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238章

第238章



印度将在此后的数个月甚至几年内面临粮食和能源的短缺状态。而随后日本政府也公开表示,日本政府并没有任何秘密对印度拨款计划,不仅如此由于印度此前的对外扩张行为,日本政府将在近期收回对印度的低息贷款。

这一连串的利空消息宛如一块块沉重的天外陨石,一再的重创着印度投资者的信心。当然这并不能直接的影响股市之中的力量对比,由于贾姆.塔塔和印度政府的全力支撑,印度的股市在上午的交易之中,不仅没有下跌,反而逆势上扬。不过在此刻贾姆.塔塔手中巨大的金库已经接近了枯竭,印度政府也拿出了最后的预备队—国家保险基金的600亿美元。不过贾姆.塔塔认定对手也已经后续乏力了,因为在印度的股市、汇市、期货市场上已经吸纳了“皇家赌场”系统超过3万亿的资金了。

但是贾姆.塔塔的估计又一次被证明是错的,当印度已经耗尽了所有的预备队时,以“应龙”组织为首的中国金融战队再次发力,投入了刚刚注入了200亿资金对印度的股市进行了新一轮的攻势,对于这笔钱的来源事后众说纷纭。大多数亲历此役的国际投资者都认定这笔钱来源于长期以来冻结在中国澳门境内的朝鲜境外资金。

朝鲜境外资金不干净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美国财政部早在2005年9月就认定朝鲜利用澳门汇业银行账户从事洗钱和制造假美钞活动。汇业银行迫于美国的压力,立即中止了与朝鲜的业务,并冻结了朝鲜政府存在该行的2500万美元的资金。在随后的时间内,朝鲜政府涉嫌通过贩毒、贩卖假币、倒卖违禁物资等手段获取外汇的报道在西方各种新闻媒介中频频出现。甚至有美国媒体说,被冻结在澳门的2500百万美元只是冰山的一角,朝鲜涉嫌上述方面的非法获取外汇活动总额高达近百亿美元。

但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任何有理性的人都知道以朝鲜目前糟糕的经济状况,根本不可能还有近百亿美元的境外资金,那么这笔钱究竟从何而来,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一直都是一个迷,美国中央情报局给出了多种可能性,其中最为骇人听闻的一种说法被称之为“毛(泽东)的遗产,认为中国在建国初期曾向世界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过经济援助,这些名义上是无偿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投资,在此后的数十年里这些曾经接受过中国政府经济支持的国家,都以秘密的渠道以美元或战略物资的形式回报给了中国政府。这当然是一种美国式的思维逻辑的产物。

“印度的年龄虽然古老,但在搞现代化建设方面还只是个小学生。与中国当年急欲、摆脱贫困帽子的急躁心情类似,穷怕了的印度人恨不得一觉醒来便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打开没有挡风玻璃的国门,日本、韩国发展“泡沫经济”的投机热浪首先扑面而来。日夜做着发财梦的印度人从证券市场上的成功者得到启发,随即推拥着涌向了股票交易所。当一系列“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投机热浪减退之时,印度钟情于股市投机的发烧友却越来越多。”当一切的努力都归于崩溃的边缘时,已经赋闲在家普拉什中将在其所撰写的《错误2007年》的草稿中如此写道。

当面对新一轮的抛售风潮,贾姆.塔塔第一感觉到了有心无力。印度股指在短短1个小时之内就下挫了10%。孟买证券市场之内几乎陷入一片哭嚎之声中。一些以往被极不正常地抬高、且大多数股民趋之若鹜的股票在一天之内便下跌了50%到90%。当初以高价吃进的股民

现在发现手中持有的股票简直无法脱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下跌。印度股市明星是IT企业,这实际上是类似于美国纳斯达克的网络泡沫。因为IT行业的市指往往具有虚拟性,一个软件公司究竟值多少钱,在全盛时期和泡沫破灭时的价格几乎不能同日而语。

更为可怕的是印度虽然号称是世界第六大经济实体,但进出口贸易长年处于逆差状态,在05-06财年就有400亿美元的巨额逆差。虽然利用资本项目印度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阶段,印度政府一直是用股市上弄来的钱补常规贸易的巨额逆差。如果没有国际游资的帮助,印度政府不仅难以维持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进口石油产品消费。甚至连日常的进出口支付都难以实现。

