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260章

第260章





关于日本,猎隼的心态比较复杂。日本对南中国海的野心在前几年昭然如揭。中日矛盾更日趋不可调和。但是对于中日两国而言,谁都明白合则双赢,战则两亏。所以在《龙的力量—南海扬帆》中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多少有些暧昧。香港的“百鬼夜行”一直以来都被读者诟病,认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局不至于如此无能。但作为在深圳工作多年,多次过境香港的猎隼,却认为香港的防卫远比大家想象的要空虚的多。在深圳有数以十万计的日本人在工作和生活,他们中有些是几乎公开的间谍。猎隼本人就曾在一家日本制造业的工厂里看到标满了国防光缆位置的军用地图,而香港更是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谍报中心。至于国家安全局的活动基本上不会介入香港,主要的设施和布点都在罗湖口岸以北,猎隼此前工作的大楼对面就有一栋非常神秘的大楼,据说就是国家安全局的电子监控中心。当然小说之中难免虚构和夸张还请大家见谅。

最后要说说第五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实际上第五卷的写作中有许多是猎隼完全背离此前设定的。对印度的金融战是在最近才加上去的。印度的股市与中国早启动两年。所以很多已经出现的问题在现在我们国家股市一路疯涨的情况下,猎隼决定写一段自己并不熟悉的金融战。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来表达一些自己杞人忧天的心理。

好了,就先写这么多!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支持《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五十一卷:倾国一赌(一)

在印度陆军的高压政策之下,新德里和枪炮声中逐渐从躁动不安回复了往昔的平静。少了各大政治党派的鼓噪,大多数的市民对于无休止的示威和游行已经倍感了厌倦,他们离开了街头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继续着日复一日的单调而平凡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印度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来执掌印度,还是议会大厦内的那帮政客掌权,他们的生活其实本质上都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多年的“民主熏陶”已经让印度的公民对政客们的种种美好的许诺有了免疫能力。

不过即便是不对未来抱有太大希望的印度民众此刻无论如何也无法预知到在不远的前方将会有一场更大规模的浩劫在等待着他们。因为此刻在位于新德里市中心,毗邻着印度中央政府的办公大楼的印度国防部内,一场决定着印度命运的会议正在紧张的进行着。

印度国防部大楼是一座古城堡式建筑,印度国防部和武装力量的大多数中央高级官员基本都在那里办公。此刻在数十辆坦克组成的警戒线之中,数十辆印度军队高级将领的座车已经悉数抵达,整齐的停放着。汽车一度被视为指挥官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印度军队上将、中将、少将的轿车都会在车的前面和后面明显地用将星的数目标识出来,当然所有的车还都是一个型号,那就是印度国产的“总理”牌轿车。不知道为什么印度军官的汽车的颜色多喜欢用不耐脏的白色。此刻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的邋遢和陈旧。

“看来我们要变革的事情还挺多!我敬爱的乔京德尔哥哥。”驾驶着一辆颇为拉风的英国生产“陆虎”型吉普车,一名个性张扬的印度陆军少将傲慢的无视卫兵向他致以的军礼,豪不减速的直接冲过了检查哨,然后在高速的拐过两排已经停放好的高级军官座车,最终稳稳的停在了印度国防部大楼的门口。面对这种过分的举动,国防部大楼门口的卫兵却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都知道在印度军队中能够如此特例独行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印度国防情报局所属特别安全局的局长马利克少将。

和印度军队中大多数年轻有为的高级军官一样,现年36岁的马利克少将有着无比显赫的家世,他的爷爷曾长期在尼赫鲁身边工作,倍受信任,官拜印度情报局长,甚至一度成为印度对华鹰派的代表人物,退休后还撰写了回忆录《我在尼赫鲁身边的岁月:中国的背信弃义》,在书中宣扬支持西藏独立,将尼赫鲁也描绘成了一个骨子里都是反华、反共的战争狂人。

虽然爷爷的著作在印度政坛并不受欢迎,不过马利克本人却继承了自己家族和印度情报部门中的人脉和势力。极其顺利的在国防参谋学院毕业之后便进入了印度陆军的情报部门开始工作。但是此刻的印度的情报机构却存在极大的问题。但当时的印度陆军情报部门在整个印度情报机构之中,却仅仅是一个无足重轻的部分。

印度情报部门主要由内阁秘书处所辖的调查分析局、内政部所辖的情报局与中央调查局、军队情报部门三部分组成。其中仅调查分析局就拥有约一万名情报人员,在世界各地设有70多个情报站。但是总体而言,印度情报机构内部却体系繁复,政出多门,权责不清,军政情报部门间任务重叠,双方积怨甚深。

