百万计的财富,使这海岛变成令人向往的圣地。而当荷兰人用剑与火终结了这些历史悠久的华人共和国之后,却造成成千上万的居民的动荡的混乱,使得这个面积四倍于荷兰的地区至今一直是政府的负担。

《易经》所谓:“同心之言,其嗅如兰”,这句一直被中国人奉为真理的名言,也正是昔日罗芳伯和今天林光昭成立的共和国名为“兰芳”的根源所在。此刻站在船头,面对着船老大善意的劝戒此刻已经无官一身轻的杨全淡然一笑,心中不禁又想起了昔日中华人杰—罗芳伯那豪气万千的诗句—“英雄落魄海天来,笑煞庸奴亦壮哉。燕雀安知鸿鹄志,蒲樗怎比栋梁材。平蛮荡寇经三载,辟土开疆已两回。莫道老夫无好处,唇枪舌剑鼻如雷。”

不过与罗芳伯和林光昭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军人他所要作的不是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而是恢复那个纷乱岛屿的次序。自从印尼东部军总司令普拉塔里中将死在美国人制造的火海之后,那里便成为了混乱的战场,无数的部落武装正陶醉着无休止的仇杀之中。战争是杨全的领域,但是他所作的所有努力却都是为了终止战争,因为止戈唯武。

第四十五章:硝烟近散(一)下

万里波涛之外的爪哇海上,一位英雄正在穿越着比起他的胸怀狭窄太多的海峡奔向下一个战场,而在蔚蓝的安达曼海之上千万的英雄却正在浴血奋战着。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的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在落日的黄昏中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两道桔红色的火焰便奔腾远去,象是将连日来恶战的积怨恨一同发射出去一样。

130毫米/58倍口径主炮的炮火在布满血色红霞的天空之中划开一道道深红色的弹道,准确的落在南安达曼岛的仍在印度陆军控制之下的阵地上。此刻“开封”号的舰身横侧,前后两座炮塔交替射击。炮弹出膛时的咆哮在海面上隆隆震荡。每一轮炮击结束之后,岸上的陆军前沿观测组都会迅速给出正确的修正值,帮助海面上的舰艇进行更为精确的齐射,而“开封”号的身后八门203毫米的重炮更是喷烟吐火。那是中国海军临时改装的火力支援舰艇也加入了合唱。无数燃烧着钢铁如快速飞翔的海鸥一样划过海面,以几乎低平的弹道准确的落到南安达曼岛上最后的要塞—布莱尔港的外围阵地上,不时腾起的猩红色的火光和烟团。没有多久,便把印度陆军的阵地厚厚包裹了起来。

“开封”号(舷号109)一直在中国海军的051型“旅大”级中扮演着“技术验证舰”的角色。80年代末该舰进行了第一次改装,拆除了舰后部的双联37毫米防空高炮,加装了一座法国汤姆逊CSF公司的八联“海响尾蛇”(Crotale)防空导弹发射架。90年代末,该舰进行第二次改装,用4座双联“鹰击八号”(C-801)反舰导弹取代老式的“海鹰二号”导弹,用双37毫米自动防空炮取代了双37毫米高炮,更换了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等。改装后的109舰排水量增大到3730吨,与“旅大”Ⅲ级的166舰配置类似,但防空能力比旅大Ⅲ级更强(166舰没有防空导弹),因此实际成为051型驱逐舰中战力最强的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