第四十八章:应龙、牙旗(四)下

很多年之后当印度的子民们再次会聚到同一面旗帜之下,在满目创痍的废墟之上重建自己的家园之时,他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国家—次大陆上最为显赫的文明在21世纪初页的又一次崩溃,归咎于印度政客们的短视、强大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围堵和入侵、甚至是本国的军人在拯救这个国家时所采取的种种激进的策略,但是正如世界上那些其他的帝国在崩溃之后,普通人的想法一样,几乎没有印度人从自己身上找寻原因。

实际上在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这个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内部,普通的民众从没有真正关心过印度的未来。尤其是号称有3亿之众的印度中产阶级。印度独立之前,中产阶级的概念在印度并不存在。那个时候,只有居住在大城市里占人口1%的上流社会,以及生活在农村和城市贫民窟里的劳动阶层。20世纪60年代,印度的农村人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赤贫现象依旧严重。但是到了20世纪末,印度社会却突然崛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其速度之快、人数之多令人瞠目。

人们普遍认为,中产阶级的崛起是印度在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的结果。在那些辉煌的岁月里,印度货币比较稳定,通货膨胀率只有3%。加上粮食连年丰收、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印度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的变化提供了基础,中产阶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但是在政治理念之上,印度的中产阶层却变得短视和虚无起来。

脱离草根社会的印度中产阶级开始混淆理论与现实,忽视了印度社会还存在的化石般的阶层差异与隔阂。把持政权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私利往往让他们震惊,由震惊变成愤怒,继而化为行动来挑战这个体系。作为中产阶级后备力量的城市大学生成为这次活动的主角,只要印度政坛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新德里等大城市的街头便到处是抗议不道德政治权利的学生,许多大学生自焚、被逮捕的新闻充斥着电视和报纸。

但是具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鼓吹社会公正的既得利益的受益者并没有从心底彻底认同这个信念,那些群情激奋的大学生们一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便由反对一切转为了接受和服从。而穷不聊生的印度农民、被压迫的下等阶层照旧过着没有明天的生活。

被西方国家鼓吹为民主的基石的印度中产阶级实际上对政治并不关心,在印度的大选之中,这些选民宁愿选择一个圆滑的、富有的和有着各种强有力的社会关系的政治家族的候选人执政,而不投诚实的候选人一票。中产阶级不断抱怨社会腐败问题,并希望根治这个恶疾,但在他们为腐败被曝光而欢欣时,他们自己却不愿意对身处其中的行贿逐利、暗箱操作和结党营私负责。

当印度的新老中产阶级脱下道德外衣时,独立运动中和印度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理想主义信念被无情的击得粉碎,失去理想的印度中产阶级不再对形而上的精神寄托孜孜以求,他们回归安逸单调的日子。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他们的物质欲望,展开了对奢华生活的不懈竞争。被写在印度宪法之中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人关心的陈词滥调。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引起了印度社会保障体系的雪崩,住房、教育、交通、水电和服务等问题层出不穷。

当1991年下半年印度开始的经济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世界的聚光灯第一次照在了印度中产阶级身上,因为它有着出乎想象的消费欲望和能力。虽然他的规模、消费潜力被一再的放大。因为印度政府来说,它迫切需要向发达国家展示自己未被开垦的市场。同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出售它们的商品、技术的热情也促使它们对印度中产阶级兴致盎然。在印度的外购经济形式帮助了印度中产阶级大规模的产生,在美国人抱怨失业严重时,部分印度人开始变得富有。在20世纪80年代,庞大而低效的公共部门的薪水雇员增加了21%,

到1991年时,印度政府还是最大的雇主,给中产阶级提供就业机会。在印度社会穷人依旧很多,而城市中产阶级规模却也在成倍发展。

印度的中产阶级天真的以为印度在20世纪末的经济腾飞是因为印度自由化的经济机器已经开动,而自己正是比不可少的发动机,所有迹象表明,这个曾经沉睡的世界大国进入经济腾飞时期。“全球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忽视印度的庞大市场。”、“不是我们需要美国,而是美国需要我们。”、“美国的纳税人发现他们失去的工作在印度产生,以前的印度靠美国援助的美元生活,但现在,经济急剧发展的她吸引着全世界。”这一切的豪言壮语正是印度中产阶级在一夜暴富之后真实心态的写照。

年轻印度中产阶级无疑是有钱的,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购物来表达出来。整个经济的充分发展使他们接受对拥有手机和汽车的消费至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