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演了一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活剧,当时调查分析局曾秘密训练并武装斯里兰卡反政府—泰米尔猛虎组织,而后来印度陆军又奉政府之命前往镇压该组织,结果印军损失惨重。军政情报部门后来便因情报任务管辖权不清,在一些问题上时常相互掣肘。

就连军方情报系统也无统一体系。印度海、陆、空三军情报系统虽然都拥有独立的机构,但效率低下。为此马利克在进入印度军方情报系统之后便致力于成立的统辖三军的国防情报局,将印度三军的情报机构通通归拢在一面旗下,从而确保印度军队情报的搜集与分析处理。国防情报局成立之后,原来的情报局、研究与分析局、军事情报局、空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局都将由其统一指挥。

而由马利克少将亲自组建的特别安全局则2002年3月新成立的印度国防情报局的下属唯一的一支实战部队,根据职能划分,特别安全局既是情报机构,同时也是专业的突击队。其武装特工常常被越过国境执行突击任务。下辖4个营的兵力,甚至包括1个女兵营。这主要是鉴于女兵在执行特勤任务中表现优秀,所以印度当局拟扩充女兵营建制。当然实际上这根本只是年少情况的马利克少将一个好色的借口而已。

和大多数情报工作人员一样,马利克少将深韵金钱和美色是秘密战线上的无二利器。他甚至授意印控克什米尔政府强制拍摄色情影片或遭暴力恐吓的手段逼迫穆斯林女孩成为色情间谍,用卖淫为手段向印度军方提供穆斯林游击队的线索,不过经常光顾她们“生意”的不仅有平民百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政府多名高官也是其中的常客。而马利克更是利用自己的权势,在印度军队的女兵和宝莱坞女星中网罗了众多情妇。

进入国防部大楼之后,需要穿越长长的走廊,然后才能到达正在进行会议的报告大厅。古城堡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分坚固耐用,但缺点是门窗太小、太少,通风不畅。在炎热的夏季这里的温度在中午时分可能会窜到60度。对于马利克这样的新一代印度军人来说,这样恶劣的环境无疑是地狱。据说中国的代表团参观过印度国防部大楼之后从印军高官冒酷暑而不吹空调,居高位而不乘豪华轿车的小事之中看出—廉洁出战力。

不过这显然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善意揣测,当同样的景象展现在了美国军事代表团面前时,傲慢而又目光敏锐的美国军人却一眼便看穿了印度军队虚弱的本质。当一批来自美太平洋司令部的中高级军官在参加完印美联合军事演习之后,便对印度军方多有挖苦之词。这些军官回忆访问印度国防部大楼时,惊讶地发现作为一国武装力量的神经中枢,大楼内设施严重缺乏维护。一位美国4星上将甚至将首次走进印度陆军司令部的感受比作“时光倒流”,他说,“司令部大楼里电灯歪斜地悬在摇摇欲坠的天花板上”,“任何有自尊的军队都不会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

最终美国军事代表团更一针见血的以批评的口吻指出:“美军不能为印军‘庞然大物’的模样所蒙骗,印军质量不佳且缺乏维护的装备将限制印度最终成为美军伙伴的能力”。得出了让印度难堪的结论:“尽管印度军力庞大,部分军事装备相对先进,但庞大的军事基础设施却处于崩溃状态!”如同印度高级军官缺乏战略头脑,普遍喜欢“夸夸其谈”,喜欢就某问题争论不休,乐于接受奉承。对于美国人的这番评价,马利克倒是绝对不无道理,试问连高级军官的工作环境都无力改变的军队,还能有什么前途。

马利克少将抵达会议大厅时,会议已经基本进入了尾声。包括印度海、空军主要将领和陆军北部、西北、西南、中部四个军区的军级将领几乎坐满了整个大厅。显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对今天这个会议中无休止推脱和争吵感到空前的厌烦。在与东盟和中国的战争中,印度三军几乎消耗了所有的精锐和机动力量,虽然在数量上印度军队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显然在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式下,他们更多的只能部署在边境上维持一个唬人的架势。

印度空军在马六甲海峡战场上损失了太多的新锐战机和优秀飞行员,海军只有潜艇和导弹艇还能凭借数量上优势保护印度近海的安全。而印度陆军虽然在刚刚结束的中印对抗之中同样伤亡惨重,但毕竟仍拥有近百万兵力,98万现役军人和30万预备役人员,编制有14个集团军。成为了印度三军之中唯一仍具有进攻能力的兵种。

但是如此庞大的兵力之中,虽然东部和南部军区的5个集团军仍处于独立的状态,而更关键的是在辽阔的印度国境线上,印度军队竟没有一个开始施展自己兵力优势的方向。